打工仔年度總結報告(減少浪費)

減少浪費這個話題其實一直存在,畢竟需要節源開流嗎,原材料、能源和人才!很多人會忽略人才的浪費,特別是小型企業。作業員在各司其職,機器在正常生產,那技術員應該幹什麼呢?讓他打掃衛生?擦機器?就不覺得是在浪費人才?有這個閒暇時間讓他優化一下生產工藝,保養一下模具,甚至有些技術人員可以設計並且製作工裝治具自動化設備!知人善用!這也是用人的關鍵。

打工仔年度總結報告(減少浪費)

以前我認為我的工資是應該和工作量成正比例的,但是後來我發現不是這麼回事兒!對於一個技術人員來說,如果你的工資是靠工作量來維繫,那麼可以說你不是一個合格的技術人員!換句話說,如果一個老闆僅僅因為你的工作量的改變而給你加薪,那麼這個老闆可能缺的不是技術人員,而是苦力!

所以對於一個技術人員來說,工資待遇應該是能為公司創造多少利益成正比例的,這和單純的工作量是兩碼事兒!如果同時有兩個人來應聘技術員,你是老闆你該怎麼選?一般都是會開一臺機器給他們各自試一下。

打工仔年度總結報告(減少浪費)

那麼接下來就有幾個問題了。

1.效率與產能:同一款產品,人家調工藝要10分鐘,而我用半小時,你是否會選擇用10分鐘的人?那麼如果他10分鐘調的工藝生產週期是25秒,我半個小時調出來的工藝生產週期是20秒,你選擇用誰?

2.效率與設備:科學合理的工藝也能做到對設備保養,只要設備在運轉,那麼就會有機損(不管是機械磨損還是電子元件發熱的損壞)!但是不運轉就沒錢賺!保養的目的就是把機損降到最低。10分鐘調出來的工藝能讓你的設備用5年,而30分鐘調出來的工藝能讓你的設備用10年,你選擇用哪個人?

3.效率與質量:如果10分鐘調出來的工藝,生產一個班是5%的報廢率。而半小時調出來的工藝是小於1%的報廢率。那麼你會選擇用哪個工藝?

4.論故障排除的方法:在生產當中出現的同一個異常問題,處理起來是有很多種方法的。對於當班的技術人員來說,處理起來用時最短的方法肯定是首選。以對班的技術人員的利益角度來考慮的話,他不會在乎你的方法用時是否是最短的,他只在乎你的方法是否是複發率最低的!因為有些方法就是在“將就”!這就是行內人所說的“坑對班”。

當然了,以當事人的利益角度考慮,當然是希望對班的技術人員能用複發率最低的方法解決了,因為複發率最低的方法往往是比較花時間的,反正又不花我的時間,我不關心!我只希望你能解決掉,那麼我再接班就輕鬆了!

然而站在老闆的利益角度來考慮的話,自然是希望我們用不僅用時最短,複發率還要低,機損率也要最低的方法了!那麼問題來了,這幾項條件是相互矛盾的!機損率低,複發率低,那就註定不是用時最短的!考核兩個班的技術人員工作能力的其中一個標準是看產能。這就有點尷尬了……偷奸耍滑“將就”的人受益,勤懇幹活為老闆考慮的人還出力不討好了!

打工仔年度總結報告(減少浪費)

作為戰鬥在一線技術部門的我來說,也出於一個做了10年的技術人員來講,往往映照了這種奇怪的社會體系,“惡有好報,善有惡報,”不能說不好吧,但總歸是一憾事,也許這可能就是大部分人的人生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