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淮劇《送你過江》

2019年11月2日 福建大劇院

以小人物的經歷來折射大的時代背景與風雲變幻的劇目並不少見,因此,如果淮劇《送你過江》僅僅以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為背景,對以幾個個體生命的奉獻乃至犧牲換取行動最終勝利的精神境界予以頌揚的話,那它將在與其他同類題材的對比中缺少獨特的亮點。該劇不同尋常之處就在於對國家解放事業的描述以及個人在其中所做出的鮮血乃至生命的奉獻進行頌揚的同時,也涉及到了對封建思想及制度禁錮下的人性的解放的內容。劇中的營教導員的一段臺詞:“我就是要她從封建桎楛中掙脫出來,得到屬於她自己的那一份真正的幸福!婚姻豈能轉讓,愛情不可勉強!可就在這眼皮底下,連一個婦女幹部都解放不了,還要我們這些共產黨員幹什麼?”就相當明確地展示了劇中所蘊含的反封建的主題思想。


看淮劇《送你過江》

任何歷史事件都是由時代、環境、人物等多種因素構成的。在渡江戰役中,男性船伕以及他們攜帶的自家的船隻都是決定戰役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團結他們、爭取他們是戰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他們——每一個具體的鮮活的生命,普遍帶著幾千年封建社會的烙印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走來,對於新生活的嚮往能使他們毅然決然地加入到渡江支前的行列中,而封建思想的殘餘卻不是一朝一夕的說服教育所能根除的。因而,當封建思想的殘餘因婚配事件的誘發而有可能傷害到軍民關係,影響到渡江大局,成為渡江支前行動的阻力時,觀眾看到的是宏大敘事表層下那股人性解放的潛流的無奈“退潮”。在渡江這個大局面前,女主人公這位童養媳出身的普通黨員一直以來為擺脫封建枷鎖,追求婚姻自主的努力只能做出讓步。她不得不離開心愛的人,遵從命運早已做好的安排!雖然,按照傳統的“兄死從弟”的風俗,女主人公的結婚對象——小叔子是一位善良、天真、熱情的小夥子,婚後不會令她受氣甚至遭受壓迫;雖然,小叔子在洞房之夜“幡然醒悟”,扯去紅綢,加入支前隊伍,使得無奈的結合未成事實;雖然,女主人公的心上人——營教導員和她的小叔子最終雙雙為解放事業而捐軀,使得女主人公對婚姻自主、人性解放的追求暫時沒有一個明確的結局,但是,那顧全大局的“退縮”,還是在使人的精神世界的解放完全讓位於革命的解放事業之際,令人不由得對女主人公含有悲劇色彩的命運扼腕。


看淮劇《送你過江》

宏大的敘事的宏闊在劇中始終能與個人情感的細膩表達形成較為緊密的結合,事件的緊迫性與其中經歷的變化,在推動情節發展的同時又掀起人物內心的諸多波瀾,人物的心理變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事件的進展,吸引著包括筆者在內的觀眾去體味、感悟、思考劇中人物的遭遇和心理變化。劇本語言地域特色顯著,鄉土氣息濃郁,又符合人物身份。雖然劇中人物的有些身段、亮相,甚至是背影,都似乎多少能看到京劇《沙家浜》的英姿,但是,該劇戲曲化表現較為充分的舞臺呈現仍令筆者發出讚歎。而且,作為一個地市級劇團,能擁有至少五位較為出色的、能夠從各個方位支撐起這臺大戲的演員,放眼全國,也屬難得。當然,如果前半段鋪墊的再精煉些,從而使後半段的轉折、轉變有更多的更令人信服的空間去展現,該劇的感人程度會有所加強。


看淮劇《送你過江》

在對於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回顧中,取得勝利的喜悅和豪邁一定是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的,古往今來皆是如此。但是,如果創作者在充分表現以大局為重而做出犧牲,不迴避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衝突的同時,在這含有悲劇色彩的衝突中以人性的角度去觀照,既以對服從大局的行為的充分肯定來彰顯人性中高尚、無私的一面,又對於在時代變遷中個體生命難以自持命運的舟楫的處境和無奈給予更多的同情,在結尾處體現出勝利解放的歡呼與未完成人性解放的惋惜的交織,那麼,該劇一定會在激情澎湃、感人至深之餘,更令人感嘆、回味、咀嚼、思考!

看淮劇《送你過江》

(演出是在晚上,當天下午,由於和這個劇組的人員住在一家酒店,在電梯裡遇到了扮演小叔子的這位青年演員,可惜由於不認識且還沒有觀摩這出戏並深受感染,所以沒有交談,留下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