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理財知識,專坑小白

今天聊2個知識點,一是“套利”,二是“收益率曲線倒掛”。

聽起來是不是很高級?尤其是前者,忽悠了很多很多小白,以為“利”真是那麼好套的呢。

所謂套利,就是利用不同市場的價格扭曲差,獲得收益。這種收益,並不完全是無風險的,只是風險較小。

舉個例子吧。假設滬深300指數是3000點,而滬深300指數期貨是4000點,那麼套利的方法就是買入滬深300指數基金,同時賣出滬深300指數期貨,也就是所謂做空指數期貨。

這麼做的邏輯,就是現貨和期貨的差值過大,那麼理論上它們一定會相互靠攏,縮小差值。如果事情並未隨著理論的方向運行,那麼也不要緊,因為我們做的是2個相反方向的交易,不會導致大幅虧損。

在上面這個案例中,你必須是在2個不同的市場開展2筆方向不同的交易,而且針對的必須是同一個性質的東西,比如上面例子中是同一個指數的基金和期貨。

套利,不是零風險獲益的,只不過它的風險相對是比較小的。但是通過上面的例子,你覺得套利交易適合小白嗎?通常它是現貨與期貨市場的組合交易,而且交易的量還必須對等。

很多同學可能不是太能理解上面的文字。嗯,我沒準備展開普及這些知識,它是關於期貨方面的,一個知識點就夠一篇文章了。

前幾天有同學留言,讓我分析一下“華寶油氣”的套利機會。我問他,怎麼套利?他不說話了。

我估計那位同學一定認為我很LOW,覺得我不懂。其實我是想看看他到底懂多少,是一個什麼樣的水平。通過大家的留言,這些都是可以躍然紙上的。

華寶油氣是QDII基金,大家都可以買到。最近一個月跌了20%多。

所謂QDII基金,就是專門投資海外市場的基金。你可以買,然後賣。但它不是做空的工具,在你買之前是不能先賣的。做空工具是可以先賣後平倉的,而平倉時實際就是買。

老外來中國投資的叫QFII基金。

這怎麼套利?它根本就不存在套利的機制。俗話講3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可現實中你要真這麼想,那就太荒唐了。好多人加入各種群,以為自己在學習。問題是,群裡一定有懂的人嗎?一群考試不及格的人,坐在一起討論,能交出一張90分的試卷嗎?

當然,網上確實有很多關於這個基金套利的文章,那基本都是胡扯。真正做交易的人都明白,這種所謂套利是根本行不通的,最後套到的不是利,而是把自己套了進去。而那些文章最後都會告訴你,一個賬戶單日只能申購1000元,所以你需要開多個賬戶。呵呵...


這還算好的,還有很多騙子也是打著“套利”的幌子誆騙小白,比如所謂數字貨幣套利、區塊鏈套利。根本就是莫名其妙的。


前兩年我甚至還聽到有人做數字貨幣套利的基金,保證一年穩賺多少多少。荒唐得不能再荒唐了。所謂數字貨幣本身就是騙局,你告訴我騙子的騙局還可以套利?


再來說說“收益率曲線倒掛”的問題。大家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往往都不明白其含義。

所謂倒掛,就是出現了不正常的方向。本來應該A比B高,但是現在卻成了B比A高,這就是倒掛。

比如10年期國債收益率應該比3年期的高吧?現在如果3年期的收益率反而比10年期的高,那麼就是倒掛。

國債利率和國債收益率是並不相同的2個概念。國債利率在其發行時就公佈了,是固定不變的。而國債收益率是國債交易過程中產生的,既然是交易,價格自然就會變動嘛。

把國債收益率的變動畫成曲線,就成了國債收益率曲線。

如果國債收益率倒掛,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市場出現了大量拋售短期國債的行為。比如面額100元的債券,你為了儘快賣掉,可能會開價80元。而買你這張債券的人,等債券到期後他依然是可以領回100元的。那麼這筆交易將導致他的收益率高達20%。

這就是債券收益率的形成機制,它是由債券價格交易變動後相應形成的收益率變動。當債券價格越走越低,那麼收益率就越來越高;當債券價格越走越高,那麼收益率越來越低。

最近,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再次瀕臨倒掛,按照以往理論,這是全球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心表現。但也有一種新的邏輯認為,這可能是人們對於全球經濟衰退的擔心,進而大量增持美元資產,尤其是美國中長期國債,從而降低了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使之無限接近於美國短期國債收益率。需要補充的是,最近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確實是在下降。

這並不難理解。比如前幾年通過各種關係把錢換成美元並且轉到海外的人,顯然是不看好中國經濟的未來。而這麼幹的人多了,他們中就一定會有相當比例的人選擇購買美國中長期國債。

如果這個邏輯成立,那麼局面似乎變得比以前更加複雜。比如我們到底該如何預判美元的走勢?如何預判黃金的走勢?

我傾向於認為,即使這種邏輯成立,也是極短暫的,因為美國經濟不可能完全獨立於全球經濟。如果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美國經濟不可能真正一枝獨秀。就像股市一樣,在暴跌之初,一些防禦性品種或許還能保持上漲,儘管其他股票早就跌得稀里嘩啦。但是隨後,這些所謂的防禦性品種也會跟著下跌,只是稍微晚一點而已。


看到這裡,你會發現這是一個開放式話題。是的,我們不僅需要尋找答案,更要保持對各種現象的思考。


PS:火爆的醫療股,行情基本結束了。現在進去的不叫投資。或許短期仍然存在局部上漲的可能,但是從趨勢的角度,這都結束了。現在進去的風險遠大於機會,理性的投資者不應該進去賭運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