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眠夜!30名境外來杭人員安全送達

杭州日報訊 “又是一個不眠夜,從傍晚到第二天早上6點,兩名醫生加司機,來回機場酒店,跑遍整個下城,滿滿27人,全部送達!休息好,晚上再戰。”昨天早上6點44分,下城區第二集中隔離點臨時黨支部副書記鄧海明,睡下前發了一個朋友圈。

一夜不眠不休,接送27人平安送達。這些人從哪裡來?送到了哪裡?路上還順利嗎?帶著疑問,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一夜兩輛救護車 來回跑嘉善、蕭山機場9趟

“下城集中醫學觀察點一共5名醫務人員、2名救護車司機,前段時間我們還可以輪班,但從3月8日開始,每個人24小時在崗,所有人根本來不及休息……”

說這話的是陳佳力醫生,也是跟送醫生中的一員。早上8點鐘,他剛剛結束了兩個小時的短暫休整,又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這一忙估計要忙到第二天早上6點。據他介紹,事實上僅從9日下午到昨天早晨,他們就接回了30名境外回杭人員,其中,19名來自蕭山機場,另外11名是從上海轉回來的,兩輛救護車來回嘉善、蕭山機場9趟,到昨天凌晨5點45分才算告一段落。

“飛到上海回杭的人,上海機場會派車送到嘉善縣大雲鎮高速路口,我們再去把他們接回下城。”陳佳力說,“這些境外來杭人員名單,都是機場方面提供的。在回程中,我們要了解他們的流行病史,身體有沒有不舒服的地方,再登記他們去了哪些國家,在哪兒轉過機,在杭州有沒有固定住所,到杭州做什麼等等,然後按疫情的高、低風險情況,再進行集中可居家兩種方式的醫學觀察。”

34歲的王嶽峰是下城區集中隔離點的120負壓車司機,從2月初開始,除了輪休他一直在集中隔離點24小時待命。“最近,境外入杭人員特別多,這兩天我加起來就睡了四五個小時。”王嶽峰說,“最長的一次悶在隔離服裡7個小時,當脫下隔離服,拿掉口罩的時候,感覺整個世界都是自己的,那種感覺……”

老外飛到杭州處置房產

配合隔離,住進了集中觀察點

記者聯繫上鄧海明時,他剛剛睡下,聽語氣還有點迷糊,他斷斷續續向我們講述了前一晚接送途中的故事。

9日晚8:40,天空飄著細雨,鄧海明和同事乘著司機王嶽峰開的中巴車向蕭山機場奔去。三個人都穿著白色的防護服,鄧海明說。“最難受的是不能喝水,一晚上下來,整個喉嚨都火辣辣的。”

晚上9:30,車到蕭山機場安排的專用停車場,他們就在冰冷的停車場裡一直等著,需要接收隔離人員了,機場專班會發出接人指令。鄧海明的眼睛一刻也不敢離開專用手機裡的微信群,生怕漏了。晚上11點多,他們終於接到了指令。

“整個轉運過程都是無縫連接的,我們的車會直接開到機場裡。”

晚11:45,一個金髮碧眼的歐洲人上了車。“我叫傑克,謝謝你們啊!”有著一口流利中文的傑克,來自歐洲某國。此前在杭州當過一段時間的英語老師,所以在杭州買了房,後來他又去了雲南大理工作,這次回來是希望處理在杭的房產。按照規定,傑克來自低風險國家,所以他本是可以回家自行隔離的。

然而傑克的房子已經出租,他希望住酒店的計劃也顯然不符合防疫要求,他的去處成了問題。“您可以去我們下城區的集中隔離點,那兒什麼都有,也可以保證您的生活和安全,你解除隔離以後就可以去住酒店了。”聽了鄧海明的勸說,傑克挺配合,凌晨2點多被送到了下城區第二集中隔離點。而鄧海明一行又轉身奔進夜色中,去接下一位境外返杭人員。

對入境人員有標準接送流程

全程做好安全防護

下城衛健局醫政科負責人餘雲峰,七八天前就進入蕭山機場的杭州專班,主要負責返回下城區人員的電話協調以及轉送事宜。

餘雲峰說,對於重點入境人員,他們有一個標準化的接送流程。“從伊朗、意大利、日本和韓國等高風險國家來下城的人,都要送到下城區集中醫學觀察點觀察14天,從泰國、加拿大等低風險國家來的,由救護車和醫務人員護送到各自家中,進行居家醫學觀察14天。”

據悉,為有效防範境外疫情輸入,這幾日,下城區衛生健康局組建了一支機場24小時駐點值守境外人員專項接收小組,確保不間斷工作模式,形成全程閉環管理。截至3月9日,下城區已從上海虹橋、浦東機場、杭州蕭山機場接下城區回國人員87人,其中51位來自高風險地區的直接送集中醫學觀察點,36位來自其他地區的居家醫學觀察。

這些境外來杭人員,從機場到目的地,全程都做好了安全防護。“不會接觸任何人,不會去任何地方。”餘雲峰一再強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