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很奇怪》聲音的空間設計

拉片室 |《愛很奇怪》聲音的空間設計


愛很奇怪

(2014)

導演: 艾拉·薩克斯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法國、巴西、希臘

片長: 94 分鐘

豆瓣評分:7.8分


作為一名公開出櫃的同性戀導演,艾拉·薩克斯(Ira Sachs)近兩部作品都直接將鏡頭對準男同性戀,2012年的《點亮燈光》大概有一半的故事出自他自身的生活。艾拉的產量並不高,作品表中唯一有明星臉的是皮爾斯·布魯斯南主演的《婚姻生活》。但是,無論是否同性戀題材,他的作品最核心的要點當屬“家庭—人情模式”。這一點從最近的兩部同性戀題材作品《點亮燈光》和《愛很奇怪》中尤能印證,沒有獵奇的角度,都是一種普世的情懷,若是將影片中的同性戀換作異性戀,絲毫也不影響影片之表達。

相較於《點亮燈火》那種混雜著青春期悸動和焦躁不安的無力感,僅隔兩年的《愛很奇怪》顯示出突飛猛進的質的飛躍,被法國《電影手冊》的編輯們選入年度十佳之作。影片講述了在紐約共同生活了近四十年的同性戀人本與喬治,二人在親朋好友的祝福下舉行了婚禮,在教會學校教音樂的喬治卻因此而被辭退,兩人因為負擔不起公寓的租金被迫分居在親友的家裡,身心的流離失所讓這對老人無奈、疲倦又酸楚。雖說不能與小津《東京物語》中那種渾然天成的東方式氣韻相提並論,但是影片大量的固定鏡頭、留白式的跳躍剪輯、聲音與空間的處理,倒的確拍出了幾分東方美學神韻。

“愛很奇怪”,此刻的愛,換一種情景或許就變成了禁錮。不在一起住時,表達愛發自肺腑,可真的同一屋簷下,卻發現再熱切的愛也會被日常瑣事所消磨,甚而滋生厭煩之意。艾拉或許想要表達的正是親友愛人之間那種欲語還休、欲罷不能的情感維繫,真要找到一個能夠容忍自己一切毛病,相安一世的那才是真愛,就如本和喬治在侄孫的小床上相擁而睡,那是用四十年相濡以沫修來的不計萬般無奈的肌膚之親。

本文將試舉一場戲來說明,導演是如何通過聲音的空間設計來刻畫人與人之間微妙的尷尬關係。

全片94分鐘,這場戲發生在24:53-27:46處,近3分鐘。內容講述本在侄子家已住了一段時日,這一天本與侄媳凱特單獨在家,凱特是在家寫作的作家,而無所事事的本卻在無意中不斷地講話,影響了凱特的寫作。

這場戲共有23個鏡頭,除了第二個鏡頭為雙人鏡頭之外,其餘均為單人鏡頭,從視覺上呈現出二人事實上的不可交流。而這唯一的雙人鏡頭在空間的佈局上也可看出二人各置兩邊,中間的空間距離非常遙遠,更強化了交流受阻這一信息(主要來自凱特不願交流)。

拉片室 |《愛很奇怪》聲音的空間設計


整場戲要傳達的主要信息是凱特的寫作進程被本打斷。導演在聲音的設計上主要用到了畫外音,來呈現個人空間被侵入的尷尬。該場戲的第一個鏡頭即凱特的單人鏡頭,她在書桌前寫作,本的畫外音打破了創作空間的私密和隱蔽性,本與凱特聊起了一個朋友是她的粉絲,凱特不得不敷衍作答。整場戲本的畫外音共出現了7次,每一次所對照的畫面幾乎都是凱特寫作的鏡頭,當然是被打斷的寫作進程。


拉片室 |《愛很奇怪》聲音的空間設計

值得注意的是,這看似完整的一場戲其實裡面包含了兩個部分,其中可視作分隔符的是燒開水的哨聲。這個聲音的設置亦是作為凱特畫面的畫外音起,很明顯是一個刺耳的干擾聲,然後切換到本的鏡頭,他將火關掉,聲音停止。再切換至下一鏡頭時,可以看出省略了中間泡茶、端茶等事件,是過了一段時間,鏡頭從凱特打字的手到凱特近景停留,她聚精會神地在寫作,本的畫外音響起,視為再一次打斷她。


拉片室 |《愛很奇怪》聲音的空間設計

以燒水哨聲分隔並非多此一舉,很明顯,這兩部分是兩個不同的話題與事件,凱特的態度也有所不同。第一部分是關於凱特的粉絲及泡茶一事,凱特在言辭中尚還以禮相待。而第二部分本提及了凱特的故事創作和自己的畫畫創作,在這裡首次出現了凱特的畫外音,顯示出一種迫不及待要堵住本的話題的煩躁之意。

更有意思的是,這一場看似簡單的對話戲不但將本的老無所依、流離失所、創造力的衰退、衰老的無力感都傳達出來,而且最終又圓回創作空間被打斷的主旨。後半段的話題由本討論凱特的小說故事而起,卻又忘記了故事情節,從而抱怨衰老讓自己記憶力衰退。由小說論及自己的畫作,由此憶及送給愛人喬治的畫掛在臥室裡,回憶中自由的充滿愛意的自我空間與現實中尷尬的寄附於他人空間形成鮮明的對比。凱特順勢建議本可以開始新的畫作,本卻無奈地回答道:“那是最困難的事,凱特,老實告訴你,我把我所有的東西都搬過來,但是……如果周圍有人的話,我就很難真的工作。我不能專心致志,你知道嗎?”最後一鏡,凱特近景,尷尬無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