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拋開戰爭的殘酷,理解才是本片的核心

在華人導演中,有人偏愛周星馳,有人鍾情于徐克,但我卻最欣賞李安。在我心中,李安是一個溫和又有力量大的導演,他的作品中既蘊含東方的含蓄,又具有西方的手法。他也憑藉著自己這種特點鮮明的風格,在好萊塢佔據了一席之地。

如果說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留白的創作方法,以及對主題的闡釋,展現出李安作品中濃厚的東方神韻,那麼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所採用的120幀電影拍攝技術,則凸顯了他熱愛創新的西方拍攝手法。而在這部電影中,除了這項全新的技術外,李安更是向我們闡述了他對這個故事的理解。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拋開戰爭的殘酷,理解才是本片的核心

18歲的德州士兵比利·林恩在剛加入美軍步兵部隊後,就被指派前往伊拉克戰場。在伊拉克戰場上,比利和其他7名突擊隊成員,與伊拉克當地反武裝部隊進行了一場激戰。

這場戰鬥十分激烈,除了隊長佈雷姆意外身亡外,其他的戰友均逃過一劫。而比利在這次戰爭中冒著槍林彈雨,拼命救下佈雷姆的場景,也被攝影機記錄下來,並得到了全美人民的讚賞與誇獎。就這樣,比利成為了這場戰爭中的國家英雄。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拋開戰爭的殘酷,理解才是本片的核心

為了改變當時美國民眾低迷的心態,比利與戰友被召回美國進行一系列巡迴的宣傳。在一場感恩節橄欖球公開賽表演的過程中,比利經歷了自己人生中最榮耀的一天,但比利的內心卻充滿了掙扎與悲憤,而之前所經歷的戰爭場景更是成為了他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悲痛記憶。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拋開戰爭的殘酷,理解才是本片的核心

很多人都認為,這部電影主要是講述關於戰爭與榮耀的,但如果細心品味過這部電影,就會發現它只是藉著戰爭與榮耀的外殼,來講述一個關於“理解”與“尊重”的故事。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或許能夠參透些與人生息息相關的奧秘。

本以為會被眾人尊重,卻意外受到了他們的嘲諷

在比利被拍攝到不顧自己的生命,反而冒著危險,從敵方手中拯救戰友的畫面後,一時間,他以及他所在的B班突擊隊都被民眾奉為英雄,風頭無兩。

比利與戰友一同回到美國,迎接他們的是無數人的鮮花與讚美。他們不再像以前一樣普通,而是能夠坐在加長版悍馬中,和眾人的女神碧昂絲同臺演出,甚至他們在戰場的故事還將要被拍成電影。這一切看起來都格外地美好。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拋開戰爭的殘酷,理解才是本片的核心

可事實往往是無比殘忍的,那些看似為了他們所慶祝的人並非發自內心。

還未上場表演的他們,坐在臺下被周圍的觀眾故意挑釁;在上場表演結束後,他們便立刻被冷落到一邊,無人問津;等他們到了後臺時,更有人打算藉助他們英雄的光環拍攝一部電影,但卻提出了十分低廉的價格來羞辱他們等等。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拋開戰爭的殘酷,理解才是本片的核心

這些在戰場上廝殺的戰士,表面贏得了眾人的尊重,實際上卻受到了這些事不關己的人的各種嘲諷。

通過片中這些描述,我們不難看出,其實自始至終,除了他們自己以外,沒有任何人瞭解這群士兵。那些所謂的看客,對著戰爭與軍人有著錯誤的理解,他們每個人所在意的並不英雄本人,而是英雄這個稱號。

在生活中,很少有人會設身處地的去思考他人的立場,嘗試尊重他人,而是會對他人進行各種各樣主觀的臆測,即使是面對那些有著巨大貢獻的人,依舊會有人帶著刻板印象去嘲諷他們,用充滿惡意的想法揣測他們。

我們對於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往往不會產生強烈的共鳴。於是,我們會充當一個理中客、局外人的形象去看待這些人和事,並自以為正確地對這些人和事進行評價。但我認為,我們有時候也可以試著去尊重他們,而不是一葉障目,用偏頗的態度對待別人。

自以為能被他人理解,卻從未了解自己的內心

除了眾人自以為是的看輕和嘲諷外,比利心中的真愛,其實也從未了解過比利。

在比利與戰友中場表演時,他結識了啦啦隊的隊員菲珊。一見鍾情的兩人很快墜入愛河。比利本以為遇到了心中的那個真命天女,他甚至一度想要放棄回到戰場,與菲珊穩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拋開戰爭的殘酷,理解才是本片的核心

於是,在比利聽到菲珊在深情地表達自己的不捨和愛意後,他開心地告訴菲珊,我差一點就想離開戰場,帶著你一起跑掉。比利本以為會獲得菲珊的肯定和感動,然後他便順勢聽從姐姐的建議,放棄參戰,與菲珊共度餘生。不料,菲珊吃驚地說,為什麼要跑掉,你不是還要重回戰場嗎?你可是人們心中的英雄。比利在聽到這番話後,徹底地失望了。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拋開戰爭的殘酷,理解才是本片的核心

由此可見,菲珊所愛的並不是比利,而是他所代表的英雄符號。菲珊並不關心和擔憂比利,她只是崇拜英雄,喜歡英雄所附帶的那些價值。倘若沒有這個英雄的稱號,比利在菲珊心中沒有任何地位。

其實,比利在經歷過那樣殘酷的戰爭後,一直渴望找到一個能夠理解他、在乎他,能夠明白他所經歷的並不是榮耀和光芒,而是恐懼和殘酷的人,可比利終究還是沒有找到能夠理解他的人。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拋開戰爭的殘酷,理解才是本片的核心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同,真正能夠彼此理解,或是理解他人的人寥寥無幾。人們還是習慣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看待別人,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別人的行為與想法,他們不能切身地感受到別人內心的想法,也不能明白別人心中的渴求。

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很難遇到真正理解自己的人,也很難真正學會理解他人。

即使不被理解與尊重,也不能因此懷疑自我

我認為,這部電影,表面是在講戰爭的殘酷,其實講的卻是一個關於“理解”與“尊重”的故事。

每個人生而孤獨,我們獨自來到這個世界上,又孤零零地離開這個世界。因此,我們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尊重。可是,通過比利的經歷,我們才明白,在人與人之間,如果想要得到理解與尊重,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片中的每個人都想將比利放進自己所認為的故事中。邀請他們的老闆眼中的自己,是一個體現了德州戰鬥精神的少年;在石油開發商眼中的自己,是一個被石油事業所牽扯進去的犧牲品;在他心愛女孩眼中的自己,是一段拿得出手的談資。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拋開戰爭的殘酷,理解才是本片的核心

所有人都將比利看成了自己心中的那個樣子,卻沒有人真正地嘗試理解和尊重比利。

我承認,理解一個人是很難的。在我們漫長的人生中,其實沒有人能夠對我們產生真正完整的理解與尊重,有的更多是那些不被重視與無人問津的時刻,而那種不被理解與尊重的孤獨感和無力感,也困擾著我們每個人的內心。

我們不可否認的是,不被理解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每個人都無法被真正地理解。但是,即使我們不被理解和尊重,也不應該因此懷疑自己,而應該繼續勇敢地做自己。

我們要學會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讓內心變得強大起來,不要因為他人的誤解影響到自己生活的態度。而不是因為他人的不理解,就選擇自暴自棄,放棄自我成長與發展。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拋開戰爭的殘酷,理解才是本片的核心

正如片中的比利與他的戰友一樣,他們雖然成為了眾人口中的英雄,可受到的只有眾人的嘲諷與誤解。但是,他們沒有對自己產生懷疑,更沒有放棄自己心中的堅持,依然能夠義無反顧地投身到自己心中最正確的事業中,繼續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不被理解才是常態。我們可以不被理解,也可以不被期待,但我們絕不能就這樣懷疑和放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