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商務樓宇平均復工率達81% 樓宇“忙”起來 昆明向“上”看

全市商務樓宇平均復工率達81% 樓宇“忙”起來 昆明向“上”看

12日上午8點50分,雲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職員黃倩走進工作單位所在大廈——北京路的俊發中心,通過大廳裡全自動熱成像測溫篩查系統,離著檢測儀還有4米遠,正前方的顯示屏上立刻同步監控、人臉抓拍,面部顯示實時體溫36.7℃。綠色框,順利通過……過去一週,昆明越來越多的白領和黃倩一樣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在當前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產的大背景下,做好現代服務業文章,迅速讓城市運轉起來,樓宇經濟顯然是關鍵所在。

“黑科技”築起樓宇防疫“最強戰線”

目前,雲南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響應調整為省級三級響應。隨著昆明企業相繼有序復工,返崗人員日漸增加,各大樓宇防疫壓力也越來越大。

一幢樓宇,數千人上班,上下班高峰期,如何準確、迅速測量每名進出樓宇人員的體溫,確保防疫、復工兩不誤,昆明樓宇用上了“黑科技”,開啟精準防疫模式。

在盤龍區同德廣場269寫字樓、俊發中心,記者看到樓宇大廳裡配備了全自動熱成像測溫篩查系統。該套系統由熱成像攝像機、電腦及顯示屏構成,可在顯示屏上直觀展示出人體的溫度,並能夠有效記錄溫度異常的信息。高效:能夠同時對10個人進行測溫,效率高達3-5人/秒,避免排隊。精準:精度可達±0.5℃,且支持人臉抓拍,可避免其他高溫物體的干擾,有效篩選出溫度異常人員。非接觸式:測溫距離可達2-4米,實現非接觸式測溫,降低感染風險。

“傳統的測溫儀器,需要工作人員近距離對客戶進行體溫測量,效率低,且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俊發中心工作人員稱,這個“黑科技”測量儀通過熱成像攝像機,在2米外就可以做到精準測溫,基本不用接觸用戶,一個攝像機可以同時檢測10個以上人員的體溫,保證了每個用戶基本不用停留就可以在進門過程中智能做好體溫檢測,保證了防疫工作人員的安全。

此外,昆明樓宇還非常重視對公區進行防疫工作,在同德269寫字樓,物業工作人員每天堅持對所有衛生間、通道、大廳、外圍進行兩次全面消殺,對所有電梯內每2小時做好一次消殺工作,堅持做到不放過一個死角。每天免費為所有上班的公司進行一次室內的消毒工作開展,確保大樓的安全。

政策支持給企業注入“強心劑”

樓宇復工復產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麼?最需要政府哪方面的政策支持渡過難關?哪些方面的保障對企業提振信心很重要?

對此,近期雲南省人民政府發佈《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穩定經濟運行22條措施的意見》,昆明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印發支持企業有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增長若干政策的通知》,針對目前企業面對的困境,提出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要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安全科學復工復產,全方位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經濟運行的負面影響,確保實現一季度平穩開局。

為了幫助疫情“寒冬”下的樓宇復工復產,各縣區紛紛出臺關於支持樓宇、企業有效應對疫情促進復工復產的措施。盤龍區出臺《關於支持企業有效應對疫情促進復工復產的15條措施》。其中包括減輕企業租金負擔,對承租區屬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中小微租戶,免收1個月租金,減半收取1個月租金。支持轄區內商務寫字樓運營方對租戶進行租金減免。對於入駐率大於或等於50%,且減免租戶租金的,給予其減免租金總額10%的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30萬元;對於入駐率小於50%,且減免租戶租金的,給予其減免租金總額8%的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20萬元。

此外,對符合盤龍區已出臺的穩增長政策和文化創意產業、科技服務業、樓宇(總部)經濟及現代服務業發展等政策中涉及的扶持補助資金,將加快組織申報和資金審核撥付,實現四個“兌現”:兌現穩增長政策資金,兌現文化創意產業引導資金,兌現科技創新相關扶持補助資金,兌現樓宇(總部)經濟及現代服務業發展扶持獎補資金。

在西山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穩就業促返崗,通過落實降、免、減、緩、延、保政策“點對點”精準助力企業穩崗復產,復工率從初期的4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70%至80%。

官渡區則先後出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十二條政策措施》《關於做好企業復工復產有關事項的通告》等文件,這些政策措施從減免稅費、減免企業房租、加大財政金融支持、提高政務服務等方面,對受疫情影響的各類企業進行支持,幫助企業渡過眼下難關。

向“上”看續寫昆明樓宇輝煌

樓宇是城市中心“豎起來的園區”,能夠在集約的空間內匯聚可觀的人才流、資金流、信息流,創造持續的就業與稅收,產生的財富效應與節地效應非常明顯,所蘊含的商機和力量無限。

近年來,昆明市樓宇經濟發展呈現出規模持續擴大、效益顯著提升、集聚效應顯現的良好態勢。在去年舉行的昆明—南亞東南亞樓宇經濟產業發展大會暨2019年昆明市樓宇經濟論壇上,昆明市商務局副局長蓋文博介紹,目前在昆明市註冊的總部企業共282戶,較2009年增加195戶,年均增長近20戶,落戶昆明的境外世界500強企業有43家。經昆明市級認定的稅收億元樓宇19幢。2017年,昆明市50幢樓宇入庫稅收共計65.5億元;2018年,昆明市72幢樓宇入庫稅收超過80億元,成為都市經濟增長的新載體。2018年至2019年昆明市咖啡館增加迅速,增長率達67.82%,在商貿發展魅力值中排名第二,僅次於中山,標誌著昆明的活力與創新力在提升。2019年一季度,昆明市首店經濟進入爆發期。

論壇上,不少專家預言,昆明的區位、產業、資源和政策優勢,以及對南亞東南亞的輻射力,將來會有更多的跨國公司、世界500強企業、科技型企業選擇這個城市。“昆明的樓宇經濟未來無可限量。”

當前,受疫情影響,昆明樓宇慢慢恢復正常運轉。政府資金扶持、政策突破、要素保障、服務提升……提振各方信心,助力樓宇復工復產工作有序推進。

復工復產後,很多樓宇企業表示“對未來有信心”。昆明萬穗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尚霖說:“從疫情暴發門店空無一人,到如今復工人員如期返崗,線上下單線下配送覆蓋全城,昆明正逐漸回春。我們餐飲經營商戶已經做足一切準備,等待‘春天’的到來。”

經昆明市樓宇經濟促進會抽樣統計,截至3月10日,全市商務樓宇平均復工率達到81%,一些重點樓宇復工率達到95%。

在“春城第一大道”北京路上,一棟棟高聳入雲的大廈造型獨特,畫出一道道美麗的天際線,樓宇復工,正像“火車頭”般牽引全城經濟,激活城市向心力。(昆明日報 記者雷晴胡耀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