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打井,你們那都要打多深才有水?具體如何?

胡扯兄


準葛爾盆地六十年代打井深度180米水自流,水質很好,勘稱礦泉水,也可做生活井,也可做農業浂灌用水。



七十年代,自流井大多數不出水了,人口增加,開墾荒地過多,大量釆取地下水、地下水壓力減小,自流井斷流了。

七十年代打井深度280米,用潛水泵抽水,七十年代未,280米水層沒水了,開始打深井了。

八十年代打井深度38o米。

九十年代打井深度480米,機井密度幾百米一口。

準葛爾盆地水位30年下降300米,如不控制井的數量,再過幾十年,打井可能打到石油天然氣了。


盆地內的地下水,都是來自周邊山區降水,和冰川溶雪補充的,在用水高峰期,機井水位下降,水泵都抽不出水了。

政府推廣節水農業取得很大的成績,退耕還林,退耕還牧,植樹造林,環境得到保護,災害性天氣減少,盆地內的野生動物增多,生態有恢復的跡象。


2868173650924大新疆


早些年的時候,農村基本上家家都有一口屬於自己的壓井,方便日常的一些使用。我們村裡架設自來水,還是在2013年左右。雖然說,現在農村裡面基本上家家都有了自來水,但是很多人院子裡還保留著老式壓井。因為從壓井出來的地下水,是不用出錢的,所以除了吃喝用水,很多人還是用壓井的水多,為的就是省錢。

我家裡的壓井很早就打了,但是在2015我開始種植草莓的時候,沒了方便灌溉,在地裡重新打了一口壓井,專門用來給草莓澆水。我們這裡的地下水非常的豐富,一般地下7-8米就可以打到充足的水。當年打井的時候,就是買了一根8多米長的鋼管,打進地下7米多深。

說是打井,實際上更像是鑽井,因為根本就沒用到打井的設備,全靠人力將鋼管打進地下去的。能夠單靠人力,主要還是因為我們當地的土壤深厚,下層無堅硬地質。下面說說,我們打井的過程,也挺有意思的。

我們在打井之前,要找一個電焊師傅給我們焊接一根8-9米長的鋼管,鋼管的直徑在4㎝左右,一端焊接有一個帶稜的尖頭,也可以不帶稜。帶稜的尖頭,利於鑽動土壤。做好了準備工作,就決定要打井的地方,然後開始鑽井。

一般來說,鑽井可以要4-5人就足夠了。先將鋼管尖端朝下,然後在鋼管距離地面1.5米的位置上,橫著綁緊一個較粗的木棍,然後將木棍兩側掛上一個大石墩子,最後四人扶正鋼管鑽動鋼管,靠十墩子的重量,以及人的壓力,將鋼管慢慢鑽進土壤。這個過程,需要經常向上移動捆綁的木棍,重複這樣的動作,就可以慢慢將鋼管打進土壤。



這種辦法比較笨,但是適合農村自己打壓井。不過,這個還是和當地的地質,地下水層有很大的關係的。總體來說,我們當地打一口壓井,深度也就在7-8米之間,地勢高一些的地方,就有10-15米左右了。這個深度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和地下水層有非常的關係。


著迷大鄉村


現在農村打井,你們那都要打多深才有水?具體如何?

別的地區我不太清楚,但是我上年在家院子裡打了一個井,只打了7米就可以保證有水了,我們這地區不能算乾旱也不能算水源豐富,當時打井的人到我這也沒有什麼看位置,沒說哪地方能打哪地方不能打,到那就問我要在哪打井,也就是在哪打都可以,可能自己家裡用的量比較少,而且打七米井並不是打到地下水源,只是打到那個位置後,那個位置會形成一個漏斗形狀儲存水的空間,周邊的水會一直往那裡流動。

但是如果用水量大的話,需要打深度很深的井,就要看位置來選擇打井位置了,我親戚在山腳下有個加工廠,用水量比較大,當時打井尋位置的時候,我也在現場,這個完全是靠經驗來定位的,當時找的是周邊都有草,就那一小塊沒有草,還有點亂石的地方,說是這樣的地方會有水,當然這是靠經驗來定位難免會有誤差,打了好幾次換了還幾個地方才打到水,雖然換了還幾次才打到水,但是定位置的方式還是按照剛才說的那個方法來找的。


胡扯兄


湖南衡陽地區。

打井分兩種

一種是直徑一米左右的,以前最常見打的也最多,也是最原始的打井方法,人工,一般兩個人,村裡常年有打井為生的中年人。一般都是打10米到15,但不絕對,出水為準。直徑大存水量多所以有個幾米深的水位都基本用不完。

第二種是直徑30/40釐米的機械打井,直徑小存水量小,所以一般打的比較深30米左右。

不管打哪種井,要看水井的用圖,用水量。還有當地地質,找對井口位置。

我家裡是15年前打的人工井,打了12米,15年了從不缺水,打的時候打到水路了,很大水冒出來。很多鄰居打的比我家深,乾旱的時候還沒有水用。所以打到水路,和完全靠滲水的井深度要求也不一樣。




養鴨小哥


這個沒有統一答案,主要看每個地區的地下水水位多少,象你們淮北地區如果在煤礦採區附近,由於煤礦常年抽水,地下水水位很低,深度會很深,而在一些南方地區沒有地下礦山或抽採過地下水的地方,打個井幾米到十幾米就能有水,而北方地方可能要深一點。



愛的秋葉楓林


井的深淺要考慮這麼幾個因素:

一是要找到優質水層,也就是沒汙染,礦化度低,適口性好。像俺村淺處沒好水,苦鹹難喝,井深二百米以上才有好水。上世紀七十年代打的一眼深井,深三百六十米,似溫泉,甘甜爽口。後來又打了六眼較淺的,大都在二百至三百米之間,水質稍差,但作灌溉飲用水尚可。我曾去過的涿州,就在太行山腳下。那地方的水井只有三四十米深,礦化度高,但酸鹼度適中,飲用灌溉均可。

二是井的深淺與富水層相關。像涿州三四十米即水如泉湧,當然沒必要再往深處打;俺這個地方,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靜水位只有十米,用離心泵即能提上水來,由於連年超採,現在靜水位已近百米,水泵之初是離心泵,後換成深水泵,現在都換成了潛水泵。功率越來越大,水量越來越少,相應井越打越深,近幾年不得不封井“輪休”。

三是水利部門對水層有統一規劃佈局,統籌安排,你要打井,井位井距井深要經水利部門批准同意後才能實施,不能任性。

總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百步不同泉。你要打井,需要綜合考慮,有關部門批准。


皖北石榴哥


就是一個地區,井深也不一樣。

相隔幾十米左右打的井,深度有可能相差四五米以上都有可能。我們這就有這樣的:兩家前後院,前院打的井,井深十二三米,水就哇哇的了。兩臺民用水泵都抽不幹。而後院那家的井,深將近20米,可水卻是我們農民說的“金水”,哩哩啦啦的,別說澆園子不夠了,就是旱年頭吃水都是問題。所以,井的深淺,選址是關鍵。


耕耘路上


農村缺水,又主要是山區和丘陵地帶的農村缺水嚴重,不但農業生產缺水,而且人們的生活用水也困難。

由於近年來小型潛水泵普及,給人們打井抽取地下水提供了方便,於是許多村民採取打井,抽取地下水,以供應農民生產和生活使用。

至於向地下打多少米深才有地下水,則要看當地地下水位的高低、地下水脈、地形山勢等複雜的地理情況。

我們地處淺丘陵地帶,從前人畜的用水主要在塘埝中擔水,後來塘埝中的水汙濁不能食用,就開始打井抽取地下水。

我們村民小組比較大,有1.5平方公里,在組的中間一條深夾溝,把一個組一分為二。在我們組的西面,村民打井的深度一般在10一15米,就有地下水,而在我們組的東面,村民打井的深度一般在15一25米,才有地下水,有的村民甚至還打不出地下水。

我們請的是專業打井人員打井,他們對地下水的水脈有一定的識別能力,但是也不保證每打一口井就有地下水。即使有些井打出了地下水,因為流量過小,也無法使用。


慶雙


打井打多深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的,比如我家以前的井是10米的,但是16年的時候我們這裡大旱我們家的井也沒水了,只好又把管子往下打了幾米就有水了,我家的井是一根直徑5公分的管子打到地下的,現在農村打井都是用直徑80公分的水泥管子做的,而且現在打井都是30米左右,我們這裡是1米80塊錢。


河南小石


我廣西欽州農村的,有山區、有丘陵、有平原、有海灘。現以平原為例(因山區、丘陵地形複雜,機械操作工程量大)。我們這裡一般打下去5一10米就有水噴出,但是,這種表層水是不能飲用的,這種表層水很汙濁,只可作灌溉使用,要想飲用乾淨的水質,必須繼續向下打深才有乾淨的水質。

首先,選擇一塊平整的地塊作為打井的用地,不近排水溝,不近房子,然後請打井師傅來現場查看,確定在那一位置打井,然後把機械拉到場地,掛設好機鑽設備,鑽井的動力是柴油機輸出的動力,先打開表層土,加水入井坑,使鑽頭好轉動,再在外面徹一直徑二米的裝水池,其中選一位置排出渾濁水(泥漿水),這樣繼續打下去,打到四米左右時,機械提升鑽頭出地面,然後擰下轉筒,把筒裡的坭塊取下再重新裝回,同時再加一節鋼筒,然後加固好放入井坑再重複上次鑽井方法,一般打到三十米即有乾淨的水質,最好打到岩石層下,這一層的水質最好最乾淨,最好打到五十米深,能儲蓄更多的水。

當打井完工後,安裝5一8條160㎜的塑料管,每條塑料管4米長,用機器向下壓與地面持平即可,然後安裝潛水泵放入井坑裡,深度30米以上,接好電源把泥漿水抽出來,待抽井裡的汙水乾淨後,就可以直接飲用乾淨的水了。此時的井口必須封閉好,電線也要埋好,至此打井可以算是完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