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汽車產銷下滑八成 中汽協預計3月環比將明顯回暖

2月汽車產銷下滑八成 中汽協預計3月環比將明顯回暖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幹群芳

3月12日,隨著中汽協對2月份產銷數據的發佈,新冠肺炎疫情對汽車市場造成的衝擊也完整地呈現了出來。

2月國內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8.5萬輛和31萬輛,環比均下降83.9%,同比分別下降79.8%和79.1%。1-2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4.8萬輛和223.8萬輛,分別同比下降45.8%和42%。

具體來看,主要的五大類別市場均大幅下滑。其中,乘用車和商用車2月銷量分別同比下滑81.7%和67.1%;1-2月累計銷量分別同比下滑43.6%和33.2%。此外,中國品牌乘用車2月銷量下滑77.6%,降幅低於整體乘用車;但1-2月總銷量下降47%,降幅大於整體乘用車。

新能源汽車2月銷量下降75.2%,1-2月下降59.5%。相比之下,汽車出口受疫情影響較小,2月出口量僅下降22%,1-2月共下降19.4%。

從細分領域來看,乘用車領域的轎車、MPV、SUV和交叉型乘用車1-2月產銷量均大幅同比下滑,商用車領域1-2月除了半掛牽引車產銷同比增長外,其餘類別都同比下滑。乘聯會此前公佈的2月乘用車銷量數據顯示,排名前十五的車企銷量下滑幅度均超過50%,有邊緣車企2月產量甚至為0,銷量也只有三位數。

“2020年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汽車行業的產銷出現大幅下滑。生產端,企業因復工進度慢、零部件供應等問題導致產出水平低;消費端,產品消費停滯,市場需求受到嚴重抑制,對上半年的汽車市場將產生重大影響。”中汽協分析指出。

另一顯著變化是,在2月份整體下滑的形勢下,中國品牌乘用車的市場份額“意外”走高。數據顯示,2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雖然同比減少77.6%,但市場份額為52.6%,同比提高了9.7個百分點,出現了近28個月以來的最高值。

具體來看,中國品牌轎車市場份額同比提高了10.9個百分點,SUV同比提高7個百分點,MPV市場份額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批發銷售,自主車企更積極。此外,部分低端消費者選擇自主品牌,高端消費者暫停消費了。”對於中國品牌市場份額的提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

不過,由於疫情特殊情況,業內認為2月份的市場份額變化參考意義並不大。從1-2月的情況來看,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為39.4%,仍同比下降了2.5個百分點。1-2月市場份額同樣下滑的還有美系、韓系和法系車,而德系和日系車份額則同比提升。

此外,1-2月份汽車集團的集中度有所提升。數據顯示,1-2月汽車銷量排名前十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為204萬輛,同比下降40.6%,佔汽車銷售總量的91.2%,集中度同比提升2.1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1-2月,中國品牌汽車銷量前十五名集團中,僅有一汽實現了15.8%的同比增長;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前十五名中,僅有一汽和濰柴(重慶)同比增長;中國品牌商用車銷量前十五名中,僅一汽、徐工汽車同比增長。其中一汽集團前兩月銷量的增長主要靠1月份同比逆勢增長18%拉動。

疫情發生後,為了幫助汽車產業復甦,中央層面提出要積極穩定汽車消費,商務部也於2月20日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措施。此外,目前已有佛山、廣州、湖南省等地方出臺了鼓勵政策。

在政府的幫助下,全國車企從2月10日開始陸續協調產業鏈上下游積極復工,而重疫區以及汽車製造重地湖北省也將從3月10日起逐步啟動復工。截至3月11日,中汽協調研統計的23家整車企業中,復工率達90.1%,整體復產率超40%,員工返崗率為77%。截至3月9日,調研統計的13家主要零部件企業集團中,有6家已全部復工,5家復工率超過80%。

在終端消費層面,車企自疫情爆發來持續推行無接觸購車模式,且有逾十家車企發佈了購車優惠政策,共計投入數十億抵禦疫情衝擊。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11日,全國8251家4S店復工率為82.8%,客流恢復率44.2%,銷售效率37.5%,售後效率44.8%。

中汽協方面表示,預計隨著2月下旬企業逐步復工、復產,3月汽車產銷將比2月會有明顯增長。此前,其表示在疫情結束後,抑制的消費需求將在短期內釋放,汽車市場會迎來一波短暫的消費高峰,全年將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但全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仍不容樂觀。日前,乘聯會將全年預測增長率從-5%調低至-8%。

對於穩定汽車產業增長,中汽協提出五大建議,包括加快推進包括湖北地區企業的復工復產;保障用工,提高物流效率;積極調整管理政策為企業減負;繼續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培育市場特色;儘快出臺政策激發消費潛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