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兒子朝別人菜裡“吐口水”,媽媽:孩子又沒得病,別在那矯情

出門在外,相信大家都有過遇到熊孩子的經歷,很多人都抱怨過,感覺最近熊孩子越來越多,

不是在公共場所亂動別人東西,就是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甚至髒話連篇。

當一個熊孩子對你大喊大叫,或者對你吐口水、說髒話的時候,你應該怎麼辦呢?你是一個成年人,他只是一個小孩,你難道真的要跟他一般見識嗎?

俗語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果家長自身的修養都不過關,何況是被他們教育出來的孩子?

6歲兒子朝別人菜裡“吐口水”,媽媽:孩子又沒得病,別在那矯情

一次小李和朋友去餐館吃飯,中午也沒怎麼吃,小李和朋友當時已經是處於飢腸轆轆的狀態了,正準備要動筷子,沒想到隔壁的一個小男孩老是在扯自己包包上的一個毛絨掛件。

小李沒忍住說了這個孩子幾句,孩子的父母就狠狠地瞪了小李,小李感到莫名其妙,亂動別人東西還有理了?

6歲兒子朝別人菜裡“吐口水”,媽媽:孩子又沒得病,別在那矯情


小李決定不和這一對奇葩的母子計較,就開始吃飯了。可是過了沒多久,剛才那個小男孩竟然跑過來往小黃面前的菜裡吐了一大口口水。

小李一下子就怒了,大聲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沒素質,你父母是怎麼教的?”朋友叫來了參餐館的經理,沒想到孩子的媽媽傲慢的說:“他就是個6歲的孩子,非要和一個孩子計較,更何況孩子沒得病,別在那矯情”。

小李當時都想報警了,後來孩子的爸爸勉勉強強道了歉,並付了小李的飯錢,可是小李還是感覺心裡不舒服。

6歲兒子朝別人菜裡“吐口水”,媽媽:孩子又沒得病,別在那矯情


“熊孩子”多是因為“熊家長”多

現在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主要指學生性格的培養,或者更確切一點品德的培養,其實與家庭都脫離不了關係,家庭才是孩子第一成長的地方。

相信許多人都還記得,之前有個新聞是“女孩在店內捉迷藏被服務生踢打”。其實這樣的熊孩子時間數不勝數。一直以來,兒童在公共場合的舉止問題都是公眾討論焦點,在知乎上甚至有個瀏覽量破千萬的問題:怎麼反擊熊孩子?

6歲兒子朝別人菜裡“吐口水”,媽媽:孩子又沒得病,別在那矯情


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很多都是家庭教育的體現。每個“熊孩子”的背後,一般都會有一個“熊家長”,或者一群“熊家長”。

那麼家長的溺愛會導致哪些危害?

1、沒有公德心

家長的溺愛會讓孩子沒有公德心,例如破壞公共設施。不遵守交通秩序,這不但事關孩子的人身安全,更事關其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6歲兒子朝別人菜裡“吐口水”,媽媽:孩子又沒得病,別在那矯情


2、自我感覺良好

孩子在家庭中家人處處特殊照顧,就像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獨生”,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送禮物……這樣的孩子自感特殊,習慣於高人一等,最後變得自私,不會關心他人,覺得這些都是父母應該做的。

3、不體貼他人

一些父母還給自己的孩子很多的零花錢,孩子的滿足就更輕易了。這種孩子必然養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並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

6歲兒子朝別人菜裡“吐口水”,媽媽:孩子又沒得病,別在那矯情


4、生活懶散

允許孩子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律,要怎樣就怎樣,睡懶覺,不吃飯,白天遊遊蕩蕩,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缺乏上進心、好奇心,做人得過且過,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

那麼該如何讓孩子遠離“溺愛”呢?

1、統一教育戰線

家長所有人都要再教育孩子時統一戰線,也就是所有人的做法都要保持一致,不要事事都順著孩子。


一本教育類書籍中說:教育孩子,要有的放矢,賞罰要分明。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明白原則和底線,才能讓孩子更明理。

6歲兒子朝別人菜裡“吐口水”,媽媽:孩子又沒得病,別在那矯情


2、樹立正確三觀

父母一定要從小就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當然父母自身的三觀也要正,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家長的處事行為與處事方法,是孩子效仿的現實教材。只有如此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影響到孩子,孩子才能有所為有所不為。

3、培養獨立能力

父母不要把孩子當成一個小皇帝一樣供著,而要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比如自己動手疊被子,自己洗衣服以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事事都幫孩子準備齊全。

6歲兒子朝別人菜裡“吐口水”,媽媽:孩子又沒得病,別在那矯情


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沒教育好孩子未來只能成為社會的渣滓人人避之不及。在這邊提醒大家,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受人尊重,才能擁有更光明的前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