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醫院最佳排名100名,未見中國醫院

作者 |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韋川南 張萌綜合編譯

3月6日,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發佈了2020版的全球醫院排名,列出100家“全球最佳醫院”。這次評選是美國《新聞週刊》第二年與全球知名互聯網數據研究公司Statista第二次合作。2019年《新聞週刊》與Statista公司合作,首次進行了全球最佳醫院排名。

然而,不管是在今年的這100家醫院排名中,還是在去年的全球最佳醫院排名中,我們都沒有看到一家中國醫院上榜。

美國《新聞週刊》在介紹醫院的評選方法時提到,這100家“全球最佳醫院”是從20個國家(和一個城市國家)中挑選的最佳醫院,這些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瑞士,荷蘭,瑞典,丹麥,挪威,芬蘭,以色列,韓國,日本,新加坡,印度,泰國,澳大利亞和巴西。評選委員會對這21個地區中1500家醫院進行了排名。排名基於所選國家中成千上萬名醫療專業人員的建議,患者調查的結果以及關鍵的醫療績效指標。

顯然,2020全球最佳醫院的排名是這21個國家/地區的最佳醫院,我國不在參與評選的國家之列,也就沒有出現在榜單上。

全球醫院最佳排名100名,未見中國醫院


關於選擇國家和地區的方法,Statista公司在2019全球最佳醫院評選方法中也曾做過詳細介紹。

《2019年全球最佳醫院》榜單中,排名列出了11個國家/地區的最佳醫院,包括: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瑞士,韓國,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和以色列。

文章解釋,這些國家的選擇主要基於生活/預期壽命、人口規模、醫院數量和數據可用性。醫院排名基於三方面的數據來源:同行口碑、病人經驗及醫院醫療KPI等。

每個國家/地區授予的醫院數量取決於相應國家/地區的醫院數量和數據可用性。比如美國授予了250家醫院的數據,以色列和新加坡則分別有10家醫院代表。

文章特別提到,每一個國家/地區列表中的醫院,均按得分進行評分。這個分數僅在同一國家/地區的醫院之間具有可比性,因為每個國家/地區考察病人經驗和醫學KPI來源都不同,由於無法統一這些數據的來源,因此也無法對這個分數進行跨國比較,比如:一個國家中得分90分的醫院並不一定意味著比在另一個國家/地區得分為87分的醫院更好。

全球醫院最佳排名100名,未見中國醫院

2020年Newsweek全球醫院排名前十

第一名: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

最大的也是最早的一家梅奧醫學中心位於明尼蘇達州的羅切斯特,梅奧的19家醫院遍佈美國5個州,擁有4,800多名醫生和科學家,以及4,000多名全職研究人員,致力於為最棘手的醫療案件尋找答案。在梅奧,有多個專科全美排第一,包括糖尿病及內分泌科、腸胃與消化外科、老年病科、婦科、神經內科及外科等。

第二名:克利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

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始終將患者護理作為其核心,並深信其座右銘:“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照顧患者”。 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的心臟外科和泌尿外科在全美排名第一,是全美最好的心臟病中心。以醫學上的突破和器官移植而聞名,2019年,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移植了897例,打破了自己的器官移植記錄,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一個單口機器人腎臟移植。

第三名: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麻省總醫院擁有200多年曆史,是美國曆史最悠久的三所醫院之一,也是哈佛醫學院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教學醫院。麻省總醫院有聞名全球的五大多學科醫療中心,包括癌症中心、心臟中心、消化中心、移植中心以及血管中心,至今已產生了1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第四名: 多倫多總醫院(Toronto General Hospital)

自1819年以來,多倫多總醫院一直是心臟保健,器官移植和複雜患者需求治療的領導者。去年,多倫多醫生進行了首次機器人輔助的腦外科手術。

第五名:柏林夏裡特醫院(Charité–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

夏裡特醫院是歐洲規模最大的醫療機構,成立於1710年,其在骨科和眼部腫瘤治療方面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德國的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得主中有一半來自夏裡特醫院, 該醫院以其卓越的教學和培訓而享譽國際。

第六名:約翰·霍普金斯醫院(The Johns Hopkins Hospital)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是一所位於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的大型綜合醫院,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教學與科研醫院。它是許多學科的誕生地,是美國公認的學術型醫療模式發源地。排名全美第一曾達22年之久。該院開創了醫學史上的諸多第一,比如第一例完全變性手術等。

第七名:蘇黎世大學醫院(Universitätsspital Zurich)

蘇黎世大學醫院是蘇黎世的第一家醫院,也是瑞士五所大學醫院之一。該院每年住院病人超4.2萬名,門診量超50萬。1977年,德國醫生Andreas Gruentzig在瑞士蘇黎世大學進行首例介入治療,成功完成世界第一例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如今,這種方法已在全世界廣泛使用。

第八名:新加坡中央醫院(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新加坡中央醫院成立於1821年,是新加坡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醫院,同時也是一家教學醫院。目前,新加坡中央醫院擁有1萬多名員工,每年接待超過100萬名患者。它是東南亞唯一一家全面的多學科癌症研究中心,整形外科、燒傷科、腎病科、核醫學、血液病理科室是該院的優勢學科。

第九名:舍巴醫療中心(Sheba Medical Center)

舍巴醫療中心成立於1948年,是以色列的國家研究和大學附屬培訓醫院,也是以色列第一家軍事醫院。它擁有150個科室,建有以色列國家衛生政策和流行病學研究中心,享有國際盛譽的以色列國家醫學模擬中心、血庫和先天性心臟病中心。目前,它與世界各地的生物技術和製藥公司合作開發新藥和新療法。每年為超過160萬患者提供服務。

第十名:卡羅林斯卡大學醫院(Karolinska University Hospital)

卡羅林斯卡大學醫院有約1.5萬名員工和1340張病床,隸屬於卡羅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該研究所由卡爾十三世國王於1810年成立,當時是一所軍醫學校,如今是世界上最大、最負盛名的醫學院之一。該醫院設有兩家兒童醫院,並以生殖醫學、胎兒醫學、外科、泌尿外科和神經外科等科室而聞名,是歐洲18個主要關注罕見病的轉診醫院之一。

《The Top 10 Hospitals In the World》,Newsweek

②《worlds-best-hospitals-2019》,statista

③《全球十佳醫院為何是他們?》,健康時報總第1606期03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