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讀道書單·第012期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有人在追孫儷的新劇《安家》嗎?

看過原版日劇《賣房子的女人》,書單姐表示,《安家》真看不下去。

一個雙博士家庭買下一個Z字型的奇葩戶型,不是因為價格低,而是因為“詩和遠方”?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一座能眺望黃浦江的幾百平米豪宅樣板房,沒專人對接就大喇喇上去了,甚至,還能在衛生間裡上廁所?

一座豪宅的下水管道居然會拿“紅點獎”,要知道,紅點獎是頒給創意設計產品的……

且不說這些細節上的失真,更要命的是,和大天朝所有的職場劇一樣,缺乏對“職場”的基本尊重。

難怪豆瓣評分每況愈下,跌到只剩6.1。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原本打算看看這部劇,為換房刷一波經驗,好吧,是我想多了。

看假大空又矯情的國產職場劇,還不如讀幾本好書。

作為一個資深房奴,我在買人生第一套房子的時候,也跟《打工族買屋記》的主人公一樣,經歷過懵懂又憧憬、難熬但必須咬牙撐住的一段時光。

後來有了第二個房,再後來折騰著換房,中間也險些遇到各種坑。看了專打維權官司的房產律師徐斌寫的書《千萬別說你懂買房》,算是對“房阱”有了小小了解。

然而“房”還不等於“家”,關於居住,我們需要更優秀的示範。看了中村好文的《住宅讀本》、逯薇的《小家,越住越大》,我也好想有一個住宅設計師朋友啊。

更別提現在步入中年,房產,已經不僅僅是住的地方,還是資產配置的重要一環,直接決定個人和家庭的抗風險能力。買哪個城市,買哪個地段,買哪個小區,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所以,只看眼前的小天地是不夠的,還得懂點大趨勢,《城裡的房子》《中國城市大洗牌》,都給了我很多啟發。

當然,咱們都是小老百姓,一邊寄希望於買房抗通脹,另一邊也會害怕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會在中國重演。看《房奴》《掃地出門》《房債》這些書,就是想搞清楚這個問題,給自己一點現實的指導。

我知道有些朋友會說,真想買房賣房,不如多踩踩盤,跟中介聊聊天,坐在家裡看書有什麼用?

還真有用。

老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把買房這件事的底層邏輯給琢磨清楚了,比盲目地四處踩盤、聽不專業的中介給建議,或是所謂的“房產投資大神”大手一揮做出的各種判斷,要靠譜多了。

畢竟,他們不是你。你的預算,你的需求,你的人生規劃,最終,都要你自己來權衡。

而做出正確的判斷,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還有系統性的硬知識——宏觀經濟、法律案例、住宅美學、收納科學,等等。

所以,今天這份書單,沒有一本投資指南,也沒有那些地產大佬的煽情傳記,幾乎都是關於買房的底層邏輯。

這是我的私人書單,也是一個資深房奴這些年的自我修養,分享給大家,希望你也喜歡。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蝸居》

六六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7年12月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安家》的編劇是六六。因為這部口碑撲街的新劇,最近又重溫了她的《蝸居》。

13年前的小說,生活質感好太多了。看看書裡涉及的這些話題:買房、房奴、啃老、小三、外遇、反腐、拆遷,哪一個不是真實的中國?

故事發生在上海,主線有兩條,一條是姐姐海萍的奮鬥史,另一條是妹妹海藻的“小三”史。

當年看《蝸居》太年輕,完全被海藻和宋思明的故事吸引了。十幾年後再讀,才發現最悲哀的一件事是:我們都活成了海萍。

海萍和丈夫從校園戀愛走向婚姻。曾經也是兩個文藝青年,拉著手,滿嘴的莎士比亞。步入婚姻後,天文數字的房價把這對夫妻逼到了絕境。兒子被迫送回老家讓父母帶,日益疏遠的親子情,讓海萍下決心買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哪怕在偏遠的郊區,哪怕每天回家,都會收到一條“江蘇移動歡迎你”的短信。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房子,把人異化成了什麼樣?

《蝸居》早就告訴我們了。是主婦對精神生活的放棄,是男人在生活面前的投降。

當海萍仰著頭,淡淡說出“現在,我算是在這個城市紮下根了”,我們都不覺得欣喜,只有深深的無力。

多少人為了這句“紮根”,付出無法挽回的代價——拼命追趕,失去生活,變得急功近利,變得庸俗算計,變成曾經最不想成為的那個人。

假如時光可以重來,回到你22歲大學畢業的那一天,你,還會不惜一切代價留在大城市嗎?

話說,六六也不是原來的六六了。

最近因為要去武漢做抗疫編劇,一句“幸虧我來了,再不來素材都沒了”,引來罵聲一片。

你寫什麼,你的價值觀就是什麼。

《安家》和《蝸居》一樣寫房子那些事兒,為啥如今得不到老百姓喜歡了?六六想過原因嗎?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和書單君聊天。他說起自己以前是六六的鐵粉,《王貴與安娜》那些早期作品讀過很多遍,真心喜愛,msn時代還和六六聊過天,可惜這人後來住進大別墅,反而寫不出好作品了。

從鐵粉到路人,真的是我們變了嗎?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城裡的房子》

徐遠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1月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有人看了《蝸居》說:“所以啊,為什麼要削尖腦袋去大城市嘛!”

現在就來回答,為什麼要去大城市。

記得十年前,我身邊真有不少年輕人辭職離開深圳,回到二三線城市去生活,那好像是“逃離北上廣”呼聲最高的時候。那些年,我也讀過《下鄉養兒》《下田 : 寫給城市的稻米書》《六: 一個日本人在大理的耕食與愛情》,對那種“田園將蕪胡不歸”的生活有過嚮往。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那些人又悄悄“逃回北上廣”了。《找不回的故鄉》《每個人的故鄉都在淪陷》……這些書的流行,也佐證了我們看到的事實。

大城市中心化,已經成為不可逆的大趨勢。

經此一“疫”,更讓每個人都意識到,北上廣深相比其他非一線城市,具有明顯的資源優勢和治理優勢——這隻會進一步加速人口的流動。

《城裡的房子》是一本兩年前出版的書。那個時候,作者、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徐遠就在書中用數據證明:從2013年開始,中國房價已經結束了同漲同落的時代,大中小城市的房價開始分化——“大城市大漲,中城市中漲,小城市基本不漲”。

徐遠是研究宏觀經濟出身,他對中國房價的判斷,好處在於看大勢。在他看來,買房就是賭國運,只要未來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城市化程度不斷加深,房價只會漲不會跌。而買房的時機越早越好,越早,越能搭上城市化發展的便車,享受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資產升值紅利。

至於房價最重要的三個決定因素,就是:位置!位置!位置!

換言之,哪個城市的哪個地段最值錢?一線之核心。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有人說徐遠是“一個地產堅決唱多者”,我倒不這麼看。就現實而言,持有大城市核心地段房子,目前已漸成共識,只是對目前房價是否有泡沫,大家還各持觀點。而書中對未來租金、利率貼現的分析,對理解房價為何持續多年增長,當下而言是較為合理的解釋。

多說一句。為什麼要在選擇城市這件事上花這麼多精力?

因為擇城,關係的不僅僅是房價,還有你未來30年的財富基本盤,你的就業機會,你的創業落腳點,你的生活方式,你下一代的人生起點……

人一輩子能紮根的地方沒有幾個,能重新選擇的機會也寥寥,所以,審慎為上。

如果對最新的城市變局感興趣,推薦《中國城市大洗牌》。

雖然它是一本公眾號合集,但勝在數據足夠新。對雄安出世與權力中樞佈局調整、深圳的爆發與一線城市版圖重構、南方崛起與經濟中心南移、都市圈興起與戰略路徑修訂、強省會與人口流動大戰等等這些最近一兩年的新變化,有集中的梳理和思考。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千萬別說你懂買房》

徐斌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7-6-1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我給這本書打五星,不是因為它出奇地好,而是類似這種——老百姓容易迅速做決定的大事方面的科普書,實在太少了。

很多人一輩子辛苦攢錢,被開發商或中介一忽悠,就立馬掏出血本買房,最後發現各種bug被玩得團團轉。這就好比一個姑娘,談戀愛的時候各種矜持,到了年紀,卻隨隨便便把自己嫁了。

買房,真的是門技術活。我們需要更專業的人,來教我們避坑。

先來看看作者的簡歷:

徐斌,資深房產律師,秦兵房產律師團執行合夥人,知乎法律、房地產領域優秀回答者。

律師是什麼?你最不想打交道的人。不管贏官司,還是輸官司,沒人願意和律師打交道。所以律師來寫買房,就把這事一下寫透了。這本書從買不買房、買什麼房、準備資金、找中介、砍價、籤合同、遇到糾紛怎麼辦,方方面面都捋了一遍,難得的工具書。

遇到爛尾樓,買家該怎麼辦?

訂金交了,業主卻坐地起價,房子還能不能買?

買房買到一半發現沒有購房資格,如何拿回首付?

賣家的房子貸款沒還完,拿了你的全款消失了,這種風險你考慮過嗎?

業主賣了房卻不願遷走戶口,繼續佔用學區名額,這個難題怎麼破?

……

這些坑,多的都是我們想不到的,千萬別僥倖。

畢竟,買房是大部分人一生中最大的一筆消費,你沒有多少試錯的機會。

另外啊,這本書不太適合讀電子版,更適合拿在手上,隨時考證。因為書裡有很多的合同範本,還有各種法律條款。但是一點不枯燥,不乏味,因為有大量的真實案例,乾貨滿滿,生動可讀。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住宅讀本》

【日】中村好文著

蕾克譯

後浪·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9年1月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中村好文的每一本書,我都愛。

理由只有一個:見識過最牛掰的,你才知道什麼是好東西。

先來說說中村好文。他是斬獲日本多項大獎的建築師。設計過的房子,既有知名作家村上春樹的家、著名導演伊丹十三的紀念館,也有藝術家三谷龍二的小院子,甚至,他還給5歲的日本小朋友搭建過樹屋。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中村好文


在《住宅讀本》裡,他總結了“理想之家”的12個要素:

風景、One Room、居住感、火、玩心、廚房和餐桌、孩子、手感、壁龕、傢俱、持續住下去、光。

並不是裝修設計指南,而是關於“住宅”和“生活”的理念分享。每個章節讀下來都特別舒服並贊同,那種對於生活的珍視和熱愛,讓人十分尊敬。

和《住宅讀本》一起出版的《住宅巡禮》,講的是世界著名建築師設計的著名住宅。中村好文非常認真地數次奔赴海外,去每棟住宅看了又看,做了詳實的記錄,他在書裡將每棟名宅加以講解,像翻譯了一遍似的,點明建築師當初的設計心思,好懂好玩。

他還有一本書《建築師的家》,介紹了24個頂級建築師自己的家,像陳瑞憲的陽明山之家、尼爾斯的船屋、織田憲嗣的森林之家、木下道郎的狗狗之家、山本理顯的“觀景臺”……幾乎是帶著嫉妒之情翻完,都是平凡人難以企及的夢想之家。

而中村好文最有趣的一本書,叫做《去山裡蓋座小屋吧》。這是一所陽光下打盹的自立小屋。原木色,太陽能風力發電,十來平米,臥室到洗手間一應齊全,四季農耕地小院,種滿香草瓜果,還擺著幾把曬太陽的休閒椅,一個木炭烤肉架……中村好文真是一個浪漫的造夢者啊。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中村好文兒時的“理想之家”是在樹上建一個小屋,於是35歲的他和朋友一起蓋了“樹上之家”。這間不足7平方米的小屋一度被當作別墅使用,在裡面喝著啤酒看看書,睡睡午覺。

一個人的住宅觀,其實也是一個人的生活觀。

中村好文書裡的那些房子,雖然離大眾有點遠,不一定具有實際的參考價值,但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理想生活的範本。

房子並不等於“家”。希望有一天,我們能拋開學區房、地段、面積、單價……這些功利的概念去看住宅,或許,會看到生活本來的痕跡。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小家,越住越大》

逯薇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6年5月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如果中村好文設計的房子,讓你覺得有點遠,那我建議你入手這一本。

作者逯薇是中國人,也是前萬科副總建築師。這本書的重點是“家的收納痛點”,為了幫中小戶型的家庭改善居住環境,逯薇針對玄關收納、客廳收納、廚房櫥櫃、洗面櫃、衣帽間收納等問題,逐一提出解決方案,可以說相當接地氣了。

別看它是繪本,卻比幾萬字的文字清楚直觀多了,每看一篇,幾乎都讓人拍案叫絕,可以說乾貨滿得要溢出來了。比如她會告訴你統一容器是收納的捷徑、如何打造又美又整潔的客廳、U形廚房的種種好處、怎麼花200元搞定高品質鞋櫃……推薦買房&裝修的同學人手一本,能解決90%容易被忽略但又影響住宅舒適性的問題。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印象最深的,是逯薇提到的“住商”。

很多人都知道有智商、情商、財商,卻不知道還有一個“住商”。住商,從字面可以理解為“居住的智慧”,具體來講,就是對居住空間如何打掃、如何收納、如何裝飾,讓自己好好住、住得舒服、住得精緻的能力與智慧。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和中村好文一樣,逯薇也是一個住宅設計師。他們的理念其實很接近,總結起來無非四點:

① 房House≠家Home;

② 面積m²≠容積m³;

③ 大Bigger≠好Better;

④ 設計Designer≠居住Dweller。

不過,和中村好文修禪式的設計比起來,逯薇的收納改造法更小清新,操作性也更強,屬於那種“改變人生系列”的書。

後來,逯薇又出了《小家,越住越大2》和《小家,越住越大3》,都是些改造居住空間的奇思妙想,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找來一讀。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房奴》

【美】戴維·戴恩著

葉碩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9年5月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2008年的金融危機,或者說美國的次貸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衰退,影響至今未消。而這一切的源頭,就是房子。

過去,人們討論次貸危機,多是自上而下的視角,而《房奴》這本書,提供了一個非常珍貴的普通民眾的視角,從三個普通美國人的故事入手,直擊受止贖影響的房屋購買人的生活狀況。次貸危機不再只有冷冰冰的數字、公式、政策,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感。

故事並不複雜。三個普通的美國人,分別是癌症護理護士、汽車銷售員和保險欺詐方面的專家。他們首先是止贖受害者,在斷供成為“老賴”之後,房子被金融機構收回,之後走上了漫漫的抗爭之路,一步步揭開整個美國抵押貸款行業、不動產法律體系的巨大漏洞。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08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時代週刊》用一期封面故事講述了美國房奴眾生相。


看起來金融機構、法律業者、政治人物都是一丘之貉,共謀坑害普通老百姓,果真如此麼?

讀完以後,更大的感受是:每個人都參與了那場瘋狂的經濟危機。然而房奴們把自己定義為弱者需要被同情,華爾街們被定義為強者廣受攻擊。利益驅動之下,人人貪婪。

真正可怕的是,這本書讓我們意識到,作為一枚“韭菜”,生活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境遇可能都是相似的——當你的對手是具有大量經濟和政治資本的大金融機構,而你想要揭示的問題是行業和系統內部廣泛存在的,那麼你贏得戰鬥的幾率,永遠微乎其微。

那反觀國內,我們是否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辛苦工作、按時還貸,卻在某一天被突然掃地出門的麗莎呢?

還好,政策決定我們無法和麗莎一樣,以5%的首付購置房屋;還款方式也不一樣,不會產生麗莎那種前N年的還款全部用於償還利息,之後月供金額突然增加,導致無力還款的情形。最重要的是,書中的“止贖”在我國的司法體系中並不存在。

不過,依然要警惕。所以我建議大家多讀宏觀經濟類的書,不要只埋頭鑽研那些細枝末節。

畢竟,我們都是韭菜,做不到和大機構抗衡,那麼至少,下一次面對那些看起來“理所當然”的合同——哪怕在App隱私協議末尾點“同意”的時候,也想想再說,別輕易把靈魂賣給了魔鬼。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打工族買屋記》

【日】有川浩著

元元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3年10月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這本書並不實戰,但是溫情,讓我想起了自己剛剛工作,在大城市奮鬥的那段時光。

所以,算是書單姐的私心推薦吧。

打工族買屋記,從書名就知道是個loser翻身的故事。三流大學畢業的誠治,由於不滿意剛入職的公司,三個月就憤然辭職,賦閒在家一年多,直到得知母親患上抑鬱症,才迅速成長,找到工作,並買屋搬家,還順便收穫了愛情。

怎麼說呢,對剛踏上社會的新鮮人,有相當實際的借鑑價值。買房只是很小一部分,親情比較動人,職場刻畫也算寫實,典型的日式溫暖和羈絆,一本從致鬱到治癒的書。

一個房奴的自我修養

▲這本書曾被改編成同名日劇


小說的最後,男主角花了1000萬日元(約65萬RMB)就在東京郊區買了一個小房子。再次感慨,日本房價相對其工資、物價,對比中國還真是白菜啊——

崎玉縣、川越市這些二線城市,十年房齡、四間臥室還帶院子的獨棟,2000萬日元就可以拿下,而首付只要300萬日元。

要知道,男主角打了兩個月的零工,就攢下了50萬日元。所以,這個日本上班族的買屋目標完全可操作,只是放在中國,那就是個童話故事。

別隻是看看熱鬧,把它當做“別人家”的故事。

最近這些年,很多國人在境外投資房產,當然,有的人是為了移民。

其實,我們這些回不去故鄉的都市新移民,多少都考慮過在哪兒養老。這本書告訴我們,霓虹國也好,加拿大、新西蘭也好,只要喜歡那兒的生活環境,跨國置業,或許也沒那麼難。


這份書單對你買房有幫助嗎?歡迎留言交流。


請關注閱讀有想法,用心寫書單的“讀道書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