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美国护航航母性能如何?

星空与风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的航母并不是现在这样先进的航母,作战威力也没有多么强大。很多航母就是大型船只铺上一层甲板改造成的。但是的航母主要作用是为舰载机提供起降跑道的平台。




阿朋看历史


其实是打杂船啦。

护航航母在吨位和载机数量方面和轻型舰队航母并无明显区别,主要的差距在于:

1,最主要的是护航航母采用了民用标准的结构和材料、管线等,抗损能力较差,参与战斗会因很小的损伤造成巨大损失,(很难出现战伤的情况,基本一打就完)。

2,功率比战舰小得多,速度太慢,早期型不适合起降大型飞机。

所以护航航母注册为护航舰艇而非作战舰艇。在二战早期的运用中也是以船队防空、反潜等低烈度的辅助作战为主,并担当飞机运输舰。

最LOW的护航航母是英国人搞的急就章:在商船上加装火箭式弹射器,携带三到五架海飓风战斗机Hawker Hurricane,即弹射飞机商船(CAM ship)。该类舰船只承担商船队护航任务,发现敌机或敌潜艇紧急起飞战机防空反潜,因为没有飞行甲板可供降落,战斗结束后飞行员只能海上迫降或弃机跳伞,战机只能一次性使用。因此尽管该类舰船具备一定航母性质,但一般不归入军队编制,只算武装商船。

但随着作战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发展,情况有所改变:

1,护航航母的最高速度虽然比较低,但低速性尚可,以巡航速度航行时,和主力舰队相差并不多(仍然有差距,所以一般不并队)

2,英美高性能的弹射器的普及(二战英美不论大小航母、护航航母均使用弹射器,这和日本完全没有弹射器不同),可以让低速航母不必依靠高速逆风行驶,形成强烈甲板合成风也能使用较大飞机,到二战中后期,英美护航航母正常情况下均有一个鱼雷机中队或俯冲轰炸机中队。

3,到二战中期英美吸取了经验,对护航航母管线、电路进行了更换、加强了防火防爆、加固了部分结构,虽然仍然很脆弱,但已经不是一打就着了。

4,护航航母的载机能力不弱,数量又很多,再可以搭载重型飞机后,成队的护航航母打击力相当可观。

至二战末期,英美开始使用部分护航航母承担舰队航母的任务和分派护航航母加入舰队了。比如著名的莱特湾海战中,美军舰队就编入大量护航航母掩护滩头阵地,其中“冈比亚湾”号战沉。


真正鳄鱼不哭


二次大战美国的航空母舰共有三种类别:舰队航空母舰(fleet carrier,代码CV)、轻型航空母舰(light carrier,代码CVL)以及护航航空母舰(escort carrier,代码CVE)。其中舰队航母为跟随舰队行动的航空打击主力,通常有90架舰载机的规模,搭载机种包括战斗机、俯冲轰炸机、水平轰炸/鱼雷攻击机。轻型航母则以轻巡洋舰改造,作为舰队航母的辅助,通常有30架舰载机。

而本文问题中的护航航母初期以货轮或油轮改造,后期则为新设计。以单艘(大西洋战场)或集群(太平洋战场)方式执行运输船团护卫、装备兵员物资运输、训练、猎潜、战斗空中巡逻、对地攻击、侦察、弹着观测等各项杂役。护航航母的飞行甲板狭小,以致舰载机因飞行事故的损失还比战斗损失高;虽也能操作格鲁曼F6F“恶妇”或沃特F4U“海盗”等主力战斗机,但因其二线打杂的角色,舰载机通常使用通用汽车公司以F4F“野猫”为蓝图生产的FM-1“野猫”及后继专为小型航母打造的FM-2“野猫”战斗机,再加上TBF/TBM鱼雷攻击机的组合。通常的搭载量为30架,其中战斗机占三分之二。部署于护航航母的战斗机与鱼雷攻击机通常会编入同中队,称为混成中队(composite squadron,代码VC)。若依任务需求将两机种分开编制,则战斗机中队(VF)及鱼雷攻击机中队(VT)两者统称护航航母舰载机群(CVEG)。


诸神的黄昏研究会


这事当问日本人,

最为清楚是他们。

大概不比日本差,

因为最后美国赢。


饶強711


二战的美军护航编队,比较一般


小浪哥游戏解说


当然是非常垃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