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楚问夫人:逛街哪来那么大的瘾?夫人:想想你下部队那个瘾吧

一辈子没逛过商店的韩先楚,是在去世前几年才晓得女人有逛商店的嗜好和乐趣的。星期天,节假日,女儿和儿媳们换上便装,或是收拾一番,就兴冲冲地出去了。开头他不知道那是去逛商店了,后来明白了,就觉得不可思议。买到可心衣服、鞋子什么的,一一清点、试穿着,里外屋让这个瞅,那个看,乐得合不上嘴,就像从战场归来缴获了可心的新式武器。嘴里说着太累了,再也不逛了,下个星期照逛不误,甚至比别人还积极。

他问夫人:哪来这么大的瘾头呀?

还是夫人理解他:想想你下部队那个瘾头吧。

韩先楚问夫人:逛街哪来那么大的瘾?夫人:想想你下部队那个瘾吧

一、兵团副司令韩先楚深入一线,不叫长官叫同志

平津战役后不久,40军军长韩先楚被任命为12兵团副司令。职务提升了,那人却来到了119师355团2营。

40军和43军为4野南下先遣兵团。4野官兵大都为东北人,还有不少山东人和河北人,在东北、华北打了3年仗,南下作战肯定水土不服。当年赤壁大战,曹操80万大军一败涂地,原因之一不就是北方人不习水性,不服水土吗?眼下已是4月,越往南走天越热,必须提前抓紧抓好预防工作,尽量减少非战斗减员。

韩先楚问夫人:逛街哪来那么大的瘾?夫人:想想你下部队那个瘾吧

见2营长肖洪祥和教导员周庆明瞅着马背上的行李,有些不解,韩先楚笑笑:我就在你们营住下了,咱们一起行动。

听口音,韩先楚说你们是山东人?肖营长和周教导员说是。韩先楚道:山东人,对南方的气候、水土也不适应呀。

肖营长说:不要紧,慢慢会适应的。

韩先楚问夫人:逛街哪来那么大的瘾?夫人:想想你下部队那个瘾吧

韩先楚说:大水没来先修坝,慢慢来,到时候就来不及了。我们要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我们面临的敌人不光是国民党,还有天老爷、土地爷。南方天气、地理、饮食、住宿、疾病等等,都和北方差别很大。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也不同,不知不觉就可能违犯群众纪律。

北方兵越走离家越远,南方兵越走离家越近,思想、心态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些都是要提前想到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你们是先遣营,任务很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克服水土不服的困难。只有打败这个敌人,我们才能在战场上打胜仗,同时也为后续部队提供经验。

韩先楚问夫人:逛街哪来那么大的瘾?夫人:想想你下部队那个瘾吧

到了宿营地,去连排班里转,见个士兵鞋未脱就倒在铺上睡着了。问是不是病了,旁边一个士兵说是太累了,进屋放下背包就睡着了。韩先楚说没洗脚,怎么能睡觉呀。这时班长端着热水进来了,拽那个士兵让他起来洗脚,韩先楚就上前给他解鞋带脱鞋。班长大喊起来:快起来吧,司令给你脱鞋呢。

那士兵是个解放战士,听说司令给他脱鞋,慌忙爬起来,给韩先楚敬个礼:司令长官,我,我,…

韩先楚笑了:革命队伍不叫"长官",叫"同志"嘛。

那解放战士紧张地道:是,司令长官,革命队伍叫同志,不叫长官……

韩先楚问夫人:逛街哪来那么大的瘾?夫人:想想你下部队那个瘾吧

二、韩先楚告诉营长教导员:点名时间超过半个小时,大家可以睡觉

见大家都在洗脚,韩先楚掏出烟,吸烟的每人给一支,就唠起来:我们从东北打到华北,还要打到两湖、两广去,革命胜利是用枪杆子打出来的,也是靠两只脚走出来的。脚是最宝贵的。那怎么才能保护好这双宝贵的脚?最紧要的就是到了宿营地就要洗脚,把脚洗好了、烫好了,就能休息好,明天行军就不会打泡。

又问班长:这水是谁烧的?班长回答:我和副班长烧的。韩先楚道:好,好,你们都是好班长啊!又道:我也当过班长,当班长不容易啊。打仗带领大家冲锋,行军不能让谁掉队,到了宿营地也一会儿闲不下,眼到嘴到,还要手到脚到,不比我这个司令轻松啊。

韩先楚问夫人:逛街哪来那么大的瘾?夫人:想想你下部队那个瘾吧

第二天到宿营地后,见6连官兵在村中路边列队点名,韩先楚走了过去,站在队伍后边听着。问题讲得挺好,就是啰嗦。他看着表,连长讲了半个小时,指导员义讲了20多分钟,许多人直打磕睡。韩先楚来到营部,对营长、教导员说:这么点名不行。走了一天,人困马乏,到了地方,点名还要全副武装站上个把小时。枪支、弹药、背包、米袋子、小铁锹什么的,五六十斤呀,体力怎么受得了?通知下去,两条意见。第一,每天行军就那么些事,点名前打好腹稿,抓住重点,简单扼要,速战速决。讲多了也记不住,更不用说打磕睡了。第二,从明天起,行军作战时点名,可以放下背包坐着听。

点名时间长,确实是个问题,应当纠正。可这第二条,营长和教导员觉得,古今中外也没听说有坐着听点名的呀?韩先楚说:站着点名是人规定的,坐着点名也一样。南下行军作战是个长时间的任务。保存体力才能完成行军作战任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别情况特殊处理,平时整训时再恢复过来。就这么定了。再补充一点:点名时间超过半个小时,大家可以睡觉。

韩先楚问夫人:逛街哪来那么大的瘾?夫人:想想你下部队那个瘾吧

三、爱兵如子,让解放战士回家看看

快进入湖北地界了,行军路上,韩先楚与营长、教导员和营部医生边走边谈。他说:一个打摆子,一个拉肚子,是南方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身体损耗很大。北方人水土不服,更容易得这种病。上级已经注意到了,配发些药,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尽快控制住。更重要的是搞好预防。要告诉大家,天再热睡觉也要把肚子盖好,小心着凉。天再热也不能到稻田、水塘里洗澡,那里有蛇、有蚂蛾。更不能喝生水,千万不能喝稻田和路边水沟的水。这是命令。

光有命令不行,还要加强管理。连排长要多操心,班长、骨干要睁大眼睛,把全班人看住。炊事班要保证供应开水。水是大事。连长、指导员要有一个人亲自抓水,让大家喝上开水。每天晚上要喝点姜汤、辣子汤。南方姜和辣子多,大蒜少,大蒜开胃杀菌,是解毒的好东西。我昨天见到你们师长、政委了,让师后勤派人回东北多买些大蒜运上来。我们没有蚊帐、水壶,雨具严重缺乏,这些东西都是在南方作战不可缺少的。我早已给4野和兵团发过电报,回电说只能解决一部分。我看可以发动群众,想想办法。各连都有南方同志,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还可向沿途老百姓请教。

韩先楚问夫人:逛街哪来那么大的瘾?夫人:想想你下部队那个瘾吧

大家动脑筋,办法真有了。像用竹筒做水壶,用竹子、树皮做斗笠、蓑衣,用夹被做蚊帐,晚上睡觉前点燃野草熏蚊子等等。进入湖南了,韩先楚告诉教导员:40军解放战士很多,查一查有多少湖南籍的,行军途中距谁家近,要主动让人回家看看。

教导员周庆明正为这事发愁。几个湖南籍士兵大都是解放战士,是连里的巩固对象。那时行军打仗到了谁的家乡附近,那人基本就成了巩固对象,瞪大眼睛防他开小差。这在战争年代已成规律。不让回家看看不近情理,让回家看看吧,会不会一去不复返呀?

韩先楚问夫人:逛街哪来那么大的瘾?夫人:想想你下部队那个瘾吧

韩先楚瞅了他一眼,道:从关外到关里,长江都过了,要跑的早跑了,用绳子也拴不住,不想跑的撵也撵不走。谁都有家有父母,出来多少年了都想回家看看。他这么想,你那么想,在心里憋着,让谁看着都不是那回事儿。

你记住,做政治工作,凡是觉着不是那么回事儿的事儿就不能做。可能有个别人会不回来,可我们这样做对大多数、对全营官兵的影响是什么?我们是通情达理的、有情有义的,是讲人道、重人性的,会教育人、感动人、激励人,使人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革命到底。

通知各连,凡是家在行军路线附近的,都可以回去一个晚上,第二天早晨归队,不影响行军就行。有的实在不放心,可派个干部陪同回去。那也不是要看住人家,而是要把他的表现向父母亲人汇报汇报,这也是宣传群众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