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楚撤销"防突办",林彪没回音,韩先楚:那我就这么办了

这是1981年10月8日,《韩先楚同志向杨尚昆同志谈关于军队建设的几个问题》中的一段话:

韩先楚撤销

韩先楚

我国经济落后,财力、物力有限,还有不少问题没有解决,这就要考虑有多少钱养多少兵的问题。国力不足,兵养多了势必影响经济建设,影响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现状看,军队素质的提高受到影响。再以应付敌人突然袭击来说,平时不论是四百多万还是三百多万,一旦战争打起来,都要动员扩充。既然如此,平时与其搞四百多万,不知搞三百多万。彭总当国防部长时,一九五九年全军只有二百七十五万。以后年年增加。经过去年精减,现在还有五百多万,要下决心减到三百五十万,兵要精,武器要好。不打仗要精减,即使有战争,精减了,也好对付。现在养一个兵每年要九百多元,如从五百多万减到三百五十万,仅此一项一年就可节省经费近二十亿元。从人数上看减了一百七八十万,如从拆庙、并庙。减少了许多机关、层次方面来看,节省的经费就更多了。国家经济状况好转了,每年还可能增加些国防费:军队精简以后,可以充分利用国防费更新武器装备,特别是加强反坦克和防空武器。要争取一九八五、一九八六年以前把现有装备搞配套。精简以后,军队的待遇也可以得到提高。不然的话,没有钱,长时期不能更新武器装备,光喊国防现代化是化不了的。

兵贵精而不贵多,这是韩先楚一贯的军事思想。

韩先楚撤销

辽沈战役场景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军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直到辽沈战役结束,我军才在数量上占据优势。战争年代数量的增多,说明的是我军的发展壮大,意味着胜利、和平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同时也证明了这支军队的结构、机制是有效的、合理的。而和平时期数量的增加,直至成为这个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一支军队,用打仗的观点又能看到什么呢?

韩先楚撤销

朝鲜战场

按照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原则,在国内战争中,我军一般都要集中两倍、3倍于敌的兵力。辽沈战役后,一次战役歼敌几万、十几万,乃至更多,已成家常便饭。而在朝鲜第五次战役期间,毛泽东提出"零敲牛皮糖"的打小歼灭战的思想,要求一个军一次作战能歼灭美军一个营、至多两个营就够了,因为敌人的火力和机动性太强了。

韩先楚撤销

朝鲜战场

冷兵器时代,人多势众绝对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甚至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一个冷兵器还不时在枪炮声中闪现的历史时期,"小米加步枪"可以打天下。可在一个现代化的世界上,对于一支职能为对外反侵略的军队,还是人多就力量大吗?古今中外的精兵,都离不开装备的精良。没有人能预见未来的战争是个什么样儿,但他这个"好战分子"从朝鲜第二次战役后就认定,在我们迟早将会面对的战争中,武器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韩先楚撤销

韩先楚

减少数量,改善装备,提高质量,这是和平时期韩先楚的一贯主张。而作战指挥机关一定要精干、高效,则是他从战争年代就始终不渝的。

韩先楚撤销

解放海南岛

从长白山到海南岛,他的指挥所的全班人马,也就几个人。有时几匹马,或是一辆吉普车,就在敌人的炮火下到前边去指挥战斗。在朝鲜他参加了四次战役,后三次都带前指到前方去,最多时只有一辆中卡、两辆吉普二十几个人,其中一半为通讯、机要、电台人员。任西海岸指挥所司令员近一年时间里,指挥38,39,40,42,50军和人民军1, 4军团在西海岸防御作战,那指挥所只有一个处长、一个参谋、一个警卫员、一个炊事员,人称"五个人指挥七个军"。

一旦打起仗来,这近千人的福州军区机关,能真正用得上的又有多少?

韩先楚撤销

毛主席接见韩先楚

指挥所是指挥员行使指挥权、控制战斗的机构。他要有效的控制战斗,就要尽量地靠前指挥,就要求指挥机构必须精干、灵活、高效率。

一个臃肿、庞大的机关,连自身运作都那么艰难,又如何能够靠前指挥、控制战斗?

问题在于这并非是韩先楚的发现,每个从战争走过来的人都不能不从切身经历中,对师以上机关越来越庞大感到忧虑。可敢于挺身而出动真格的,据说全军只有福州军区一家。

既然这样渴望去一个有仗打的地方,他就不能不用打仗的观点落实一切。

韩先楚撤销

韩先楚

1962年,或撤销,或合并,福州军区机关和直属队,一个月减掉33个科室处。像司令部的办公室、动员处和军务处合并为军务处,防化处合并到军训处,通讯总站则干脆撤销了。仅后者一项就减掉几十人,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效率。过去传达命令,是处交给科,科交总站,总站交营,营交连,连交各有关单位。撤销总站,由通讯处实施一体化领导后,各科一竿子插到连,层次少了,手续简了,自然就效率高了,指挥灵了。

韩先楚撤销

韩先楚故居

60年代初,从军委到全军各大单位都成立了"防敌突然袭击办公室"。韩先楚认为,防敌突然袭击当然是大事,但司令部有作战一、情报部门,这就是它们分内的工作,"防突办"属复重机构,也在这次简减机关中把它减掉了。并强调指出,今后再有类似情况,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决定取舍。不然上边来一个临时性任务就搞个"办公室",打起仗来它就先乱,不用说指挥部队了。

一位副总长听说此事,向林彪报告,说韩先楚把"防突办"撤了,这还了得?韩先楚如实察告,林彪没回音,那我就这么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