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答非所問顧左右而言他?說多了就露餡了


2月14日,本年度慕尼黑安全會議首日上演了一場精彩問答,這段精彩問答的視頻在東西方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成為輿論熱點。

之所以能夠引起國內外公眾的廣泛關注,除了參與活動的兩位當事主角是重磅大咖——一方是在主席臺上作為演講嘉賓的美國現役民主黨政客、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一方是在觀眾席上作為本場活動聽眾的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前外交部副部長傅瑩,更重要的還是在於場上局面的戲劇性變化和由此形成的反差。

從傳播學的角度,在主席臺上就座的佩洛西女士掌握著麥克風和更多話語權,處在絕對優勢地位;而在聽眾席上的傅瑩女士由於只能提問、不掌握麥克風,處在相對弱勢的地位。但是,傅瑩女士抓住了一次非常難得的提問機會,通過一個邏輯性很強、以事實為支撐的問題,讓佩洛西女士語無倫次。

傅瑩女士的提問不僅得到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也在社交媒體上收穫了許多中西方受眾的共鳴和讚賞。相信很多受眾已經看過這段精彩問答的視頻,筆者重點關注的問題是:佩洛西女士作為一個經驗豐富、身經百戰的西方政客(老油條),類似的演講和問答場合不知經歷過多少次,可是為什麼在回答傅瑩女士提問的時候語無倫次、顧左右而言他?為什麼傅瑩女士的提問能夠得到國內外受眾的跨文化認同?通過反覆觀看品味這段精彩的問答視頻,分享幾點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佩洛西攻擊華為及傅瑩大使提問(視頻轉自觀察者網)

首先,從根子上講,所謂華為引發的安全問題是美國強加的,事實上並不存在。華為作為國際化很強的中國民營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多年,已經經受了國際市場的檢驗,根本就不存在美國指稱的安全隱患問題。

對於美國人為製造的莫須有的罪名,美國的政客就是資歷再深、經驗再豐富,也不能無中生有提出有價值的證據。所以佩洛西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只能顧左右而言他,一會兒扯東,一會兒扯西,沒有任何邏輯可言,讓觀眾雲裡霧裡。

其次,美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陰暗面昭然若揭。反過來可以思考,為什麼美國要無中生有捏造華為的安全問題?對於本來就不存在的問題,其他國家都沒有提出過多關注,美國為什麼會如此擔心?這其實恰恰反映了美國的思維慣性和多年來搞網絡監聽竊密的實踐。

美國多年來在全球搞網絡監聽竊密,連自己的盟國都不放過,這是一個公認的事實。自己做賊做習慣了,所以總是看著誰都像賊。但是,這一點美國自己是不會說透的,所以這也客觀限制了美國對此類問題的回答,直白一點就是說多了自己就露餡兒了。

第三,美國不遺餘力在全球範圍內利用各個場合捕殺華為,反映了美國表面以意識形態劃線、實質上追求數字霸權的野心。

在傅瑩女士提問之前,佩洛西女士已經就華為問題大放厥詞,打著民主專制的意識形態旗號逼其他國家選邊兒站隊。筆者注意到,佩洛西在表達批評中國立場的時候是頻頻看稿子的。可以想見,由於拿不出實質性的證據,佩洛西女士也只能讀那些乾巴巴的沒有任何邏輯鏈條的口徑。

同樣,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佩洛西女士再次答非所問,一會兒扯到宗教人權,一會兒扯到民主自由,在沒有事實證據支撐的情況下也只能再次扛起意識形態的大旗,就是不正面回答傅瑩女士提出的問題。

其實,美國的民主制度絲毫沒有妨礙美國用自己的技術在全球網絡竊密,而指責使用中國的技術會危害其他國家的國家安全,背後掩蓋的恰恰是美國追求數字霸權、製造數字鴻溝的野心,這一點美國的歐洲盟國真的該醒醒了。

第四,提問問題本身也是難得的議程設置機會,傅瑩女士的提問功不可沒。在參加國際會議的場合,大家普遍重視的是能否得到主旨發言的機會,會議現場的提問環節經常被人忽視,所以在很多場合中國參會者提問問題的水平參差不齊。傅瑩女士能夠給大家導演一場精彩的問答,恰恰在於沒有輕易放過提問機會,對提問的問題本身精心設計,通過邏輯和事實直擊“美方把技術問題政治化”的靶心。

傅瑩女士在提問中先對中國多年來吸收引進西方技術仍然保持自己政治體制做了鋪墊,然後反問為什麼美國就擔心華為的技術就能夠威脅西方的民主制度呢?美國及其盟國確實應該問問自己:是啊,美國確實是在實行西方民主制度呀,可是為什麼美國在這樣的民主制度下就在全球開始網絡監聽和竊密了呢?看來技術問題本身並沒有好壞,關鍵在於掌握技術的人和使用技術的國家的國家政策。相信這樣的精彩問題,將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被大家提及和津津樂道。

最後,要為傅瑩女士的優雅大度點贊。筆者注意到一個很小的細節,傅瑩女士在提問的時候並沒有直接切入問題,而是首先提及佩洛西對中國的友好訪問。反觀佩洛西的回答,問題一接過去首先強勢表白一通華為很多東西都是學習美國的。一邊是東方女性的外圓內方、大度謙和,一邊是西方精英的外強中乾、咄咄逼人,相比之下立刻高下兩判。

其實中美之間真的沒必要拳拳相逼、爭鋒相對,對於這場美國強加的中美博弈,正如歐盟代表在插話中所表達的,無論是美國加利福尼亞的硅谷模式,還是中國深圳的華為模式,世界需要多元化,唯有如此才能確保一個自由繁榮的世界。

(文章轉自作者本人在觀察者網上首發的時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