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感覺到,原來“家鄉”是如此溫暖的存在。

我第一次離開家鄉是因為上大學。我家在山西,學校在廣東,幾乎跨越了大半個中國。當我被學校錄取的那一刻,我的內心是欣喜的。我生長在小鄉村,家裡條件也一般,幾乎很少走出過縣城,我報考學校的時候特意選擇了一個很遠的學校,因為我想出去看看。另一方面我也想脫離父母的掌控,他們總是會約束我,從小到大我都是按照他們的意願成長。但是,這一次,我要自己做決定。

當我把錄取結果告訴父母時,我能看出他們開心的背後隱藏的不捨。一向不苟言笑的父親眼裡也含著點點淚光。我知道他們是愛我的,但我依然堅定我的選擇。開學的前幾天,我本打算自己坐火車去學校,但父母終究是放心不下,他們跟我一起踏上了去學校的旅途。兩天一夜,終於到了。幫我鋪床、張羅著買生活用品、叮囑我一些瑣事。父母待了兩天,我也帶他們到附近逛了逛,他們就該回家了。臨走的時候我沒有去車站送別,因為學校這邊也有一些事要安置,只是在旅店草草的說了幾句。

當他們告訴我已經到家了,我也就放心了。我終於可以開始自己的生活了。大一新生,一切都是新鮮的。忙著軍訓,忙著交朋友,忙著出去聚會,加入各種社團。當時對於離家這件事並沒有什麼感覺,也並不是很想家。偶爾接到父母打的電話,也總是以開會上課為由說幾句就掛了。大學的第一個學期很快就結束了,接下來是放暑假,我選擇待在學校,不打算回家,在學校附近找了個兼職,也算還說得過去。父母也還是那樣,時不時打幾個電話,埋怨我為什麼暑假不回家。我知道他們想我了,我說寒假肯定會回去的。

大一下學期,課業工作逐漸多了起來,跟家裡通話的時間更少了。我交了個男朋友,他家是廣東這邊的,我沒告訴家裡人,因為爸媽是反對我在大學談戀愛的。一方面覺得我還是應該以學業為主,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我不要遠嫁吧。我們國慶一起出去旅遊,一起吃飯,一起逛街,也還算甜蜜。但是,生活總是這樣的。之後,我們因為一些觀點上的問題分開了,他提的分手。其實,這對我打擊還是挺大的。這個學期因為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了戀愛上面,期末成績也是很不理想,掉到了年級的下游。我對成績還是挺在乎的,所以就算是放假也讓我開心不起來。

回家也挺好,正好也可以療療傷,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我其實對於家鄉的思念並沒有那麼濃烈。同宿舍的女生都是廣東的,她們有的時候放假還會回趟家,即使這樣,她們也總是想家。我除了偶爾會想念家鄉的美食,大部分時間都沒有想家的感覺。人們總說:山西人戀家。我總會打趣到:我可能是個假的山西人。

自己一個人坐車,又是兩天一夜。因為廣東和山西溫差很大,當時又是冬天,我因為方便沒有帶羽絨服,所以下車的時候就穿了一件薄衛衣和一條牛仔褲。冬天的夜晚可真冷,我出車站口的時候,那個車站出口的大叔拍了我一下,“女(兒),冷不冷”,帶著些擔心的語氣,熟悉的鄉音突然猛然的敲打了我內心深處的那根弦。我回家了,這是我的家鄉,突然有點想哭,內心被分手和沒考好的委屈突然的湧了上來。就像是小時候被欺負了哭著跑回家爸爸會幫我做主一樣。原來,家鄉是如此溫暖的存在,我第一次感覺到家鄉這兩個字的意義。

媽媽拿著羽絨服在出站口等我,看到我出來後便立即迎上來給我穿衣服,嘴裡還說著:我就知道你沒帶衣服,還好帶了,你看你冷的。我心想:老媽還是這麼嘮叨。她接過我手裡的行李箱,拉著我做車回家。雖然當時很晚了,天很黑,但我依然能夠看到媽媽眼角的淚痕。回到家,當時是凌晨兩點多了(因為回家的車只有凌晨的那一趟),推開門,我看到父親還坐在沙發上等我回家。他看到我的那一瞬間,眼裡是喜悅的。我從不知道,原來父母如此的思念我。我突然有些後悔去那麼遠的地方上學了。

以前小時候背過一句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我總是不懂為什麼到別的地方就是“異客”了,家鄉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呢?現在,我明白了,家鄉,是我內心最溫暖的存在

我第一次感覺到,原來“家鄉”是如此溫暖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