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基础知识“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是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失的部分,也是传统文化中入门的基本符号,现在多用于农历中的计时单位


天干地支的基本认识

而天干象征的天之气的运作法则,地支象征着地之气的运行法则。

天干分为十个象征符号

即: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象征的十二个符号

为: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而《五行大义》一书中专门提及过对于天干地支的起源,书中说:天干地支,是当初根据五行学说的原理,而创立的。

而蔡邕认为,五行学说创立的原理,应该是根据占测天上星宿的运行规律而创造的,所以用甲,乙的符号给日命名,称之为天干

而用子丑等符号给月命名,称之为地支


干支阴阳的区分

古人认为,万物之间都有阴阳之分,所以把天干地支的阴阳两面补充完整了

易经中提到:太极生两仪,是为太极分化出阴阳两极的意思。

天干有十个,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如:甲 丙 戌 庚 壬为阳干

而:乙 丁 己 辛 癸为阴干

地支有十二数,以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即:子 寅 辰 午 申 戌 为阳支

而:丑 卯 巳 未 酉 亥 为阴支


干支的五行

五行是万物比较宏大的区分,也由太极所包含

按照五行记忆的顺序为: 木 火 土 金 水

天干则是:

甲乙为木 丙丁为火 戊己为土 庚辛为金 壬癸为水

地支:

寅卯为木 象征春季 巳午为火 象征夏季 申酉为金 象征秋季 亥子为水 象征冬季

而辰戊丑未属土 辰戊土为阳 丑未土为阴

因为每季有三个月,寅代表春天的第一个月,而卯为第二个月,辰为第三个月,辰土带着春季的气转化为夏季,所以为土

其他的地支解释和上面一样,方便记忆


干支的方位

既然有了阴阳五行,也当然少不了方位

天干:

甲乙木代表东方 丙丁火为南方

戊己土为中央土 庚辛金为西方 壬癸水为北方

地支的区域划分则是:

寅卯辰,代表春季为东方 巳午未,代表夏季为南方

申酉戊,代表秋季为西方 亥子丑,代表东季为北方


所谓空亡的原理

空亡只存在地支,字面意思,没有天干相配

因为天干只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

所以每一旬都会空两个

如图:

传统文化中的基础知识“天干地支”

第一旬:甲子开始,到癸酉结束,癸为天干最后一个(也就是第十天干)

而地支酉是第十个地支,所以在甲子旬里面,酉过后没有天干配最后两个地支,既:戌亥

所以甲子旬中戌亥空

第二旬则是由甲戌开始,到最后则是申酉二支没有天干相配

所以甲戌旬中申酉空

其他的原理一样,所以旬空也叫六甲旬空

八字中旬空没有绝对的好坏一说,主要是看日柱,用神的组合,有的八字需要旬空的地支,但是因为旬空而派不上用场,有的可以待时而用

有的则不需要旬空的地支,如果流年相遇八字又在死绝之地,冲空而不空,反而不好,所有的组合都要具体而言

这章关于最基础的天干地支,五行阴阳,就差不多说完了,如果有兴趣深入了解,之后我会说说其他的东西


传统文化中的基础知识“天干地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