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高考三次,所以"讀書無用"?

2008年至2012年,我在讀大學,那時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

比爾蓋茨沒有畢業就開始創業了;李嘉誠小學都沒畢業;馬雲高考了三次才考上一所普通的大學,說明他不是一個用功讀書的好學生……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10年之前大學裡創業文化甚濃,馬雲、俞敏洪、牛根生、史玉柱、唐駿等人的創業故事廣為流傳,相關書籍賣得也很火爆。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10年前,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一檔勵志創業真人秀節目《贏在中國》獲得收視高潮,"勵志改變人生,創業成就夢想!"這響亮的口號讓人熱血沸騰。

一曲《在路上》讓多少年輕人心潮澎湃,"創業"的種子在辛辛苦苦考上大學又不甘平庸的學子們內心瘋狂的滋長。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浮躁、迷茫……不知害了多少拼死拼活考上大學的學生。

單就我們班為例,逃課作弊陋習成風,剛入學時班裡27人,畢業時只有22人正常畢業,其中三人受到留級處分。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清楚的記著這樣一個場景:我拿著書去上課,我班一同學從對面走來。

他問:上課去呀?

我說:是呀,你不去嗎?

他回答:這麼好的天氣去學習不是太浪費了嗎?

說著瀟灑的走了,留我一個人在那裡發懵。我懵懵的看著那天的太陽,溫暖、燦爛,漂亮的不能再漂亮的陽光!

哎,這就是我的大學啊,沒有方向,也看不到希望,漂亮的陽光底下不知去做什麼。只能無奈的看著一寸一寸的光陰從指間溜走。

還記得那句讓人哭笑不得的話嗎?——本以為我上了大學,其實是大學上了我!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謹以此文祭奠我逝去的迷茫青春!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多年以後我才理解了馬雲。多想回到那些年,掰著那個迷茫的我對她說:不要懷疑,不要迷茫,你就踏踏實實的好好讀書,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

大家都知道馬雲高考了三次,也知道馬雲創業成功,於是就簡單的把兩件事聯繫在一起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讀書沒有什麼用處。

人們單知道馬雲高考考了三次,卻不知道他為什麼考了三次。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1.馬雲的弱項——數學

馬雲從小就非常的頑皮,學習成績在班裡不是最好的,數學成績極差,往往不及格,在七八十年代,這樣的學生往往讓老師特別頭疼,在這裡也可以至少看出來馬雲並不是很聰明。初中升高中的時候,由於成績不佳考了兩次,其中一次數學得了31分。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在中學最令馬雲頭疼的依然是數學了,第1次參加高考數學只得了1分。一位老師失望至極的對馬雲說:你的數學真是無可救藥,如果你能過60分,我的名字倒著寫。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第1次高考失敗,馬雲心裡非常沮喪,甚至產生了放棄學業的想法,準備去做臨時工。他和他的表弟去一家賓館應聘,結果賓館只錄用了表弟。之後馬雲當過秘書也做過搬運工,在江南雜誌社蹬三輪送書,通過火車渠道將打包成捆的書轉發到其他地方。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在這工作期間馬雲看到了一本書——路遙的《人生》,其中主人公不屈服於命運,在困難中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深深的打動了他。這本書就像一個引導者,在很短的時間內改變了馬雲的思想。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書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一段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有些岔路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業上的岔口,個人生活上的岔口,你走錯一步就會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甚至會影響一生。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這段話對馬雲也產生了強烈的影響,他決定重新參加高考,1983年19歲的馬雲第2次走進高考考場,但這一次他還是失敗了,雖然他的數學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從1分升到了19分,但距離錄取分數線還有遙遠的距離,這一次對馬雲上大學還抱有一絲希望的父母,都覺得馬雲實在是不適合讀書。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高考的再次失敗讓馬雲極為沮喪。他又開始騎著那輛破舊的自行車穿梭在杭州城的大街小巷,而在這個時候馬雲又偶遇了改變他命運的第2個奇蹟,就是那一年正在熱播勵志的電視劇《排球女將》。

排球女將所宣揚的頑強的永不放棄的精神,對馬雲影響極為深遠,甚至在阿里巴巴成立後,永不放棄也成了公司的經營信念,影響了每一個阿里巴巴的員工,馬雲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毅然開始了第3次高考的準備。

由於無法說服家人,馬雲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每週日馬雲為了激勵自己好好學習,特地早起趕一個小時的路到浙江大學圖書館讀書。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1984年20歲的馬雲秣兵厲馬又做好高考的準備,第3次走入了考場。

這一次他的數學考了89分,對數學缺乏天賦的他,來說這已經是破天荒了,但即便是馬雲破天荒考了89分,但總分依然離本科線差5分,這個時候機遇垂青了這位有準備的年輕人,由於同專業招生指標未滿,而馬雲英語成績又極為優秀,被杭州師範學院破格錄取,調配進外語專業。

2.馬雲的強項英語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馬雲在數學方面天賦極差,但是英語卻出奇的好,這個特長對馬雲的人生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為英語特出色才能考上杭州師範大學大學外語系,才能畢業後留任教英語,才創辦了海博翻譯社,也才有機會去美國,才有機會接觸網絡,也才有後來的阿里巴巴。

馬雲在BBC等世界各大媒體採訪時應對自如,在各地演講時侃侃而談,甚至在哈佛大學也多次進行演講,表現出來的氣度絲毫不遜色。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那麼他的英語成績是如何變得這麼好的呢?馬雲在讀中學時,有一位地理老師,她的教學方法非常有吸引力,講課讓人如沐春風,經常給同學講自己的一些經歷和故事,馬雲和其他同學都特別崇拜這位地理老師。

這個老師說有一次他在西湖邊上和幾個外國人講關於中國地理的問題,他英文很好對答如流,老師總結說你們要學好地理,不然他們問你的時候你會給中國人丟臉,這句話成了馬雲學習英語的最大動力。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那天地理課上完以後,馬雲特意買了個喇叭,每天聽英文廣播,堅持不懈。那一年的馬雲才12歲。

當時又趕上改革開放正進行的如火如荼,杭州作為旅遊勝地和投資寶地,吸引了大量的外國人,借這個有利條件,馬雲一有機會就在街上逮住外國人練習英語,馬雲的英語就這樣一天天流利起來。

瘋狂英語的發行者李陽老師也說過,學英語最忌諱的就是一個怕字,怕丟臉,不敢說,馬雲就是這樣一種不怕出醜的大無畏精神,慢慢的沒出過國的他練就了一口流利並且純正的口語。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馬雲13歲的時候就能給老外當導遊了,用自行車帶著老外滿大街跑,僅此一項就超越現在為四六級考試發愁的大學生,對於自己在英語方面的優秀馬雲是極為自信,他自稱自己學英語的方式比李陽瘋狂英語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

3.大學生涯——乘風破浪,遇雨化龍

馬雲憑藉一口流利的英語,在杭州師範學院外語系中如魚得水,幾乎不用怎麼努力便可以穩得年級前五名。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他還擅長交際,向來就是一個講話滔滔不絕的人,能和同學們都能打成一片,連周圍學校比較活躍的同學都認識他。這種性格把馬雲推到了前臺,大學期間順利當選為學校的學生會主席,後又登上了杭州市學聯主席的位置。

那時候杭州師範學院的學生會活動經費是一年150元,但馬雲卻用這150元舉辦了很多活動,將學生會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沒有設備就借:馬雲依靠自己的特長,從隔壁的警察學校借來音響舉辦大規模舞蹈舞會,從財經學院借來擴音器舉辦演講比賽……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馬雲的大學生涯跟創業經歷相比,雖然不是波瀾壯闊,但是也是精彩異常。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馬雲雖然高中時成績不是很好,但他有強項,這個強項給了他更高的平臺,也給了他一往無前的自信。這個自信就是:只要不知疲倦的努力,就能獲得超越他人的成功!另外,他經過生活磨練出來的交際能力和深刻的信念在成功路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馬雲高考三次,所以

在沒有了解一個人之前,決不應該簡單的得出"讀書無用"這樣荒謬的結論。

對於千千萬萬平凡的大學生來說,沒有經歷過太多生活的磨練,沒有前期的資本,沒有創業的天賦,又莽撞的將學業丟掉,那簡直是在拿自己的明天開玩笑。

那麼馬雲是在什麼條件下才下定決心創業的?正如路遙的《人生》這本書所寫的那樣: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馬雲的每一步都沒有看起來的那麼簡單。下期文章再見!

往期文章:

1.馬雲成名前的影像資料是怎麼來的?

2.馬雲說對錢沒有興趣,到底是真沒興趣還是假沒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