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一桌由17位加起來1307歲的閩菜大師們共同製作的經典閩菜宴席長什麼樣?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千歲宴起源

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曾經創造過無數輝煌,是旅居國外福州鄉親念念不忘的家鄉味道,在東南亞流傳甚廣,尤其在上世紀80年代,一道“佛跳牆”風靡港澳和南洋。

然而近年來,各路菜系在全國“攻城略地”,以做工精細而聞名的閩菜卻未能在全國“遍地開花”,具有悠久歷史、依靠口傳身授傳承的閩菜技藝文化正在不斷消失,許多餐飲烹飪技藝已經失傳。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為閩菜技藝文化保護,福州市人大代表陳長欽數年前在市人代會上提出議案。2018年起,《福州市閩菜技藝文化保護規定》(下簡稱《規定》)正式實施,成為全國首部為保護某一菜系技藝文化而專門制定的法規。

據瞭解,《規定》自今年2月1日施行以來,在官方和民間的推動下,閩菜技藝保護傳承有了突破性進展,閩菜發展迎來好時代。

短短時間,設立“閩菜大師”工作室、打造特色文化美食街、將祖輩傳下來的閩菜烹飪配方保存下來等一系列寫入法規的保護行動都已初見成效。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有鑑於此,以閩菜大師強振濤、羅世偉(點擊藍色字體回顧專訪)為代表的17位平均年齡達73歲、總和達1307歲的閩菜大師們,共同製作了名菜薈萃的“千歲宴”,以慶賀《福州市閩菜技藝文化保護規定》的實施。其中有幾位大師早已退出江湖,此次重新出山,只為這一場閩菜史上空前絕後的盛宴。

閩菜文化博大精深,不少閩菜技藝因手法複雜、技巧考究而逐漸失傳,千歲宴菜單摒棄了常見閩菜,由17位大師共同操刀開出隱沒於時間的長河裡鮮為人知的閩菜經典,使多道瀕臨失傳的閩菜重現江湖,又採用國宴水準上菜,融入地方風俗,極具儀式感。2018年,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福建省十大名宴之一。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除了傳統閩菜外,“千歲宴”上也不乏創新之舉。一道“雀巢螺片”,用土豆絲炸成鳥巢,閩江口的大香螺飛水擺盤。在福州九號餐飲企業總經理郭可文看來,這道菜堪稱閩菜創新的典例。“閩菜食材大多奢華,難以面向大眾市場,需要開拓食材,在技藝和文化素養上提升。”

“閩菜將喚起海外鄉親記憶中的中國味道”,福州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秘書長陳偉傑表示,未來將開展更多元的閩菜品鑑推廣活動,推動“閩菜出海”。

“閩菜復興,還需要人才儲備及標準化推廣”,福建省閩菜技藝研究會會長強振濤感慨道:“我們做千歲宴也是為了給閩菜做餐飲行業的人一個啟發,找回原來的味道,也算是老師傅們的封刀之作了。我們最大年紀的老師傅是85歲了,所以我們的心結在這裡傳承閩菜。現在不是都提倡工匠精神傳承閩菜,我們親力親為地製作千歲宴,就是這個目的。”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桌極為珍貴的千歲宴都有什麼菜式吧!

千歲宴菜式

盤飾檯面

設計:陳松俤 羅世偉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四素碟

製作人:蘇永安 林立和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四素碟從左到右分別是醃彩椒,閩生果,盤龍瓜,醃生藕。

閩生果精選外形完美的剝殼花生過油炸,裹上用豬油、糖和椒鹽做成的調味粉;盤龍瓜的刀工極好,可以拉成一個長長的跟剪紙一樣的龍,沒有斷刀;醃製生藕脆甜脆甜。這四個素碟不佔胃,清爽,經吃,開胃,搭配很好。

八小蓋

製作人:姚建明 林榕飛 強振濤 王德官 姚建明 羅世偉

糖酥核桃仁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百花釀涼瓜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生糟童子雞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青果醉蟹生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炸熘素排骨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蒜米拌蜇絲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乾煸冬筍尖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淡菜燒蘿蔔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雞湯汆海蚌

製作人:姚建明 強振濤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雞湯海蚌是入選多次的國宴菜,而這道菜的製作人姚建明大師,上文也介紹過多次進釣魚臺製作國宴,可能是全世界做雞湯海蚌做的最好的一位大師了。

這道雞湯海蚌需得選用四兩重的漳港蚌,用老母雞吊湯。湯不能油膩,需得把雞油撇乾淨,看上去很清淡的湯其實極為鮮美。漳港蚌要用雞湯來澆,雞湯的溫度和汆的次數都要有把控,才能將海蚌汆到脆嫩斷生的狀態,四兩重的漳港蚌肉身肥厚鮮甜。

佛跳牆

製作人:姚信銳 姚建明 林水俤 羅世偉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此次佛跳牆用最傳統的壇來熬製,提前一週開始準備。澳洲幹鮑提前7天泡發,其它食材提前3天泡發,湯底提前2天熬製。這麼多原料加在一起,風味很重,在製作上如果沒有按照一定技術含量去做,就會很油膩濃厚。而這壇佛跳牆製作的工藝極為繁複,吃起來香濃醇厚又不油膩。

清炒龍蝦片

製作人:林榕飛 林水俤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清炒龍蝦片選了五斤多重的澳龍,裹上蛋清後大火翻炒斷生,龍蝦肉爽滑鮮甜,比平時吃到的蒸龍蝦不知道要好吃多少倍。龍蝦肉下面鋪的是炒白木耳,白木耳炒的又脆又滑,吸收了龍蝦的湯汁後鮮美無比,竟然比龍蝦肉更好吃。

想學習更多千歲宴的製作方法請加入“餐飲先驅者”圈子:

點擊上面“進入圈子”即可和全國1134位餐飲同仁交流學習,關注“餐飲先驅”才能每天收到精彩內容喲!

幹炸龍鳳腿

製作人:王榮華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龍鳳腿是現在幾乎已快要失傳的閩菜,看起來像雞腿,實際上是用雞肉加上魚容等剁碎捏製成雞腿的興致,再下油鍋炸。製作出來的龍鳳腿必須形狀完美,不鬆散,但吃起來卻是軟嫩的口感,一點也不幹柴,很是神奇。

雀巢香螺片

製作人:強振濤 林榕飛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靈芝戀月蟬

製作人:林榕飛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靈芝戀月蟬這個菜餚,也是閩菜中要失傳的菜餚,目前福建省只有兩三位的大師會製作,它對食材的選擇,對火候的使用都非常講究。

炸熘全節瓜

製作人:林榕飛 陳依偉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炸熘全節瓜,用近全天然的大黃瓜魚製作,這道菜的重點是糖醋汁。

蟳肉鴛鴦菜

製作人:姚建明 強振濤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蟳肉鴛鴦菜用的兩種菜心,每顆白菜和芥菜只取最嫩的菜心,把紅蟳的膏與肉拆出與菜心同煮,最簡單的蔬菜也費盡心思,蟳肉同味,素菜葷制。

菜頭餅

製作人:程強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炊燒麥

製作人:程強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棗汁冰糖燕窩

製作人:程強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十七位閩菜大師風采

姚信銳

元老級註冊中國烹飪大師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蘇永安

元老級註冊中國烹飪大師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姚建明

元老級註冊中國烹飪大師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林立和

元老級註冊中國烹飪大師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王榕華

元老級註冊中國烹飪大師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陳依宇

元老級註冊中國烹飪大師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強振濤

福建“雙強”閩菜傳人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林水俤

佛跳牆製作最高獎“金鼎獎”獲得者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羅世偉

佛跳牆製作技藝第七代傳承人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林榕飛

福建“雙強”閩菜技藝傳人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王德官

資深級註冊中國烹飪大師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陳松俤

福建資深級閩菜大師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程強

中國麵點大師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張釗生

福建省閩菜技藝研究會高級研究員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林家光

福建省閩菜技藝研究會高級研究員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陳輝

中國烹飪大師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陳偉傑

中國烹飪大師

罕見!17位平均年齡73歲的閩菜大師,共同製作一桌“千歲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