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朋友合夥創業,為什麼失敗的人這麼多?到底該如何分配股權?

幾個朋友合夥創業,如何分配股權?

假設一個負責內容,一個負責技術,一個負責銷售,大家的資歷又差不多。

創業始於n個人的m個主意,就以上的情況是“技術+內容+銷售”的組合,可見不是一個純技術或者純模式的公司,很有可能需要各方能力的相互配合。

然而,無論是人在先還是主意在先,股權在人之間的分配基本是頭等重要和首先發生的少數幾件大事之一。

團隊打架是創業失敗的前三大誘因之一,而團隊打架,很大程度上是由最初的股份分配埋下的惡果。”

幾個朋友合夥創業,為什麼失敗的人這麼多?到底該如何分配股權?

於是無數創業者就會諮詢一個問題:創始團隊如何分配股權。也有無數的投資人和律師朋友也從多個角度來闡述這些問題,雖然言之鑿鑿而理論基礎很強,但是卻稍微缺乏操作性。

回到本文“技術+內容+銷售”的組合,核心問題還是分清楚誰是老大,不管老大擅長什麼,總需要有人在Leadership和核心決策上拿最大的主意,於是老大拿走最多的股份而絕對不能三等分;然後確定老二及老三,最後按照一定的合適比例來劃分。

然而什麼是合適的比例?這個問題與其一事一議,不如給出個統計和標杆,看看別人怎麼做的。創業的過程就是創造利益隨後分配利益,然後進入下一個循環。所以這次解決了,不一定下次能搞定。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還是讓數據和案例說話吧。而且令人興奮的是,之前從來沒有人想過用定量的方式來解剖這個敏感的問題——創始團隊的構成及股權劃分。

下圖是創始團隊人數的佔比分佈圖,83%的創業團隊小於等於三人,可見“3”在組建創始團隊的過程中是個黃金數字。

幾個朋友合夥創業,為什麼失敗的人這麼多?到底該如何分配股權?

同時,31%的創業只有一個創始人,這種情況比較極端:要麼是創始人在創業時就有非常靚麗的背景、資源和人脈,不太需要其他人的幫助;要麼是創始人在創業時一窮二白,實在很難召喚到高級別的合作方。

另外,創始人超過5人的佔比已經降到8%,這也一定程度上說明,“眾人拾柴火焰高”也不全然是那麼回事。而“表演者受過專業訓練,切勿輕易模仿”,比如:雷軍的小米就集齊了八顆龍珠召喚神龍。

下圖創始人CEO(老大)的股權比例,區間為[22%,100%]。除了31%的單飛創始人拿到100%的股權,股權比例最密集的區域是50%-70%,佔比達到39%。老大股權的平均值為74%,中位值為70%。

幾個朋友合夥創業,為什麼失敗的人這麼多?到底該如何分配股權?

創業者經常也被投資人或律師建議老大的股權要超過50%以保持絕對的話語權,89%的創業企業做到這一點。但是仍有5%的企業,老大的股權低於40%,這可能給公司未來的發展埋下隱患。

下圖是創業團隊老二至老五相對於老大的股權比值。因為創業團隊劃分股權比例一般存在兩個邏輯:第一,我老x較之老大的股權比例是多少,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第二,我老x在投資人進來之前應該佔到公司總盤子的多少。

所以此統計邏輯按照第一個思路來。老二較之老大的平均值及中位值分別為47%/42%,老三較之老大為26%/20%,老四較之老大為19%/12%,老五較之老大為17%/12%。

幾個朋友合夥創業,為什麼失敗的人這麼多?到底該如何分配股權?

在老大確定股權比例之後,創始團隊剩下的合夥人開始分配股權。下圖用除老大之外的創始人股權比例的RSD 分佈進行展示(此圖不包含只有兩個創始人的情況,因為除老大之外的創始人僅剩一人,因此股權比例的RSD為零,影響結論)。

由圖可以發現,74%的創業企業,除老大外的創始人股權比例的RSD小於50%,也就是大家的分配較為平均,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幾個朋友合夥創業,為什麼失敗的人這麼多?到底該如何分配股權?

當然有人會說,這次的數據統計只是給出了簡單的統計結果,而沒有將股權比例分配情況與創業企業最後的結果(如IPO或被收購)聯繫在一起。

首先,未來的研究會長期觀察這些企業的走勢,看看企業的興衰與最初的股權比例劃分是否有關係。

其次,這個樣本其實也存在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因為統計的樣本來自於A/B/C輪企業,因此本身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最後,創業企業90%以上是失敗的,最終也很難以IPO或者被收購作為結果指標。

(2) 小故事 “藥引子”

出於負責任的態度在給大家舉例兩個小故事,如有戳中心痛處,記得在評論區,大罵小編我!

第一個故事關於能同苦不能同甘

A、B、C三個好朋友, 在討論了好多次之後,決定說幹就幹, A牽頭,出錢多佔大股,B稍年長有資源,股份比C稍多,C年輕有衝勁,佔股稍少。中間經歷了種種磨難, 各種不容易,A、B、C也相互扶持和信任。

終於迎來了公司飛速發展期,一下也有了很大的現金流和利潤,各種投資和各種資本上的暢想也撲面而來。問題也隨之而來,B和C心裡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憑什麼我付出這麼多資源,才比小毛孩多這麼一點’,‘為什麼XXX沒怎麼幹活,也和我差不多?’。 各種矛盾隨之爆發,經典的一個結局就是分家各起一攤。剩下的就是懷念了。

幾個朋友合夥創業,為什麼失敗的人這麼多?到底該如何分配股權?

第二個故事關於股份平分的

A、B、C、D四個好哥們,或同事或同學,在相互的欣賞和多次的研討後,也決定不浪費自己的年輕,開公司好好燃燒下青春。哥幾個也沒有經驗,就平方股份,平分利益。公司發展速度很快,態勢也很好。

問題就來了, 有的兄弟覺的差不多了,該歇歇了,就更多的開始關注生活,自身的進步也放緩。有的兄弟覺得事業剛起步,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自己也非常拼命努力。矛盾也隨之而來,有人希望坐享其成,有人希望更加拼命努力,互相指責和不理解在所難免,經典的結局也很可能是努力的人帶一幫兄弟出走,原來的公司一落千丈。

這兩個故事的共同點就是結局不應該是這樣,很大的原因是由於開始股份分配的問題,很多問題在剛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會發生,結局也基本上註定。

藉此機會給大家推薦我們在此期間推出的公益直播,講解企業經營過程中所遇到的股權常見99個問題和解決方法。希望能幫助那些創業者和已經遇到問題的人,私信小編可以獲取直播通道入口!

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小編分享的企業發展乾貨知識!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分享成為一種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