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超曾用十贯钱打发落魄时的赵匡胤,赵匡胤登基后如何处置他?

王彦超少时从军,隶属后唐魏王李继岌麾下,后入凤翔重云山,投晖道人为徒,此后历仕后晋、后汉、后周三朝,累官武宁节度使,曾击败北汉入侵。第一次淮南之战时,败南唐于寿州城下,又破南唐援军三万余人。

王彦超曾用十贯钱打发落魄时的赵匡胤,赵匡胤登基后如何处置他?


北宋建立后,加中书令,历任永兴节度使、凤翔节度使、右金吾卫上将军等职,封邠国公。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以太子太师致仕。雍熙三年(986年),王彦超去世,年七十三,获赠尚书令。

从他的履历可以看出,此人的在乱世里的生存能力是很强的。众所周知,在乱世,朝廷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很多正常状态下的事情变得不正常,比如说遵纪守法,“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人只认实力不讲道理,比得就是人马刀枪,谁的实力大谁说了算,没有谁会遵纪守法。

还有不正常的事情却变的正常了,比如杀人放火。不同的军事政治集团甚至是土匪都会为了各种利益大打出手,杀人放火。所以在乱世生存必须要有一套生存手段,否则很有可能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丢掉性命。

王彦超在乱世当中不但保住了性命,而且一步步走向了封疆大吏的高位,最后还得了善终,这说明王彦超的智商和情商都很高。

我们来看看赵匡胤当初投奔他的情况。赵匡胤的父亲是后晋禁军军官,但是开运三年十二月,耶律德光率军攻破后晋都城汴梁,后晋就灭亡了。

王彦超曾用十贯钱打发落魄时的赵匡胤,赵匡胤登基后如何处置他?


而赵匡胤一家刚从洛阳迁居汴梁,这样的历史剧变造成的结果就是,赵匡胤家的收入没有了,此时的赵匡胤已经21岁成家立业了,不可能在家吃闲饭了,再说家里也没有饭可吃了。

于是赵匡胤开始闯荡社会,找出路。据说此时赵匡胤还写了一首诗,名叫《日》“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流星赶却月”。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赵匡胤的志向确非同一般。

到哪里去呢?赵匡胤想到了他父亲的老战友王彦超,这时候的王彦超已经是个官了——“凤翔节度使”。这在赵匡胤看来是个不小的官,如果能得到王彦超的收留,安排一份工作,领一份薪水养家糊口是不成问题的,于是就满怀信心地去了。

赵匡胤是个涉世不深官宦子弟,而且在社会上养成了粗鲁爽直的个性,本身军官都是这样的作风。但是此时的王彦超已经不是一个下级军官了,所以在行事风格上很讲究“温良恭俭让”,所以王彦超没有看上这个粗豪的汉子。

人都是这样,在底层的时候不会注意自己的形象,一旦到了上层马上会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感到羞耻,进而坚决抵制这种自己曾经的作风。于是王彦超给了赵匡胤十贯铜钱之后,就把他打发了。

后世有很多人给赵匡胤的此次求职之旅添加了神奇色彩,说有一些和尚看出来赵匡胤绝非凡品,都对他尊敬有加,还给他奉送财物。但是王彦超这样阅人无数的官僚,怎么就没看出来赵匡胤的过人之处呢?所以说这些故事都是杜撰的。

王彦超曾用十贯钱打发落魄时的赵匡胤,赵匡胤登基后如何处置他?


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并没有忘记当年求职失败的惨痛经历,专门问过王彦超为什么不收留他?王彦超的回答也很惊艳“潜水怎能藏得住神龙。当日陛下没有滞留小郡实在是天意呀”。这句话很高级,奉承赵匡胤是真龙天子,然后话锋一转不收留他是天意。赵匡胤哈哈大笑说,你继续当节度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