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敘》:解讀杜荀鶴的一首懷才不遇詩


《自敘》:解讀杜荀鶴的一首懷才不遇詩

杜荀鶴詩歌代表作:《自敘》

酒甕琴書伴病身,熟諳時事樂於貧。

寧為宇宙閒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

詩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無言處,白髮吾唐一逸人。

詩旨:作詩的意旨。救物:拯救百姓。值:遇。吾唐:唐人稱本朝。

杜荀鶴出身寒微,曾數次上長安應考,不第還山。當黃巢起義軍席捲山東、河南一帶時,他又從長安回家。從此"一入煙蘿十五年",過著"文章甘世薄,耕種喜山肥"的生活。朱溫為他送名禮部,他才於891年中第八名進士。得第後次年,因政局動亂,復還舊山,田頵在宣州,很重視他,用為從事。公元903,田頵起兵叛楊行密,派他到大梁與朱溫聯絡。田頵敗死,朱溫表薦他,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遘重疾,旬日而卒。

杜荀鶴才華橫溢,仕途坎柯,詩歌語言通俗、風格清新,後人稱"杜荀鶴體"。部分作品反映唐末軍閥混戰局面下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悲慘遭遇。杜荀鶴相傳為杜牧出妾之子。

杜荀鶴一生以詩為業,他膾炙人口的詩《春宮怨》,用宮女的不幸身世象徵自己懷才不遇的比興手法,顯示了作者藝術手段的高超。這首《自敘》,也是杜荀鶴的心聲寫照。

你看我整天泡在酒罈子裡彈琴看書,身體日漸衰病,我熟知世道人情但也樂於孤寂清貧。我寧願安守窮困,做一個天地之間的詩者,決不投身官場,成為世間利祿之人。吟詩作賦時不忘濟世救物,可嘆的是,世道黑暗,人情深險,不能容忍正直本真。平生肺腑之言無處訴說,如今老矣,蒼顏白髮,只能遁身世,做一個隱逸之人。


《自敘》:解讀杜荀鶴的一首懷才不遇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