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的“十面埋伏”與突圍

​“黑天鵝”突降,餐飲行業陷入寒冬。

民以食為天,疫情下,與“吃”有關的行業,可謂冰火兩重天。

一方面是如火如荼的生鮮電商,另一方面是訂單銳減的外賣行業。

這個曾經將“人”視為最寶貴資產的平臺,也在面臨著重大的考驗。

美團的“十面埋伏”與突圍


不信命的美團

美團的誕生是不由天命,事在人為,在十年耕耘之中,外賣、團購已經深深印刻在每個人的消費習慣中。

十年前,飯否網關閉後,美團上線。在“多多友”、“校內網”、“飯否網”等屢戰屢敗的嘗試中,美團的創始人一頭扎進了陌生的電子商務領域,開始了與商品型電商完全不同的道路。

藉著無數的中小企業、個體戶的銷售需求,美團誕生了,剛開始的美團是做個體商戶的團購業務。

因為人多,商家可以適當給予一些優惠,憑著這些優惠的吸引,美團積累了非常多的用戶。

面對激烈的同行競爭,在5000家團購網站的“千團大戰”中,美團殺出重圍。很多人把美團的成功歸於運氣,但美團認為一切不過是事在人為罷了。

把“人”當成美團發展的核心,這條路走得艱難,卻也走對了。

憑藉“人”,美團搶佔了各大城市主要的商戶資源;憑藉“人”,美團的外賣業務風生水起,憑藉“人”,美團在互聯網激烈的廝殺中,自創出了新的商業模式。

可以說,美團本身就是一個商業帝國,通過商業的框架管理著數萬名員工,鏈接著十萬百萬的商家。杜甫曾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而想要真正“大庇天下寒士”,就得授人以漁。

美團在促進就業方面發揮著比較積極的作用。

美團的“十面埋伏”與突圍

美團的十面埋伏

當然,任何商業模式都有其知名的缺陷。

疫情期間的美團,看似一片忙碌,卻暴露出了生產經營問題。

因為疫情,各大餐飲店不得不暫停營業,而長期依賴線下業務的美團也被迫按下了暫停鍵,外賣訂單驟減。

為了維持平臺運作,美團不得不提高佣金,這就導致原本把美團當成救命稻草的商家,更加不堪重負。

一位做餐飲的朋友哭訴道:“疫情期間,他開的麵館本來就入不敷出,為了謀生不得不加入美團,但100塊的單子,平臺的抽成特別高,只能留下10塊錢左右的利潤,而且一天可能就一兩單,這日子真的難熬。”

對客戶來說,叫外賣也並非剛需,有同事說:“如果不是因為工作忙沒時間做飯,真的不想叫外賣,因為外賣材料啊、做法啊我們都看不到,不知道它到底乾淨不乾淨。”

“疫情期間叫外賣真的還是有風險的,所以如果有時間我寧願自己做飯。”

在這種情況下,美團可謂遭遇了企業發展的“十面埋伏”,如何突圍成了美團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美團的“十面埋伏”與突圍

美團的突圍

在這種情況下,美團的突圍方案之一就是生鮮電商。

因為無論外賣也好,生鮮也罷,都是需要配送的。而這幾年,美團在擴發外賣種類方面也做了非常多的嘗試。

疫情之前,美團就未雨綢繆,註冊了多件生鮮相關商標。

生鮮電商為什麼是重要的突破口?因為生鮮電商平臺京東生鮮配送到家業務比節前環比增長370%;叮咚買菜大年三十的訂單量比上月增長超過300%;每日優鮮也增長了321%……

因為居家隔離不能外出,所以通過電商平臺採購生鮮食物,就成了重要的選擇。

美團在這次生鮮電商大戰中,表現也非常突出,美團買菜在北京地區的日訂單量達到了春節節前單量的2-3倍,多元化的業務給平臺帶來了極強的抗風險能力。

對於商家來說,自救也成為了一大難題。

非常多的商家也開始逃離外賣平臺,想辦法自救。比如生產速凍食品,尋找京東、天貓等平臺合作。

縱觀此次事件,無論是多大的企業,都會因“黑天鵝”事件遭遇危機,即便是美團也不例外。那麼美團為什麼能在危機中挺過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美團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未雨綢繆是企業發展中必須要考慮的,因為誰也不知道明天會出現怎樣的意外。

美團的“十面埋伏”與突圍

那麼企業如何未雨綢繆?作為一家基於互聯網的創業資源對接平臺,截至目前,愛就投已經幫助過5000多家企業成功進行匹配及線上展示,有一百多家企業成功拿到了對路的社會資本,有六百多家企業對接了政府招商引資的政策支持,實現了奇蹟般的發展。

目前愛就投正在全力打造“南翔全球眾創金融谷”、專注於智能製造的揚州“四新產業園”以及專注應急產業的中國(泰州)智能安全應急產業園。致力於讓每個創業者都能找到最合適的土壤和養分,為企業解決融資、廠房、轉型、落戶等實際問題,幫助企業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