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受良当年飞跃黄河的难度有多大,把好方向盘,油门踩到最大就行了吗?

yunzhao8


看过那一个视频,虽然作为外行,我没这技术,也不敢去做,不过有些事情,也不是我们想得那么简单的。

如果要说技术,民间专业和业余的比他技术高的应该有很多,只是人家没有这个人际关系和平台去做这个事情吧,为什么这个活动就不开放给所有的高手来飞越呢?签好生死约,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高手来比一比,可能更精彩更具实力的都有,这只能说明,任何事都要天时地利人和,你找对了人和组织,一切都允许的情况下你就能出名,而不是说只有他才能有这个本事。当然,当时我年纪可能还不大,但也不小了,70后,就那个时候都有听说这个新闻,我想这新闻让很多人振奋之余,还会有很多高手说,让我来做,我也行。可是这可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你要有关系,你要有后台,你还要人家让你去做,你真以为你说比泰森强,你给他下战书,你就能跟泰森决战了吗?不行的,人家都不鸟你,连回复也没有,你怎么有可能有机会这样做呢?

世事就是这样,看到大家都欢呼喝彩,你也跟着喝彩吧,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喝倒彩,人家会当你是傻瓜,如果有很多人喝倒彩,你就当看戏好了。


中小学英语精修


柯受良当年飞跃黄河,在很多键盘侠眼中似乎没什么了不起,仅仅是把好方向盘,油门踩到最大,“我上我也行”,我就想问一句,别的先不说,50米的宽度,你有那个勇气驾车飞跃吗?恐怕腿肚子吓得打转,油门都踩不到底。

说回来,飞跃黄河根本就不是猛踩油门掌握好方向就可以了,虽然说速度是飞跃的关键,但是并不是没有任何赛车基础的人都可以胜任的。

首先,柯受良及其团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先后4次到壶口考察地形,为飞越选址,并且精密计算了飞跃的角度和距离,最终选定了挑战地点。

其次,柯受良及其团队还进行了三次试飞工作:

3月9日,柯受良在广州东莞首次试飞,当汽车飞跃38米的距离后,突然在空中失去平衡,翻滚360度,还好被800个纸箱组成的塑胶气垫救了一命,但是汽车却完全报废。

4月6日,柯受良进行了第二次试飞,在车尾加上了200公斤的沙包,车凌空飞起,滑翔42米,平稳落地。

5月22日,柯受良进行了第三次试飞,地点在西安老机场航空俱乐部,最终柯受良飞越了43米后平稳落地。

三次试飞都没达到壶口瀑布50米的宽度,如果放在一般人肯定就放弃了,因为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挑战,但是柯受良没有,他说他要把100分留给正式挑战,为香港回归祖国献礼。

最后柯受良驾驶的是一辆手动挡的轿车,并不是死命踩油门就可以的,换挡时机很重要,举个简单例子,在即将腾飞之前需要计算好当前的速度能不能飞跃黄河,否则就要及时刹车防止跌入黄河。并且全油门起步非常容易打滑而达不到预期速度,所以没有出色控制技巧是不可能成功的。

要知道,柯受良飞跃的是黄河壶口瀑布,底下便是滚滚的黄河水,根本不可能做保护措施,要么飞过去,要么葬身黄河,只有两种选择,柯受良做到了,而如果把每个键盘侠放在当时的条件下,谁能够保证一定成功呢?他一举飞过了50米的黄河瀑布,为香港97年回归祖国献礼,这又是怎样的勇气和爱国情怀?即使是为了出名,谁又会倾家荡产并且拿自己的命做赌注呢?

也许你看到的只是成功的一瞬间,但背后却是整个团队默默地付出,别人拼了命完成的壮举,被你一句我上我也行轻松带过,那你倒是飞一次啊?

最后附上柯受良演唱的《大哥》歌词,这次亚洲飞人一生传奇,值得尊敬!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我不爱冰冷的床沿

不要逼我想念,不要逼我流泪

我会翻脸,我不做大哥好多年

我只想好好爱一回,时光不能倒退

人生不能后悔,爱你在明天


老司机侃侃车儿


1997年6月1日,柯受良成功驾车飞跃黄河。可能很多人认为飞跃黄河只是坐在车里把好方向盘,然后把油门踩到最大这样简单。但事实是,整个飞跃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经过柯受良团队精心策划并多次试验后才得来的。任何一点闪失或偏差,就会付出人命的代价。

在正式飞跃之前,柯受良和他的团队先在地面上搭建了飞跃平台进行模拟,以测算不同速度下所产生的飞跃距离,从而得出飞跃黄河所需要的安全速度。

此外起飞点和落地点之间高度差究竟设置多大以及起飞角度设置多大才合适,都必须结合不同的车速经过精密的计算,才能最后得出飞跃平台的各项参数以及正式飞跃当天的车速。

落地后选择怎样的缓冲方式的才能保证柯受良的人身安全以及整个飞跃平台的搭建,也前期准备中的重要环节,这背后都是由一群庞大的后勤辅助团队来实现,当然这当中也离不开赞助商资金上的支持。

事实上,在正式飞跃黄河之前柯受良进行过三次大规模试飞。

第一次是在1997年3月广州东莞进行的,最终是以失败告终。此次试飞车子在飞跃过程中突然失控翻转360度坠地,幸亏最终被800个纸箱组成的塑胶气垫包于其中,柯受良本人并未受伤。不过他的车子却在这次试飞中被毁,这令柯受良懊恼不已。

第二次试飞也在东莞完成,这次试飞柯受良总结了上次的教训,在车尾加上了200公斤的沙包以增加平衡,最终车子飞跃42米后平稳落地。

第三次试飞是在西安进行,地点选择在了西安老机场航空俱乐部。这次试飞柯受良飞跃了43米,但仍小于黄河壶口瀑布的50米的宽度。

不过在6月1日的正式飞跃中,柯受良一气呵成飞跃了宽度超过50米的壶口瀑布。所以说,成功飞跃黄河不仅考量的柯受良的胆量,更是整个技术团队共同协同努力的结果。


熊猫爱飞行


您好,当年笔者有幸观看现场直播,柯受良飞跃黄河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概括起来有三大难点即风向风速、起跃、着地碰撞。可以说,柯飞跃黄河之壮举让每一个观众都热血沸腾。

在分析技术难点前我们先简单说说柯受良。总的来说,柯受良是一个纯粹的爱国者。

1953年出生于浙江宁波象山县,两年后随家人迁移台湾,少时学习不好,爱打架爱拼命,偶然机会报考演艺学校并以其特殊气质被录取。为人豪迈,酷爱极限挑战,因此在圈中获得“柯大胆、柯飞人”的称号,虽长期居住台湾,但柯是个彻头彻尾爱国者,1992年驾驶摩托车飞跃河北滦平县与北京密云县交界处的长城烽火台;1997年驾车飞跃黄河壶口瀑布献礼香港回归祖国;2002年飞跃布达拉宫。

下面聊聊柯驾车飞跃黄河壶口瀑布的技术难点。

一、风向风速

汽车加速-起跃-腾空-着落这一连串动作都与风向风速有很大关系。举个例子:在《我是特种兵》电视剧中,狙击手扮演者吴京在没有观察手的情况下,只依靠在地上抓一把泥土自然洒落来判断风向和风速,并以此来校准弹道以求精确的命中目标。子弹从点燃到飞离枪口的中间是经过膛线的,膛线的作用就是使子弹产生高速旋转运动来减少风向风速对弹道的干扰。一颗小小的子弹都要严格计算风向风速并调整弹道来获得精确命中,更何况汽车这么大的体积面积,在起跃做抛物线运动的时候如果风向风速计算失误或突发气流出现会对汽车抛物线运动产生很大干扰。所以风向风速的测绘计算要非常的精准,这还是正常情况,那么有没有异常情况呢?有的,就是飞跃点是黄河的壶口瀑布,去过的亲都会感受到那种震撼,水流从几十米高空飞流而下,产生的气流也是瞬息万变的,所以柯受良飞跃黄河壶口瀑布绝对不是想象中的踩足油门把好方向那么简单。

二、起跃点

车辆从坡道启动,经过加速后起跃然后在空中做抛物线运动,到最后着陆,短短十几秒时间看似简单实则危机四伏。根据公布的资料显示,壶口瀑布跨距55米,柯受良驾驶的汽车起跃车速为145公里/小时,空中抛物线运动时间1.58秒,车辆抛物线运动最高点距离水面10米以上。笔者认为最大的难点是起跃点的方向控制。因为汽车是在木板搭建的车道上完成加速和起跃的,并非正规铺装公路,而木板刚性不如公路,车辆行驶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弯曲,反馈回去给方向盘后需要驾驶者对方向进行精准校正,加上车辆从车道的高点冲下来并在极短的距离内完成0-145公里/小时的加速,这本身就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驾驶技术,一般人是承受不了这种高度和加速度的,所以起跃点的角度至关重要,稍有偏失就会载到河里车毁人亡。再者145公里/小时的起跃速度,车辆轮胎对车道木板产生的破坏性抓地力会使木板产生很大的变形,这种变形又通过相互挤压传递到前后车道上,表面上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条车道实则暗流涌动,所以要精准的掌控生死攸关的起跃点还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完成得了的。

三、着地碰撞

笔者通过抛物线运动公式计算得出着地碰撞点的速度大致是125公里/小时。而这个速度不管是美国的NCAP碰撞还是咱们中国的C-NCAP碰撞,我想地球上应该没有一款车型能够保证车内驾驶员能够生还的。所以柯受良驾驶的三菱蓝瑟(日本进口)也不例外,好在着地点设置有海绵缓冲,但即便是缓冲,在一百多公里时速下也对驾驶员造成非常大的伤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赛车比赛驾驶员都会佩戴头盔开车的原因。柯受良驾驶的三菱蓝瑟着地缓冲过程,柯受良除了要承受碰撞前倾的伤害还要承受车辆产生剧烈的左右摇摆对脖子扭曲伤害,一不留神脖子可能就会扭折,所以这个难度自然不是普通人可以完成的。

总结:柯受良驾车飞跃黄河是集过硬身体技术、丰富驾驶经验、异于常人的魄力于一身的壮举,是中华儿女不畏艰难险阻、敢于直面困难、敢于挑战困难的优良品质表现。


星斗小民008


今天大麦我正好看到这个老视频,其实开车飞跃这么长的距离从技术上和硬件上来说并不难,难的是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我们能看到,当年飞跃黄河时候中间是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只有在飞跃之后有给汽车的保护垫,对于车手来说,这个只要一失败就是必死无疑的下场,试问有几个人愿意接受这个冒险。

看那些杂技演员,即使是高空走钢丝也有保护绳绑着他们,至少他们知道即使失败了也不至于把命丢了,而柯受良的飞跃黄河车手自己其实也是没有底气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会在关键的时候产生犹豫,油门没有踩到底,那可就糟糕了。

所以当年飞跃黄河在心理上的挑战要比技术上的挑战很强。我们现在来看,如今已经很少会有这种挑战了,主要也是担心出现事故引起公众的恐慌,所以央视就没有在支持做这种过于危险的挑战了,但在当年中国正处于崛起的时候,我们渴望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存在,因此这些高难度的挑战赛事才会登上公众的视野,如今我们国家强大了,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所以已经无需在依靠这种博眼球的事情来让别人知道了呀。


麦大麦


  提起柯受良,大家一定能够记得他很多经典的曲目,他不仅唱歌好听在圈内的人缘也不错,和刘德华是好朋友。除了这些,大家一定还记得当初他的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赛车手。他曾经驾驶一部三菱EVO飞跃黄河,这个举动震惊了全国上下。

  

  随着柯受良的离世,大家似乎渐渐遗忘了他曾经的举动,近来有一张照片的曝光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原来照片中的车子看起来是柯受良当年的那部,车身简直一模一样,只不过汽车的尾部却有小黑子三个字,而这个品牌早就已经倒闭了。不过在车子的尾部却有柯受良的亲笔签名,如果是真的原车的话,就随意的停放在这里,是不是有些太草率了?

  

  如果当年有关注这件事的网友应该知道,那场飞跃黄河的壮举还请来了凤凰卫视独家做了个栏目,主持人还是朱军。最后成功的时候,车子就被博物馆收藏了,所以网上曝光的这不车子一定不是当年飞跃黄河那部。

  

  不过也有人猜测,这台车即便不是原来的那款,但一定也和柯受良有联系。因为在飞跃黄河之前他要进行多次试车,或许这就是当年测试的其中一台。至于汽车尾部的广告,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97年柯受良的目标达成之后,电视上的小黑子矿泉水代言人就成为了他,而且经常以霸屏的形象出行。

  

  当年做出这个举动的时候,柯受良大哥几乎花光了自己的继续,而他找的合作公司实力也不够雄厚,因此只能去拉赞助商,而小黑子就是其中一个最大的厂商,所以测试车上印有他们的广告也不是奇怪的事。只可惜如今大哥已经走了,这个品牌也倒闭了,曾经的辉煌就只能留在了过去。


狂吃不胖君


柯受良飞跃黄河的壮举在当年影响力巨大,对于此事的讨论也很多,有人认为只是博眼球,出名,然后赚钱。也有人认为只要速度够了没啥不可能的。但事情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飞跃黄河不仅仅是个人作秀,还包含有更深层次的意义。飞跃时间在1997年6月1日,而一个月后是香港回归中英政权交接。此举更是向香港以及全球展示中国,因为在1997年中国远没有现在这般的国际影响力,需要这种事件来刺激世人的神经。为此飞跃黄河的活动也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央视当年也进行了直播,并由朱军现场主持。在飞跃前准备阶段主持人说了这样一段话:“这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精神,它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腾飞”。而且据说张学友当年还资助50万,刘德华还亲临现场助阵并默默地在后台帮助检查车况。

其次说到飞跃难度这绝非普通人认为的那么简单,从理论上来说没什么难度,因为飞跃轨迹就是一条抛物线,只要车速足够完全可以飞越。但实际上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首先要在有限的距离内加速到需要的速度,现场跑道起点有一段下坡,可以帮助赛车加速,如果加速过程中出现任何失误导致车速不够快那就很危险了,幸运的话可以在到达跑道尽头之前及时刹停,如果停不住的话赛车就直接冲入壶口瀑布,连人带车坠入壶口天险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而直播中能看到第一次冲刺就要到跑道尽头时不知道什么原因赛车突然急刹车,掉头回去后不到一分钟时间又发起第二次冲刺并成功飞越。这对车手的心理素质是极大的考验。

飞跃距离在50米左右,而跑道宽度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开车时方向盘即使转过轻微的角度在行驶50米后车辆行驶轨迹将会发生巨大的偏差,如果方向把握不准的话在飞跃到对岸后车辆无法准确落在缓冲物上那将会是致命的失误,赛车会直接摔在河岸的岩石上。而且还要考虑飞跃起来后的车身姿态,车辆不能前后过度翻滚,更不能左右翻滚。在实际飞跃中落地时车头右侧已经下沉,而且落点在缓冲物偏右侧,如果不是经验丰富沉着冷静的话真的很难预料是什么结果。

所以说任何事情看似简单但是背后要有充足的准备以及强大的意志力。


爱车大家说


难度当然是相当之大,这不是打飞车电脑游戏,而是实打实的在死神面前玩飞跃!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当年柯受良飞越黄河,没什么太多技术性,无非就是握住方向盘保持平衡,最后时刻加大油门,能不能飞到对面就看汽车的性能了,可如果真是这样简单的话,或者说柯受良只进行这种操作的话,那按照冯巩所说的话,恐怕柯受良就要提前为小浪底截流做贡献了。



最后时刻加大油门?说的倒是轻巧,可在飞跃之前总得要考量一下在这种状态下越野车的飞跃冲击距离吧,难道不管不顾只想着加大油门,结果飞跃黄河的时候才发现两岸的距离是50米,而汽车的飞跃距离只有45米,那不是找死?或者在临飞跃之前偏移了方向,造成实际所需的安全距离的增加,都有可能会造成人命风险,事实上在真正的飞跃黄河之前,柯受良和他的团队在很久之前,就在地面上搭建了模拟陆地跑道,不断的在地面上进行飞跃演习,测算不同速度以及偏移之下所产生的飞跃距离,就如同汽车安全气囊实验中,实验车辆要进行不同速度的碰撞,以确认在什么速度的碰撞中会对车里的乘员产生危险,而柯受良的种种演练也是大同小异,测算不同的速度和产生的距离,在最后进行真的飞跃之前,提前锁定好最后时刻的加速。



而这还仅仅是最简单的测量,两个飞跃起点和落点的搭建,两点的高低差距和角度的测量等数据也是重中之重,必须要经过复杂的计算在配合上车辆的速度,才能推演柯受良究竟要以什么样的车辆状态来进行飞跃,而除了细节上的数据外,跑道的搭建保证车辆来回行驶的安全,落点阻挡材料的选择以保证车辆落地时对车内乘员的安全,也都是整个前期准备当中的重要环节,更重要的,这一切工作根本不可能依靠柯受良一个人来完成,而是需要天文数字一般的投资和庞大的后勤辅助团队来实现,所以飞越黄河的壮举,考量的不仅仅是柯受良的胆量,更是要考虑有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这一切。



在飞跃黄河的几年之后,2002年同样的活动则发生了一起悲剧,两个挑战者挑战骑自行车飞跃长城,结果其中一个人在飞行中竟然撞上了长城边缘的城牒,人车分离后直接落到了安全垫之外的地面上活活摔死,而随后调查团队查询事故原因,才发现这次挑战行动的细节近乎荒唐,事前没有进行足够的演练,所使用的是较为普通的山地车,甚至连最起码的保险都没有投保,面对家人和主办方的种种劝阻和建议,遇难者在事前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来回应绝对不会有事,要知道有没有事,或者能不能出事,靠的并不是你自己的那张嘴,而是自己参与这项挑战活动所拥有的技能和资源,没有这些实打实的东西,光靠着口号和胆量,那死神距离你不会太远了!


辽宁资深球迷


柯受良开车过黄河!举国欢庆,柯受良英雄!

然后,摩托车也了飞黄河!柯受良:妈妈滴!

然后,自行车也飞黄河!柯受良:奶奶滴!

过份了哈!





暮夜画皮


要是飞越黄河只需要握好方向盘、把油门踩到最大这么简单,当年为什么在柯受良之前根本没有一个人能做到?事实上,飞跃黄河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原因有以下几个。

首先,对于黄河大家都有几分了解,下面的水流这么急,只要掉下去基本就没命了。尤其是飞越黄河还驾着车的,一旦落水那就不是简单地逃生就可以了,从这么高的地方掉下去基本宣告后事了。所以对于柯受良来说,他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哪怕一点差池,都有可能断送他的性命,这不是在玩游戏,不是失败了还可以重来的。

其次,驾驶飞车控制速度的节点非常重要。一开始速度加早了可能会后续乏力,但是如果速度起晚了,估计到最后时刻速度又提不上去,导致飞跃失败。在这个时候,驾驶者的经验就非常重要了,应该在什么时候加速,加到什么程度才有可能保证能飞过黄河,这些都是事先要预估好的。当年,这一切只能预估,因为此前根本没人飞越过黄河。

最重要的是,当年在柯受良之前,还有一个外国人说要飞越黄河,这在柯受良看来实在是忍受不了的。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柯受良不允许第一次飞跃自己的母亲河的人是格外国人,所以当时虽然条件不成熟,但是他也决定冒险一试。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来,飞跃黄河的难度有多高,其实大家心里都没底。

正是因为这个历史意义,柯受良这一次成功飞跃黄河才会被载入史册,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么多年过去了,柯受良因为生病去世,后来却再也没有人敢进行过这项挑战。想象一下,在当年这么简陋有限的条件下,柯受良都能做到这个地步,他真的太值得后来人敬佩和尊敬了。

关注头条号“星途迷影”,看更多精彩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