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他人苦,莫勸人大度

昨天下午,一個老家的發小突然過來找我喝酒,還順便把積壓多年的心事吐露了出來。


就在這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發小卻像是嚐遍了世間的人情冷暖。


平日裡溫馴有禮的他,當著很多人的面聲討大伯一家的可惡行徑,換來的還是眾人不鹹不淡的勸說:


“再怎麼也是一家人,要大度,大度再大度。”


大概是三十多年前,大伯就從生意剛有起色的他家借走了五千塊錢,儘管現在聽起來不多,當時卻幾乎是全家人一年的用度。


後來沒過了幾年,大伯家要蓋新房子,捨不得花錢僱工人,把一大家子人拉去幫忙,他的父親出錢又出力,還搭上了不少人情。


去年,他大伯為了老人們留下的一塊地,把他家刻意抹黑成不孝子女,還鬧到了村委,最終如願以償的拿到了那塊地的所有權。


是骨肉至親,卻又一直都是副理所應當的樣子,眼裡沒有絲毫的情誼。


今年他父親重病住院,手術不僅掏空了積蓄還不得不四處借錢,大伯家卻一直無動於衷。實在受不了的發小直接找上門去,讓他們還錢,差點撕破臉皮。


眾人得知後還一直勸他大度,不看這家人到底是什麼人品。


所謂的寬容大度,就是不管前因後果,你必須無條件的包容對方,這樣才算是大家眼中的好人。


殊不知,這帶給人的是更深的傷痛和久久難以釋懷的記憶。


不知他人苦,莫勸人大度


當年我剛上大學時,同宿舍要去外面聚餐,有一個舍友直接包攬了全程,說最後AA就行。


沒想到的是,家境優越的他直接訂了家豪華的酒店,後來還拉著所有人去唱了歌,一圈下來花掉了上萬塊錢。


等到分攤的時候,有個舍友一直猶猶豫豫,他就不耐煩的說了一句:“不會是想賴賬吧,這才多點兒錢?”


後來,那個舍友還是咬牙拿出了錢。


可接下來的整個學期,一到週末他就會出去打工,吃飯也特別節儉,更令人奇怪的是,再沒和那個家境優越的舍友說過一句話。


其實,大家都沒想到,那頓飯錢是他一個學期的生活費,而那句話更是徹底傷到了他的自尊。


我還一直勸他“大度點,都是同學”,至今都萬分後悔。


所以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不知他人苦,千萬別勸人大度。


記得在有一期的《奇葩說》中,作為嘉賓的周冬雨提及了自己遭受網絡暴力的遭遇,高曉松卻笑著說:“你這不算什麼,我們被罵的比你慘多了。”


蔡康永聽完立刻反駁道:


“你這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不能夠跟痛苦中的人說,你那個不痛,我這個才痛。”


生活中,我們都遇到過這樣的人,他們會把別人的痛苦說的一文不值,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還會很快端著一副過來人的面孔勸你“想開點,大度點”。


郭德綱曾說過:“我真挺厭惡那種不明白情況就勸人大度的人,你最好離他遠點,雷劈他的時候可能還會劈到你。”


的確,像這樣的人,最好遠離。


曾聽到過這樣一句話:“這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我們最常聽到的勸人大度,不過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告訴對方,你經歷的根本不值一提。


真正的大度,是在瞭解的基礎上,能諒解別人對自己的冒犯,是一種讓自己舒服,讓別人如沐春風的修養。


我有個前輩講過自己當年的一段遭遇:


那時他剛剛工作,去一家大公司做實習生,因為業務上不熟悉,經常遞上去的方案就被打回來重做。


有一次,他的一個方案被主管吹毛求疵的修改了十幾次還是不滿意,氣急之下他直接找到了更高一級的領導。


沒想到的是,領導居然很耐心的聽他抱怨完,最後還因為擔心兩人心生間隙,特意把那個主管找來,幫兩人協調好所有的工作。


這才是真正的大度!

不知他人苦,莫勸人大度

要知道,我們每個人都不是世界的中心。真正能讓人遠離傷害的,不是“大度”,而是“記住”。


當別人訴說自己痛苦的時候,可以不安慰,可以避而遠之,但請不要勸他大度。


最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被世界溫柔以待。


也希望當你說自己撐不下去的時候,有人拍拍你的肩膀,給你加油打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