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間打架起衝突,家長的第一反應影響大,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會有衝突。三歲孩子的江湖衝突更講究直來直往,沒有那麼多套路。所以家長們總能看到誰家的孩子被推倒後哇哇大哭,自己家的娃傷心的告訴你心愛的玩具被某個小夥伴給弄壞了,鄰居家的寶寶告訴她的媽媽再也不想理她曾經最好的朋友。

孩子之間打架起衝突,家長的第一反應影響大,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美國兒童關愛與教育組織專家勞拉·奧爾森表示,這是因為孩子們在小時候的思維是直線式的。當與小夥伴們出現了衝突,他並不會像成年人一樣拐彎抹角或者含蓄地去訴說,而是往往就會被一下子點燃了,直接表達出憤怒或者是悲傷的情緒,甚至性格急躁一點的孩子可能立刻就開始吵鬧或者“施以拳腳”。

孩子之間打架起衝突,家長的第一反應影響大,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孩子之前出現衝突,家長應該怎樣處理?

家長的錯誤示範: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家長的心裡作何感想?該去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又該如何處理呢?有的家長見到孩子們之間發生矛盾,爆發衝突,瞬間覺得自己掌上明珠要受到一萬點傷害,就會非常激動地立即上前去幹涉,替孩子去處理矛盾。

孩子之間打架起衝突,家長的第一反應影響大,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稍微理性一點的,可能會問一問前因後果、來龍去脈,但是如果是“護子心切”類型的家長,可能就直接把責任歸於寶寶的小夥伴兒了。但這是一種很不科學的方法,因為孩子們不像成人那樣較真,不會把矛盾想得那麼複雜,可能就是一時的事。如果父母非要干涉,辯一個是非曲直誰對誰錯,這無疑把傷口拔開,暴露在大家的目光之下,這對內心敏感又嬌嫩的孩子們來說,其實是一種別樣的傷害。

孩子之間打架起衝突,家長的第一反應影響大,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聰明的家長應當這樣做:不干預

儘量不干預,讓孩子去處理矛盾,讓他在這一過程中學習和成長。不知道家長有沒有注意過,雖然兩個孩子打架,但是有意思的是,往往過了一會兒或者一天,他們兩個又是最好的朋友了。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的在90年代的一項研究,孩子們的矛盾大部分都可以自己解決。爭吵和打架,這些在人際交往中永遠不會少見,但正因為有了這些經歷,孩子們才會有了一個機會去學習如何跟自己的夥伴兒打交道。摩擦的次數多了,解決的次數多了,也就慢慢掌握了與同伴相處並及時消除矛盾的技巧。

孩子之間打架起衝突,家長的第一反應影響大,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哪種情況下家長可以“干預”孩子的戰爭?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自己尋找解決矛盾的答案

如果自己孩子產生逃避的心理,長時間不願解決矛盾,那麼家長就要適當介入。雖然對解開孩子心裡大疙瘩的作用有限,但是適當的引導,去幫孩子解決一次兩次的矛盾,可能會讓孩子有一個新的看問題的角度。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在引導的時候,要針對自家孩子去下手,而且最好是私下進行,首先要搞清楚孩子鬧矛盾的原因,然後和孩子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引導孩子自己去說出來一些辦法,因為解鈴還須繫鈴人,最終要和小夥伴一起玩耍的還是自家孩子,而不是家長啊。

孩子之間打架起衝突,家長的第一反應影響大,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如果自己孩子是犯錯誤的那一方,父母要讓他首先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對小夥伴大喊大叫,或者打架這些非理性的溝通方式,都是不對的。然後鼓勵他去和解。孩子可能有自己的方式去表示自己的歉意,徵求小夥伴的原諒,可能是送小禮物,也可能是分享玩具,又或是簡單的一句道歉的話。

孩子之間打架起衝突,家長的第一反應影響大,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最後還要格外強調一下,當孩子們自己或者通過家長的引導後消除了與小夥伴們間的矛盾,家長最好跟孩子達成共識,就是交往時有矛盾不可怕,關鍵是怎麼處理。同時家長應該去肯定孩子的表現,提高孩子在處理人際關係時的信心。

處理同伴關係,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好的性格品質,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好的性格,梅梅建議繪本《陪你長大》,它不僅僅是一套繪本故事書,更是一套加入了科學的親子互動指導的陪伴工具書。讓孩子在故事中獲得以下能力:社交、生活習慣、語言能力、激發孩子好奇心等


孩子之間打架起衝突,家長的第一反應影響大,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購書鏈接如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