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缺少鈣、鋅、硼、鐵、鎂、錳的症狀及防治方法

缺鈣(Ca)

主要表現在幼葉上,葉片較小,幼葉首先出現褪綠與壞死斑點。嚴重時枝梢先端的嫩葉葉尖、葉緣和葉脈開始枯死,頂葉和莖枯死,或花朵萎縮。新根停止生長早,粗短、扭曲、尖端不久褐變枯死,枯死後附近又長出很多新根,形成粗短且多分枝的根群。缺鈣還能導致核果類果樹的流膠病和根癌病,引發蘋果苦痘病和紅玉斑點病。
當土壤酸度較高時,鈣很快流失,導致果樹缺鈣。另外,前期乾旱而後期大量灌水,或偏施、多施速效氮肥,特別是生長後期偏施氮肥,均會降低果實內鈣的含量,從而加重苦痘病的發生。為防治果樹缺鈣,應增施有機肥和綠肥,改良土壤,早春注意澆水,雨季及時排水,適時適量施用氮肥,促進植株對鈣的吸收。在酸性土果園中適當施用石灰,可以中和土壤酸度、提高土壤中置換性鈣含量,減輕缺鈣症。對缺鈣果樹,可在生長季節葉面噴施1000-1500倍硝酸鈣溶液,一般噴2-4次。

果樹缺少鈣、鋅、硼、鐵、鎂、錳的症狀及防治方法

缺鋅(Zn)

果樹缺鋅時早春發芽晚,新梢節間極短,從基部向頂端逐漸落葉,葉片狹小、質脆、小葉簇生,俗稱“小葉病”,數月後可出現枯梢或病枝枯死現象。病枝以下可再發新梢,新梢葉片初期正常,以後又變得窄長,產生花斑,花芽形成減少,且病枝上的花顯著變小,不易坐果,果實小而畸形。幼樹缺鋅,根系發育不良,老樹則有根系腐爛現象。
在沙地、瘠薄山地或土壤沖刷較重的果園中,土壤含鋅鹽少且易流失,而在鹼性土壤中鋅鹽常轉化為難溶狀態,不易被植物吸收,另外,土壤過溼,通氣不好,降低根吸收鋅的能力,這些情況都可以引起果樹發生缺鋅症。對缺鋅果樹,可在發芽前3-5周,結合施基肥施入一定量的鋅肥。在樹下挖放射狀溝,每株成年結果樹施50%硫酸鋅1-1.5千克或0.5-1千克鋅鐵混合肥。第2年即可見效,持效期較長,但在鹼性土壤上無效。在萌芽前噴2-3%、展葉期噴0.1-0.2%、秋季落葉前噴0.3-0.5%的硫酸鋅溶液,重病樹連續噴2-3年。
缺硼(B)

可使花器官發育不良,受精不良,落花落果加重發生,坐果率明顯降低。葉片變黃並捲縮,葉柄和葉脈質脆易折斷。嚴重缺硼時,根和新梢生長點枯死,根系生長變弱,還能導致蘋果、梨、桃等果實畸形(即縮果病)。病果味淡而苦,果面凹凸不平,果皮下的部分果肉木栓化,致使果實扭曲、變形,嚴重時,木栓化的一邊果皮開裂,所以又稱“猴頭果”。


山地果園、河灘砂地或砂礫地果園,土壤中的硼和鹽類易流失,易發生缺硼症。另外,土壤過幹、鹽鹼或過酸,化學氮肥過多時也能造成缺硼。對於缺硼果樹,可於秋季或春季開花前結合施基肥,施入硼砂或硼酸。施肥量因樹體大小而異,每株大樹施硼砂150-200克,小樹施硼砂50-100克,用量不可過多,施肥後及時灌水,防止產生肥害。根施效果可維持2-3年,也可噴施,在開花前,開花期和落花後各噴1次0.3-0.5%的硼砂溶液。溶液濃度發芽前為1-2%,萌芽至花期為0.3-0.5%。鹼性強的土壤硼砂易被鈣固定,採用此法效果好。

果樹缺少鈣、鋅、硼、鐵、鎂、錳的症狀及防治方法


缺鐵(Fe)

果樹缺鐵首先產生於新梢嫩葉,葉片變黃,發生黃葉病。其表現是葉肉發黃,葉脈為綠色,稱典型的網狀失綠,嚴重時,除葉片主脈靠近葉柄部分保持綠色外,其餘部分均呈黃色或白色,甚至乾枯死亡。隨著病葉葉齡的增長和病情的發展,葉片失去光澤,葉片皺縮,葉緣變褐、破裂。果樹缺鐵的原因比較複雜,一般土壤中並不缺鐵,只是由於土壤鹼性過大,有機質過少土壤不通透或土壤鹽漬化等原因,使表土含鹽量增加,土中可以吸收的鐵元素變成了不能吸收的鐵元素。另外,缺鐵與砧木的耐鹼性有關,用東北山定子作砧木,易表現缺鐵症,而用海棠作砧木的蘋果樹則很少發現此病。
防治黃葉病,首先應注意改良土壤,排澇,通氣和降低鹽鹼。春季乾旱時,注意灌水壓鹼,低窪地要及時排除鹽水;增施有機肥料,樹下間作豆科綠肥,以增加土中腐殖質,改良土壤。發病嚴重的樹發芽前可噴0.3-0.5%硫酸亞鐵(黑礬)溶液,或在果樹中、短枝頂部1-3片葉失綠時,噴0.5%尿素+0.3%硫酸亞鐵,每隔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效果顯著。對缺鐵果樹,也可結合深翻施入有機肥,適量加入硫酸亞鐵,但切忌在生長期施用,以免產生肥害。


缺鎂(Mg)

幼樹缺鎂,新梢下部葉片先開始褪綠,並逐漸脫落,僅先端殘留幾片軟而薄的淡綠色葉片。成齡樹缺鎂,枝條老葉葉緣或葉脈間先失綠或壞死,後漸變黃褐色,新梢、嫩枝細長,抗寒力明顯降低,並導致開花受抑,果小味差。
在酸性土壤或砂質土壤中鎂容易流失,常會引起缺鎂症。輕度缺鎂果園,可在6、7月葉面噴施1-2%硫酸鎂溶液2-3次。缺鎂較重果園可把硫酸鎂混入有機肥中根施,每畝施鎂肥1-1.5千克。在酸性土壤中,為了中和土壤中酸度可施鎂石灰或碳酸鎂。

果樹缺少鈣、鋅、硼、鐵、鎂、錳的症狀及防治方法

缺錳(Mn)

果樹缺錳,常出現缺錳性失綠。從老葉葉緣開始,逐漸擴大到主脈間失綠,在中肋和主脈處出現寬度不等的綠邊,嚴重時全葉黃化,而頂端葉仍為綠色。 缺錳果園可在土壤中施入氧化錳、氯化錳和硫酸錳等,最好結合施有機肥分期施入,一般每畝施氧化錳0.5-1.5千克、氯化錳或硫酸錳2-5千克。也可葉面噴施0.2-0.3%硫酸錳,噴施時可加入半量或等量石灰,以免發生肥害,也可結合噴布波爾多液或石硫合劑等一起進行。
果樹缺素症雖時有發生,但只要防治得法,亦可避免危害。生產上主要採取根施和葉面噴肥的方法進行防治。秋冬季節結合基肥施入一定量的微量元素肥料對果樹缺素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持續時間長。根據缺素症狀在秋冬施基肥時,把所缺微肥與有機肥混合均勻後施入樹下,施肥後及時澆水,以便根系儘早恢復、吸收功能,提高樹體的儲存量。對於生長季節表現缺素症狀的果樹可以葉面噴施微肥,及早消除或減輕缺素對果樹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