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爽:家校攜手,共克時艱

這個寒假,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嚴重影響了全國人民的工作和生活,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開會議,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研究部署,提出明確要求。黨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全國教育系統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以最大的努力、最嚴的措施、最快的速度,全面落實防控措施,為全國近3億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構築起一道安全可靠的健康防線。其中,延期開學是教育系統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做好疫情防控的一項重要工作。

疫情尚未結束,目前最好的防護還是居家隔離。作為人員密集的場所,學校延期開學,對學生、家長和社會都有保障。如何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時期採用靈活多元的方式支持學生高質量學習、如何在國家面對危機事件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逐步形成良好的公民素養、如何在全國上下湧現出成千上萬個普通人的感人故事時引領學生建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使命感?這是依然是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朋友們思考的。

從個體的成長來說,家庭、學校、社會應構建緊密合作、三位一體的教育共同體,在實踐中已經有很多典型經驗讓我們看到,育人效果顯著的學校,常常是學校開展了科學、深入、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已經逐步成為學校的一項重要職能,將學校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從自發行為上升到自覺行為、更好地實現家校共育是促進個體健康成長從而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的重要路徑,尤其是在當前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那麼,現階段學校該怎樣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呢?

1.引導家長自覺培養學生對社會和國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這樣的“大課”不會出現在我們的課表裡,但它卻是值得每個人思考的“人生大課”,它關乎生命、死亡、存在、價值、責任、勇氣,涉及到人與自然、與社會、與他人、與自己的關係該如何處理。抗擊疫情以來,有數以千萬計的醫護人員、科研人員逆向而行奮戰在一線,有更多的各行各業的個體儘自己所能支持抗疫工作、守護一方平安,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對國家有強烈責任心和使命感的普通人才可以源遠流長。

同時,隨著目前各種信息的出現,更要引導學生明白,我們共同要對抗的“敵人”是病毒,而非某一個地域的人,或者是某一個國家,他們也是這次疫情的受害者,歧視和排擠是違背現代社會的基本公民素養的。學校要組織教師抓住教育契機,通過微信群、公眾號等引導家長,結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用學生能更好理解的語言與方式,引領學生超越個人利益得失,逐步形成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的人文關懷和公共責任,學做“利他者”。

2.引導家長自覺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理性思維能力

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蔓延以來,“宅”在家裡的很多人患上了“信息恐慌症”,新媒體自媒體極度發達的當下,大量信息“蜂擁而至”,基於不同群體的立場和利益訴求,真相似乎被包裹上了“層層外衣”,如何分辨信息的真偽、怎樣對信息的有效性進行判斷、如何避免做“人云亦云”的網絡暴民?在紛繁複雜的信息時代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理性思維能力是非常關鍵的。

學校要引導家長在與孩子的日常溝通中,逐步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認識世界,尊重事實和證據,有嚴謹的求知態度,學習獨立思考,不傳謠不信謠,勇於探究,有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結合學生的學段特點,設置一些主題式任務展開探究,比如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來源探知、變化特點、傳播機制和防範方法等,幼兒園和小學低段可以用繪本和手抄報的形式完成,小學高段、初中、高中可以結合相應學段的育人目標展開,尊重學生的興趣與差異。探究任務可以親子共同完成,在班級微信群等交流平臺上展示、互動。

3.做好組織和制度建設,建立網狀運行機制

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時期,學生延期開學、居家學習,是對學校組織管理能力、資源協調能力、團隊溝通能力等的重大考驗。一方面,對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健康情況和接觸情況要做好點對點的摸底和防範,保持家校溝通渠道的暢通;另一方面,要結合學校學生、家庭和社區的特點,組織教師調整教育教學計劃,確保新的計劃和方案能真正產生實際效果並保證質量。這就需要構建權責清晰、層次合理、合作高效並且能夠充分調動各方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解決好家校共育的“最後一公里”問題。此時,自上而下的組織與落實無疑非常重要,而自下而上的創造與參與、水平層面的協作與支持也是這一網狀運行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幹部-教師-學生及家長、教師-教師、學生-學生等都可以形成有效的團隊,確保質量的同時激發學校組織的活力。一些學校正在運行的“導師+學生學習小組”的模式無疑是不錯的嘗試。

4.建設學校資源網絡,構建以學習為中心的支持體系

教是為了更好的學,學生居家學習,學什麼?怎麼學?只是把學校的課表複製到家裡、按學校的時間安排由家長監督完成嗎?恐怕不行。家庭教育屬於非制度化的教育範疇,教育方式隨機靈活,與之相比,學校教育屬於制度化範疇,強調專業性、標準化、規範化。完全按照學校教育的邏輯強行規制家庭教育,效果恐難保證。因此,學校要組織教師及專業力量做好資源網絡的開發和建設,更好地創造使學生主動學習的環境,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興趣,教會學生學習。這包含了兩個主要工作:一是教師要做好課程“在線化”,進一步梳理相應學科視角下本學期教學內容的基本邏輯,以“單元”為單位重構知識,錄製微課,運用直播課、網上會議室的方式組織授課和討論,每個部分要做好自學指導、知識點講解、作業與練習、評價與答疑、學習材料清單等內容的設計,結合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展開,可以充分結合學生在家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的特點設計學習任務。在此還有個小小的建議,互聯網資源非常發達,教師們可以獲取相當多的優秀課例和資源,可以在授課過程中選取優秀的資源“為我所用”,但切忌“全盤照搬”,不能因為是優秀資源就假定它適合自己所面對的學生,教師、教研組在這個過程中要發揮充分的能動性和主導作用。二是學校要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做好網絡資源平臺的建設。學生和教師現在不能在學校中聚集,需要在網絡世界中互動學習,如何更好地構建學習社區實現網絡育人功能?學校要重視學習資源的共建共享、學校公眾號建設、班級微信群、QQ群、班級博客的建設,及時更新發布最新動態,加強交流互動,重視積極引領,更好地營造育人的良好氛圍。同時,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身體發育情況有效控制上網時間,小學階段的孩子需要家長更多的參與和支持。

延期開學是防控疫情的重要舉措之一,也可能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密切合作、創建家校共育新模式的重要契機。學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要以促進家長髮揮家庭教育主體責任為導向,引導家長協助學生制定居家學習與鍛鍊計劃,做好安全防護,堅持科學合理的生活作息安排,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為親子關係出現問題需要支持的家庭提供專業支持。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克時艱,儘快打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阻擊戰!祝大家平安。

作者系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家庭教育指導手冊(學校卷)》編寫組副組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