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綜如何拿高分?快看超詳細提分方案

理綜佔高考總分值的半壁江山,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理綜”分數的高低,直接決定高考的成敗,得“理綜”者得高考!但是,很多同學理綜科目只能拿到一百多、兩百出頭的分數,失分甚是嚴重!今天,給大家分享高一到高三超詳細的物化生學習技巧,讓你輕鬆得高分。

一、物理篇

很多同學反映:物理太難學,死記硬背學不會,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做題目依舊啥也不會。甚至到大學依舊因為物理掛科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科是相對較難學習的一科,下面就高中物理學習方法和技巧,希望對同學們的學習有所幫助。

1.預習

仔細閱讀教材,充分發揮自己的自學能力,理清哪些內容已經瞭解,哪些內容有疑問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點、難點)分別標出並記下來,形成期待老師解析的心理定勢;這種需求心理定勢必將調動起我們的學習熱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聽課

聽老師講課是獲取知識的最佳捷徑,老師傳授的是經過歷史驗證的真理;是老師長期學習和教學實踐的精華。因此提高課堂效率是必須的

a.做好課前準備。課內保持精力旺盛,頭腦清醒,是學好知識的前提條件。集中注意力。避免思想開小差,靠意志來排除干擾。

b.認真觀察、積極思考。不要做一個被動的信息接受者,緊跟老師講課的思路,對老師的講解積極思考。結論由學生自己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而得,會比先聽現成結論的學習效果好。

c.充分理解、掌握方法。抓住老師講課的重點。有的同學在聽課,往往忽視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這是錯誤的,開頭往往寥寥數語.但卻是全堂講課的綱。只要抓住這個綱去聽課,下面的內容才會眉目清楚。結尾的話雖也不多,但卻是對一 節課精要的提煉和複習提示。同時還要注意老師反覆強調的部分。

d.做好課堂筆記。一份永恆的筆錄,可以克服大腦記憶方面的限制.同時充分調動耳、眼、手、心等器官協同工作可幫助學習。

3.做題、複習的方法

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別灰心,這是任何一個初學者的必由之路。通過審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可以達到鞏固檢驗自己的目的。

當然在分析問題時,可有幾條思路,如順推法、逆推法、雙向法、輔助法、排除法等,另做題是千萬不可copy的,那樣毫無意義。不理解的也要及時弄明白。如何複習呢?要做到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

理綜如何拿高分?快看超詳細提分方案

二、化學篇

化學學習的主要內容分為:元素化學、有機化學、反應原理、化學實驗四大部分。以下分別對這四點展開,供參考。

化學元素

元素是化學中最瑣碎的一塊內容,是把每一種元素分別有什麼反應、有什麼性質都一一講解,所以元素化學要記的細節特別多,知識點顯得雜而碎。所以我們有針對性的給出一些可操作性強的方法:

1.自行繪製物質轉化框圖——一定要自己書寫。

比如說,老師把鹼金屬這一塊差不多講完了,就可以把相關物質之間的轉化關係圖,把鋁單質、氫氧化鋁、氯化鋁等等都寫進框圖裡,並且思考每一步轉化發生的化學反應條件。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既複習了一遍重要的方程式,又從整體上對這一元素有了全局性的瞭解。

2.上課記錄常考點——克服僥倖心理。

元素化學雖然知識點碎內容多,但是在考試中高頻率出現的往往就是那麼幾個翻來覆去的常考點。老師上課特別強調的,往往就是考試常出的。

其實很多同學知道這個道理,但是上課時候仍舊是不願意或者不習慣做筆記,認為自己能夠記住或者潛在心理暗示自己“記了也不一定會考”——這就是一種僥倖心理。但是事實上,這種心理的長期存在就會導致忽略的問題越來越多,最後到了考試又發現自己腦子裡記住的東西半知半解,到頭來還是失分。

3.做題整理歸納高頻考點與易錯考點——做過就忘等於沒做。

一直以來,小編對“刷題”這種方法都是持中立的態度的——有的學生題目做的很多,但是有些類型的題目仍舊是每次做每次錯,那你做那麼多題目的意義在哪裡呢?

如我上面強調的那樣,雖然知識點多,但是每種物質常考的考點與題型也就那麼幾類。所以建議同學們要養成一個好的習慣:一是要對做過的題目有印象,二是要對自己錯誤的地方做好記錄。

理綜如何拿高分?快看超詳細提分方案

反應原理

反應原理是高中化學中最偏於“理科”的一部分,它需要高要求的計算能力與邏輯推導能力。從本質上說,元素化學、有機化學都是在教學生“反應產物是什麼”,而“反應原理”在教學生“為什麼會這樣反應”。所以,認識清楚這一部分它在化學中的作用,我們就容易對症下藥地給出一些指導方法。

1.最基礎——就是要把常考的概念理解透徹。

2.理思路——前後學習的內容有什麼聯繫?是否可以相互解釋?

這一塊內容前後有很大的關聯程度:從熱力學綜述開始,先後引入了速率、平衡、水解、沉澱等等子章節,每一個子章節之間都是可以互相幫助解釋、幫助記憶的。在平時的上課、做題當中,養成一個不斷思考的習慣,自己把這各個原理之間的思路理清晰,對於這一部分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3.做歸納——變化到底有幾種?每種都有什麼方法?

反應原理其中一個重要的考點就是考察條件變化時相應的物理量會怎麼變化,所以我們要說的是:功夫在於平時,精華在於總結。

4.談計算——要用簡便方法時認清前提,面對複雜問題時找好方法,任何計算都耐心仔細。

在高考中,至少有一道大題專門考察反應原理部分的理解與計算,所以這部分一定是一個重頭戲,往往一個答案就是好幾分。計算問題有的簡單有的複雜,但是有一些共通的注意點:

①上課時老師會講一些快速計算的方法,比如“等效平衡法”、“中間容器法”等等,很多同學會感慨這樣的方法計算起來可以節省時間。但是關鍵問題在於,很多方法的運用是有它的固有前提的,比如“等效平衡法”的應用就要求必須是投料成比例的情況。所以,如果不關注方法適用的條件,用快速計算、簡便計算還有什麼意義呢?

②有的問題看起來很棘手,這個時候就把自己所能寫出來的東西先全部寫下來,在已有東西的基礎上去思考一般用什麼方法去做。

③最後就是需要強調的計算問題。務必把為什麼會算錯得問題從根本上揪出來,僅僅歸結於算錯卻不知道原因到底是什麼,很可能就成為了高中學習中的一個頑疾,影響的不僅僅是化學這一門學科。

理綜如何拿高分?快看超詳細提分方案

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可能是許多同學化學學習中最頭疼的一部分,有機化學是一個龐大的體系,不僅僅是單純的物質,也有結構、實驗、合成等等方面。在這一塊內容的學習上,下面小編給出一些可操作性高的學習方法:

1.分門別類,逐個掌握。

鬍子眉毛一把抓的方法絕對不是值得提倡的。簡單來說,就是按照雙鍵、叄鍵、羥基等等來分類,分類可以不用很詳細,但是就是要把有相同點的東西放在一起。

分類完之後,要做的事情就是逐個把每一類物質具有的的性質、會發生怎麼樣的反應瞭解清楚。這裡仍舊是推薦同學們自己畫一張表,按照“什麼樣的結構是什麼物質,什麼物質又有什麼樣的性質,什麼樣的性質導致有什麼反應”這樣的邏輯去歸納整理。當自己全部歸納一遍之後,一定會有十分深刻的影響。

2.如何串聯,釐清條件。

各個反應條件並不是完全相同,千萬不能草率地推廣(比如看到醇可以催化氧化到醛,不能誤認為所有的氧化反應都是可以用催化氧化這個條件)。所以一定要好好區分,理清反應條件到底是什麼。

3.有疑就問,切忌拖延。

惰性是每個人都有的,這無可厚非。很多同學在學習過程中碰到問題嚐嚐不求甚解,最多打個標記又放了過去。但是有機化學中,這是一個很嚴重問題。因為在剛剛接觸有機化學的基礎階段,所有的結構、命名、書寫、定義等基本概念,都是後面要反覆用到的基礎知識。

理綜如何拿高分?快看超詳細提分方案

化學實驗

實驗是高考中必考的內容,與理論相輔相成。有的同學對於實驗這一部分感到頭痛的表面原因在於操作細節多、步驟複雜等等,但是深層次原因是對實驗目的以及每一步到底是在做什麼根本不清楚。在這一背景下,給出一些實際的建議:

1.明確每個實驗的目的。

不要急著去看實驗怎麼做,第一步一定要明確實驗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合成某種物質?還是為了除去雜質?還是為了檢驗物質的某個性質?只有知道實驗到底要做什麼之後,再去看每一步的操作才會顯得有理有據,自己就會明白每一步的目的是在幹什麼。

2.牢記操作細節。

3.所有實驗操作,都可以用理論知識去解釋。

比如為什麼硫酸將醇脫水的反應溫度不能過低不能過高?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聯繫到這個反應本身需要的條件以及溫度過高會發生副反應。這樣子我們就可以根據理論知識去解釋實驗現象,根據實驗現象反推理論上它有的性質。所以,希望同學們千萬不要把實驗與理論割裂開,這兩部分在化學中一定是相輔相成的。

方法只是方法,行動才是王道。

剛才講的所有方法,其實同學們或多或少見過類似的,也知道該怎麼做。關鍵問題就在於——缺少行動。反覆地告訴你要自己去畫框圖總結,結果你還是不願意動手去做,那麼你知道再多的方法也執行不下去。

很多同學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如果我真的按照你講的方法去做了,豈不是要花很多時間與精力嗎?小編的回答是:如果你自己歸納整理需要花很多時間,正說明你掌握的不夠好,難道不應該花精力下去自己複習嗎?等你某一天能夠輕輕鬆鬆完成這項工作了,說明你已經對部分內容整體知識點了然於胸,後續花得時間自然就少了。

理綜如何拿高分?快看超詳細提分方案

三、生物篇

1.教科書要熟爛於心。

生物,掌握了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成功。書中的圖例、實驗、涉及的化學式(光合與呼吸),要時常歸納、總結重點詞,如“功能、“作用”、“本質是”,這些都要留心,書上的黑體字要背下來,如“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這往往是高頻考點。

2.第二,要選擇一到兩本輔導書(多了就沒工夫看了)。一定要吃透每個知識點,課前預習、課後歸納,夯實基礎,讓你快而準做題,衝擊高分。

3.最重要的是做題與總結。

1)把做題當成積累。

在做題中你會逐漸摸清哪些地方經常成為考點。尤其是大題,出題套路會比較固定,答案也很固定。比如問神經遞質在神經元之間為什麼是單向傳遞的、要答“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並作用於突觸後膜”。生物是很有規律的一個學科掌握這些常考一些卡點的知識點,會保證得一箇中等、穩定的分數。

2)將經典的題收入記憶中。

每一道生物題其實都是老師們智慧的結晶,一些考點,單獨考的時候並不難,你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來,但出題人往往會將你在不同階段學到的知識歸納、找出其共性進行考察,這樣就考察了你對知識點掌握的準確性,以及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

3)選擇兼顧速度與準度。

在平時的練習中,一套題往往會包含30-40 道選擇題,每道題大約分值在1-2分,但可別小瞧了選擇題,正式的高考中一個選擇要佔6分,相比較而言,大題的一個空也就1-2分所以說,選擇好壞對試卷的分數起著很大的決定性。在平時的訓練中有些同學往往做到一半就失去了耐心,繼續答時準確率就大大下降。

對於這種情況,不妨嘗試此法:按從前往後的答題順序,先把考察概念,定義,識圖(甚至看一遍題就能給出答案的)的簡單題先答上,然後回頭攻克涉及分析較繁瑣,計算量較大的繁瑣題目或難題。這樣自信心有了,也能避免被難題卡住,造成簡單題沒時間考慮的情況。此外,記錄自己每次在選擇題上花費的時間也是很重要的,爭取每次都能在速度與準確性上有所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