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未落,組織教師入戶家訪可行嗎?

皮囊空空


不合理,各地現在到了最後的掃尾階段,更不能麻痺大意。一點失誤都會導致功虧一簣,讓這麼長時間的努力功虧一簣,需要家訪電話微信來,那麼多手段為什麼要入戶,家長也不歡迎呀。


熊媽媽講繪本故事


不作為,很可怕。亂作為,更可怕。疫情未結束,就組織教師入戶家訪,應該就是亂作為了。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有200多個回答了,大V們也都來過了。不過,我還是忍不住想說一說。其實,我本來是不相信會有學校作出這種“無厘頭”決定的。為此,我專門在頭條上搜了一下“疫情期間學校家訪”的情況。大多數的家訪,都是採用線上或電話的形式,但居然也真有不少入戶家訪的。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報導,題目十分驚豔:停課不停愛,家訪正當時。這稿子是用腳後跟寫的嗎?疫情未落,叫“正當時”?

1.入戶家訪,考慮過疫情防控政策嗎?

總體上說,現在處於疫情掃尾的階段,是最後攻堅的階段。全國大部分省份,都不同程度的下調了應急響應級別。但下調不是取消,不能有絲毫的放鬆警惕。

隨著國外疫情的爆發,國內連續出現輸入性病例,誰敢保證現在就是安全的?如果真的安全了,直接開學不是更好,還家訪做什麼?

作為普通人,仍需響應國家號召,儘量少出門、不出門,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學校此時安排老師入戶家訪,不是和疫情防控政策相背嗎?

2.入戶家訪,考慮過師生和家長的安全嗎?

讓老師入戶家訪,考慮過老師的安全嗎?老師的安全,在領導那裡,真的是無所謂嗎?還是領導不用去家訪,就不用考慮安全問題了?讓老師入戶家訪,考慮過學生和家長的安全嗎?假如,只是假如,有一個老師出現問題,會不會傳染給幾十個學生和上百個家長?

病毒面前,是真正的人人平等。病毒不是因為你是老師、你是學生就躲著你。當然也有人會說,哪就那麼邪門,會出現問題。那不妨問問領導們,哪個敢拍胸脯保證不會出一點問題?

3.入戶家訪,考慮過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的命令嗎?

我看到的入戶家訪的行為,都是縣教育局或學校組織的,不知道有沒有市教育局下這樣的命令。這些級別的領導,不用聽從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的命令嗎?疫情以來,教育部也好,各省教育廳也好,一直是謹小慎微,生怕走錯一步、下錯一個通知。到現在,高考是否延期未確定,大部分省份的開學時間未確定。為什麼不敢確定?因為他們知道,要對幾億人負責。走錯一步,可能是前功盡棄。

有人說,教育部門緊張過度了。我認為,在疫情面前,教育行業緊張一些,沒有任何壞處。教育部明令禁止任何線下的聚集活動。要求入戶家訪的領導,明顯屬於對著幹,就不怕挨處分嗎?

4.入戶家訪,考慮過社會各界的反響嗎?

上學期開學不久,我們這裡就組織了全市範圍的大家訪活動,名曰“萬名教師訪萬家”,時間剛好趕在中秋節前後。雖有一些質疑的聲音,但絕大多數家長、社會各界還是非常支持的。好多人都說,你們真不容易,大過節的還得家訪。

疫情期間的入戶家訪,你讓家長怎麼看,讓全社會怎麼看?經過鋪天蓋地的宣傳,誰不瞭解病毒知識,誰不知道疫情防控政策。這時組織入戶家訪,是求表揚還是求批評呢?

結語

疫情未落,學校組織教師入戶家訪,是不折不扣的亂作為,甚至是胡作非為。連開學這麼大的事都可以延遲,家訪就不能停一停?

話又說回來,領導們沒考慮疫情防控政策,沒考慮師生和家長的安全,沒考慮教育部和省廳的命令,沒考慮社會的反響,他們考慮的,究竟是什麼?


三石學堂


通知:各位科任教師:根據上級文件精神,請科任教師聯合本班班主任(班主任協調好本班科任)在3月14、15、16、17日四天內,確保安全情況下,通過家訪形式(如果學生在外地,路途較遠,則可以通過電話訪問等形式)瞭解每一位學生近期在線上學習情況,瞭解他有什麼困難(比如設備、網絡等等),存在困難的,班主任要記錄好上報給學校教務處王主任處(上報格式為:年級、班別、姓名、監護人姓名、家庭地址、聯繫電話、存在問題),家訪時要拍照一張照片發給班主任,班主任收集好本班數據再統一發上班主任群,教務處某某主任負責收集保存。此外,要督促和鼓勵他們,一定要按照老師的要求:認認真真學習,外出要注意安全,多參加體育運動,增強體質,做好疫情防範工作。請班主任和科任一定要與家長以及學生本人聯繫,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解決每一位學生在線上學習遇到的困難,是學校現階段一項政治工作,體現黨和政府以人為本,體現我們學校、老師對每位學生學習與生活的關懷和指導的重大舉措,請大家務必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把它做好。謝謝!

只能提供廣東省茂名市化州市通知一份,別的就不多說了。


午夜迷戀太陽1


立場不同,看法自然是不同的。

我作為一名老師,習慣從自身以外的角度來看問題。

“疫情未落卻組織教師家訪”,這樣的方案一定不是全國普遍現象,至少不會出現在湖北等重災區。

那麼對那些疫情不那麼嚴重的區域而言,可行嗎?合理嗎?我的觀點是:對於疫情輕災區,比如西藏等,只要防護措施得當,這樣做是合理,可行的。

下面是我的論據:

【一】見面所帶來的效果,不是電話、視頻等能達到的。

大家都有這樣的常識,籤合同,談生意,甚至是過年拜年,見面則成功幾率大,更親切;電話視頻多是特殊原因下的替代方案,且效果一般。

我在上網課期間瞭解到,很多學生和家長,是不太把網課當回事的。我記不清自己已經多少次以一對一,電話、視頻的形式,引導他們重視網課。但都無果,即便當時保證了,事後依然我行我素。

【二】一個習慣的養成,21天便足夠;破壞一個習慣,21天亦足夠。

大家都知道,養成的習慣需要堅持;而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一旦抵擋不了其他誘惑,不僅無法養成習慣,還會偏移軌跡往不好的方向發展。

我很頭疼的是,我這一個多月網絡授課,收效甚微,優等生進步變慢,差生更是一落千丈。最大的原因是,網課造成學生的思考惰性。老師課堂監督不了學生,課後也督促不了學生,學生自己拿著疫情當擋箭牌....

尤其是中小學生,他們自制力薄弱,學習的自主能動性正在養成中,還很容易被手遊被動漫吸引。

畢竟疫情結束,所有人都要回到自己的軌道。在這疫情未落之時,如果大環境允許,老師能提早拉他們一把,那才是園丁該做的。

【三】在我們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有教育人行走在路上了。

疫情是可怕,但也要分時機分輕重來區別防控。雖說人命面前無大事,但,教育機構既然下發入戶家訪的通知,一定是通過了嚴格調研,通過了領導嚴肅討論的。

2020年2月28日,一則有關【行走在路上的慶陽教育人】相關文章由安徽青陽縣廣播電視臺登出。

在我看來,他們就是有組織,有計劃,有效率的開展入戶家訪的榜樣。

1. 根據線上教學分析出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

2. 根據問題列出需要家訪的名單,電話與家長溝通家訪事宜,有針對性的家訪。

3. 根據學生情況分別制定家訪計劃。

4. 規劃家訪名單制定安全係數最大的家訪路線。

5. 學校發放防護口罩等暖心裝備,為教師保駕。

總結

結合上述三點分析,我認為,教師有權質疑學校的安排,但在結合校方的計劃措施和當地的疫情防控情形後,應該理性看待這件事。

如果確實有特殊原因,建議申請線上家訪;如果是輕災區,已經連續N天0增長,做好防護後,是可以與家長溝通開展入戶家訪事宜的。

寫在最後:

也許我的這篇回答會被很多人噴,但沒關係,一千個人也許就有一千種特殊情況,我僅代表我個人觀點,無意冒犯。


TeacherWu


這學校領導大腦進水了吧?還是形式主義搞習慣了?弱智加腦殘!


八五一95219623


現在教育上的兩大頑疾,一個是形式主義的值班制度,一個是形式主義的家訪制度。

每年到了寒暑假,到了週六周七學校裡面總是安排一些人值班,而這些人值班基本上是收不到上級的任何通知,只是表明了這個人在學校裡面其他的含義沒有,更何況學校裡面有門衛有教練,還有日常工作的一些人員,值班只是讓老師在暑假裡面,在假期裡面出現,在學校裡面並沒有任何作用。

第2個制度就是家訪,並且要求上門家訪,現在技術的發展對於學生來講,對於家長來講打個電話或者孩子上放學的時間,在學校門口都可以進行家庭方面的一些交流,這就是家訪的另外一種形式。

可是到目前為止,全國好多的學校每年還會印了一個班主任家訪記錄,發上5~10份的家訪記錄要求,填寫甚至要求老師必須到家庭中去家訪,簡直是笑話,家長都不一定允許老師進門兒,老師還熱臉向冷屁股上蹭。

社會在發展最可笑的就是我們的教育,似乎就像一個老態龍鍾的老先生,不願意前進,一直在原地徘徊,看一看我們教育上存在著有多少個形式主義,從來就沒有改變過,並且還一直在強化,通過各種檢查手段,各種給予得分的手段,不斷強化這種抄抄寫寫造假的檔案。

家訪的方式千千萬,唯一不可取的就是上門家訪,更何況在現在這個非常特殊的一個階段。


義誠老師


這指令赤裸裸的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


松間明月154769420


我老婆是幼兒園老師,前幾天剛應學校要求對自己班裡38位小朋友進行了家訪。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你分享一下。

首先,學校和有關部門安排家訪是正確的。孩子這麼長時間沒有入校學習,不論在生理還是心理上都會較正常上課發生很大的變化。除了學習情況之外,心理健康更值得老師們關注。很多孩子在這段時間變得懶散,暴躁,甚至抑鬱……需要老師通過家訪的形式,瞭解孩子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輔導。也需要老師跟家長做好溝通,為學生們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其次,非常時期要靈活使用家訪的形式。現在疫情期間,我們應該相應國家防控防疫的號召,還是儘量減少出門,不要聚集,很多家長雖然口上不說但心裡多多少少有些反感老師到家裡去。所以線下的家訪方式我們不推薦,我們可以運用線上家訪的方式。

線上家訪我們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考慮到家長的工作情況,作息時間,在家的生活習慣等等。我們要提前通知家長家訪的時間和內容,讓家長選擇是視頻家訪、語音家訪還是文字聊天家訪。老師的家訪工作是家校共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因為自己一些準備或者行為不到位而讓家長反感。與人方便即是與己方便,老師要充分尊重家長的意願,雙方選擇最佳的家訪方式。

這就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米爸育教


這是學校領導搞形式給上級看好快速望上爬,這種領導好大喜功,花點子多,表面文章做足,實際情況是隻打雷不下雨,或下點毛毛雨,但勢一定要造大。還就能常常得到上級的認可。在任短期內熱熱鬧鬧,風光無限,時間一長捂不住了拍屁股走人,給下一任留下個爛攤子,下一任成了背鍋俠。有一領導在任期內這個學校教學成績連年在全區名列第一,年年受獎,年底換了領導一學期後受到了黃牌警告,原因是教學質量嚴重下滑已經到全區後面了,想想看啥原因?


真心話大冒險09348238


這是哪的學校啊?

我們說老師家訪是有積極意義的,這是因為家訪的過程中可以救孩子的一些,個體性的問題進行非常細緻的交流。

而事實上在很多城市,比如說我們這裡每個學期每個學年都對老師家訪有一定強制性的考核要求。

但是在這個非常時期要求老師家訪就不合適了!

以我們小區為例,到現在為止沒有出入證,不是非小區內的人一律禁止入內,即便是孩子的老師來家訪,那麼他也沒有辦法進入,因為他根本辦不了出入證。

那你入的那門的戶?

難道學校的意思就是讓老師挨家挨戶到小區門口進行交流嗎?

我們就連上課都已經採取了線上教育的方式,就連孩子們的日常學習都已經通過了各種群打卡的方式進行怎麼到了家紡這件事兒上就不能借助網絡進行了如果學校覺得非常有必要或者是老師覺得有必要那麼完全可以通過現在的諸多軟件實現網絡的家訪。

就在前幾天,我孩子的班主任還給我們組織了一場線上的家長會。老師就一些近期學習上的問題以及家庭教育注意事項等等諸多方面跟家長們進行了交流,我認為非常的好。

所以在這個時期學校要求老師去家訪,顯然是一項非常不合理的要求,我認為這種過於自我表現的學校領導應該把他們揪出來好好批鬥一下才是。

當然也有可能這並不是學校做出的決定,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我還真覺得有些人也應該換換崗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