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撰稿人按

2011年,因百家講壇走紅的中國民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北京師大二附中教師紀連海曾來灤參加灤河文化藝術節做了灤河文化的專題講座,可惜因工作未能抽出時間現場聆聽。前些日在頭條上看到了講座整理稿,徵得作者同意,節選灤河文化部分配上自己收集、拍攝的照片,發出來分享給大家。


古稱灤州的灤縣,自有史以來就是中國古代河文化繁榮、昌盛的代表區域之一。灤河灤縣段雖然只有42公里,卻是全長885公里、總流域面積達4.46萬平方公里的灤河歷史文化資源最為集中的一段。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在研山頂南眺灤河

蘊含遠古遺風的先秦禮賢文化

遊牧文化佔據主導地位

誕生於夏末商初(約公元前1600年)的孤竹國,是灤河之濱最早的奴隸制諸侯國之一,從立國到滅亡存在940多年。它的出現標誌著今冀東大地已從矇昧和野蠻狀態中甦醒,從原始社會跨進了文明的門檻,是今冀東地區文明史的開端,距今約3600多年。

孤竹(亦作“觚竹”)人原為商先族旁支墨胎氏氏族,商部落迂迴南下中原時,逐漸與部落聯盟分離,開始獨立生存。後輾轉於燕山腹地遊牧,發展成農牧並舉階段,定居於包括灤縣在內的冀遼邊界地區。

商湯滅夏後,於三月丙寅日封孤竹,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到了商代中葉,孤竹國發展到了中期,定鼎灤河、青龍河畔。這個時期孤竹國的疆域逐漸南移,西至灤河,北達青龍縣北,東抵錦西,南臨渤海灣。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圖源自『永平府志』

商朝末年,孤竹國的國君墨胎初看到戰亂將至、殷商將亡,自己年邁體衰,難以應付動盪局面,便對長子伯夷、二子公望(一說伯僚)、三子叔齊明示,立詔傳位叔齊。墨胎初駕崩後,眾臣民要按先君遺詔立叔齊為君。

可是叔齊卻說:“伯兄在先,我怎能立國為君呢?”伯夷堅辭不受,尊父命應立叔齊為君。二人互讓不就,眾臣左右為難。於是伯夷偷偷離去,叔齊跟隨。眾臣無奈,只得擁立二子公望為君主。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宋·李唐《采薇圖》,表現的是伯夷叔齊在首陽山的情景,原畫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商末到周初的中原文明的最終選擇是“嫡長子繼承製”,而孤竹國國君墨胎初的選擇是立賢。

很明顯的是,墨胎初這種選擇,很明顯是充分考慮了國家的未來;伯夷的選擇是遵從父命——這也是“孝”的一種表現吧;而叔齊的選擇卻不能用“逃避”來作註解,而應該用敬愛兄長——也即所謂的“悌”。

正是因為如此,夷齊兄弟二人相互謙讓,寧可遠離父母之邦,也要遵守禮義、推讓王位,這種以仁義為先、利益居後的品德,受到後人的讚賞,被稱為義士。夷齊兄弟二人的這種行為,才會被永久的載入史冊。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範曾《伯夷叔齊》 鏡心 設色紙本

再說伯夷、叔齊兄弟二人逃離孤竹國後,一路向西而行。聽說西伯侯姬昌養賢納士,堪為明主,於是二人決定投奔。

到達西岐後,西伯侯姬昌(追諡文王)已死,他的兒子武王姬發正率師東行討伐殷紂。

見此情景,夷齊二人便攔住武王的馬頭叩諫說:“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武王聽了伯夷叔齊的這番話,非常生氣,欲殺掉這兩個愚忠昏庸之徒。

姜子牙急忙勸阻說:“大王息怒,二人話雖迂腐,但他們是孤竹國君的兒子,屬互讓君位的賢義之人,不可殺害,就隨他們去吧。”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夷齊廟歷史照片,源自《灤州文化志》

武王滅商之後,天下都歸順於周朝,而伯夷、叔齊以此為恥,堅持大義不吃周朝的糧食,並隱居於首陽山,採集薇蕨來充飢。

有一天,碰到一個老丈,老丈笑著對他們說:“你們二位以不食周粟標榜自己對前朝的忠心,但是你們不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道理嗎?你們雖說不食周粟,但是你們吃的野菜不也是周朝的嗎?”

二人一聽,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決意不吃,最終餓死在首陽山下。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圖片源自廣西八桂書香網

三千年前,灤縣先民餓死在首陽山下,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其實,這是個如何忠君的問題。對於夷齊兄弟的選擇,我們是不應該責備的。

所有的人都知道,以一個政權取代另一個政權的徹底的革命形式來促使社會進步,其實是一種最無可奈何的形式。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夷齊廟望水樓,圖源見水印

也就是說,夷齊兄弟二人選擇的背後,其實是如何以最少的犧牲來促進社會的最大進步這一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

夷齊兄弟二人的選擇,雖不容於當時的社會,但在今天的人們看來,無疑是一種並不壞的抉擇——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有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夏季灤河風光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灤河文化的最初內容,給了直至今日的我們每一個人在任何的情況下,都需要的答案:關於人的倫理——社會的,家庭的;兄友、弟悌,忠君、愛國,餓死不食嗟來之食,等等。而上述這些,才是最初的灤河文化所蘊含的遠古遺風——先秦禮賢文化的內涵之所在。

封建時代農牧交融的多元文化

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衝突和融合

轉眼之間,時間進入到了封建時代。灤縣,也進入到了的不斷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衝突和融合的之中。

而作為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融合的產物,我們在灤縣可以看到的是,灤河漕運的中轉站——偏涼汀。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夏季偏涼汀風光

我們知道,灤縣有著燦爛的文化,擁有豐富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早起遼代就建有寺廟、古塔。

灤河沿岸由北向南就曾建有夷齊廟、雪峰寺、偏涼汀、文峰塔等名勝古蹟,成為京東一帶有名的名勝風景區。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雪峰寺早已不在,只留下一座雪峰島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橫山南眺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晚霞中的文峰塔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從大覺寺山門眺望研山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大覺寺繪畫,攝於政府禮堂

清代曾有康熙、乾隆皇帝巡遊到灤時曾留下這樣的詩句:“灤縣境內兩奇勝,夷齊廟與偏涼汀”、“覽景目難給,千古此灤州”。而一說到位於灤州城北三公里橫山東麓的偏涼汀,我們很多人都知道,過去的“灤州八景”之一的“偏涼虛閣”,說的就是偏涼汀。

可能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處遠近聞名的名勝古蹟,但很多朋友可能並不知道偏涼汀因何聞名——這就叫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實,偏涼汀是灤河漕運的中轉站。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源自《清·灤州志》

歷史上,皇廷以水路運輸糧秣以供應京師或接濟軍需,稱為“漕運”,可供運輸的河道叫漕河。向南運輸漕糧。

自板城(今承德)散河(今遷西境內)一帶,泛舟灤河,輸歸金京(金國到1153年遷都北京,此時金京尚在遼陽),而以錛城(今灤南錛城)為棲糧之所。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老站,圖片源自日本公開的日軍侵華前拍攝的《華北交通》檔案資料

但因灤河一直是由偏涼汀向東南逶迤入海,不與錛城相通,所以,金國特由灤州城南10公里太平莊村北開挖一條運河,名叫閭芬溝,引灤入青河入溯河,再入北河(古運糧河)直達錛城屯積糧草。

直到蒙古政權佔領這裡以後的1239年11月,還有文獻記載:“令整修灤河故道,以供漕運。”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民國時偏涼汀老照片,圖源見水印

據民國二十六年《灤縣誌》記載:“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析盧龍、石城兩縣,置馬城縣,以通水運。”樂亭縣闞莊村民在村東南灤河故道上挖河時發現一艘古代沉船,經專家鑑定系元朝遺物。自東漢建安十一年(206年)有記載以來,灤河水運活躍了1700多年,其中元朝尤為發達。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民國時偏涼汀老照片,圖源見水印

元朝建都北京,來自蒙古草原的元朝統治集團豔羨北京的皇家格局和歷史地位,但受不了北京的酷熱溽暑,早年他們在灤河上游北岸原開平府(今內蒙多倫縣)建都,叫做“上都”,每年四至九月便到此處理朝政。上都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集中天下各地的精華,主要藉助了灤河水運的暢通。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灤河鐵橋上向南拍攝的偏涼汀和研山,當時灤河水面還相當寬闊,圖片源自日本公開的日軍侵華前拍攝的《華

南方供品進入皇廷,原有三條水道:一由大沽口經白河到通州;二由娘娘宮經糧河到薊州;三由蘆臺經蠶沙口到灤河,直到上都。因此灤河水運非常重要。

忽必烈至元十九年(1282年)5月敕令“造船於灤州。”“造大小船兩千艘,以備漕運。”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大臣姚演奉敕疏浚灤河,漕運上都,備用船隻五百艘,水手一萬名,縴夫兩萬四千名,可見規模之大。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民國時偏涼汀老照片,圖源見水印

明朝為了溝通長城內外及供應軍需,繼續發展灤河漕運。洪武八年(1375年)和成化十七年(1481年),穎川侯傅友德和管糧郎中鄭廉曾經分奏灤河漕運引西,溝通還鄉河—陡河—沙河—陷河—青河—灤河,以便“接運軍儲”,“分貯海運”,均得到皇帝支持,大興修建。

但因水小,而沙河又“易淤”,“隨行隨止”,“不一二年,就壅塞而廢”。以後灤河漕運始終為朝政大事,多有關注。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皇帝東巡時建有一閣。因其左倚峭壁,右俯灤河,遠遠望去雲霧繚繞,若有若無,故稱“虛閣”。此閣為宮廷式建築,內分正殿、配殿、更衣殿。室內雕龍鑿鳳,金碧輝煌,有“小金鑾”之稱。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偏涼汀行宮,圖片源自《灤縣文化志》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 圖源見水印

外有宮牆環繞。周圍是清去亭、益香池、浮霞小樓和御碑亭,成眾星捧月勢。御碑亭藏有乾隆皇帝親書御碑一塊。清未民初歷經兵焚,偏涼虛閣遭到嚴懲破壞,“文化大革命”中全部拆毀。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舊時偏涼汀風光

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北寧鐵路修到灤州,在偏涼汀修建灤州火車站,使這裡成為水陸兩用碼頭,上至八溝、熱河、建昌、遷安,下至樂亭海口,常年往來木帆千艘,每艘4噸,另有水筏數十隻。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也關注灤河水運。在《建國方略》中謀劃在灤河口建造“北方大港”,因軍閥混戰,未能實施。

灤河文化|夷齊讓國的先賢與文化融合的偏涼汀碼頭

▲灤州古城東城門外夜景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封建時代的灤河文化的主體內容,就是農牧交融的多元文化,具體而言,就是中原先進的農耕文明與東北落後的遊牧文明的衝突和融合。

作為中原先進的農耕文明與東北落後的遊牧文明衝突的產物,我們可以看到灤州的設置和蔓延不斷的萬里長城的存在;而作為中原先進的農耕文明與東北落後的遊牧文明融合的產物,我們在灤縣可以看到的是,灤河漕運的中轉站——偏涼汀。

最終的結果則是,衝突不再,融合成為主流。也就是說,灤縣文化也好,灤州文化也罷,其實質都是“灤河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