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哭窮的人

我不喜歡哭窮的人


在我小時候經常聽到一句話:財東是細出來的。我細想這話是對的,只有善於精打細算善於把握機會的人才會贏得擁有財富,而財富和自身慾望需求不是哭訴能換來的,哭訴唯一能換來的是更多人的反感遠離,不願待見你,再說了,你今天就是餓死也沒人會管你,你今天就是坐擁金山,別人也不會去向你討一口吃的,親人之間不能哭窮,因為那是血脈相連,一點假都不能做,所謂朋友之間不能哭窮,因為不存在利益關係,好朋友之間絕對不能哭窮,哭窮次數多了會傷害感情的,經常哭窮張嘴就來的人,不論是我的親人或是朋友,我都會低看他一等,在我看來他的世界就那麼大點,心胸就那麼寬點,格局就那麼小點,所以我不計較他們,也不想親近他們,我覺得這樣的人能不見就不見為最好,這樣的人容易破壞氣氛,就是所謂的沒情趣,某種意義上講容易破壞運勢,因為從他嘴裡說出來的話都是不足和缺失,聽著鬧心,人,只要在吃的上過得去,穿得上能滿足,與自己匹配的的日子能安穩的過著,只要不是遇見死皮賴臉的親戚朋友找你借錢或是幫助,都大可不必太有心機,太過提防別人,比如,我沒吃的,沒穿的,沒錢花,嘮叨一大堆,結果5年,10年後,你沒有餓死,也沒有裸奔,最重要的一點你依然沒有長進,哭窮是一種潛在負能量的遞增,他不會馬上顯現出來,但是有些事情一定會在你的餘生發生,接下來,我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的老家,有一家人,老老少少都喜歡哭窮,結果真的就那麼窮了一輩子。

我不喜歡哭窮的人


大概是17年的春天,我回老家探尋家鄉的美食,順便給已故的親人上墳,在途中遇見了這家人的老婦人和已是中年的女兒,說真的,家鄉很多人都已經認不出我了,可是依然能認出兒時記憶裡的每個鄉親,因為泠溪特別重感情,我一眼就認出這對母女,她們相互攙扶,衣衫特別的破舊破爛不堪,看著讓人心疼,時過境遷,改革開放這麼多年,我不敢想像她們的日子是怎麼過的,竟然過的如此破敗狼狽,同行的么娘給我們做了相互介紹,我微笑著打招呼,她們也很熱情的回應了我,就是聲音已微弱到沒有任何力量了,特別無助和可憐,么娘告訴我說:男主人已過世,兒子外出沒了任何音信,現在只有這一老一小相依為命,聽么娘說:都過成這樣了,還在為巴掌大的田地山林,和鄰里之間寸步不讓,鬧的要死不活,還厲害的不行,我說:嗯,沒變,和我幼年時見她們為人處事一樣的德行,我記得大概是1983年左右,那時糧食還是比較緊缺,很多人家青黃不接,每到開春三,四月,有些人家就沒糧食吃了,為了延續生命養老養小,不得不東家一升,西家一斗的借,可是他們家從未斷糧,一年四季都有陳年的包穀,稻穀,麥子,家裡到處都有儲存,寧可蟲吃,賣掉,都捨不得借給鄰里鄉親一點,可笑的是,想找他家借糧食的人還沒進門,一家人便在家裡把哭窮的戲已演的淋漓盡致了,借東西的人只好離開了,有時趕集或是路上碰上了,還沒等你開口,她們家人會先問你,你們今年糧食是個啥情況嗎,夠不夠吃啊,我們今年不得了哦,最多再有半個月都斷糧了,造孽了,這日子咋過啊,只能上山挖野菜吃了,說的那叫一萬個可憐,慢慢的,相鄰也都不問他家借糧食,知道也借不來,你還沒開口,他已窮死了不說,還窮精明的不行,不過是小精明,有時為了把富餘的糧食賣掉,又怕鄰里看見,經常半夜三更一家人竹揹簍裡裝滿百於斤的糧食一路小跑像做賊似得在星月下奔跑,還得在早上多數人沒起床的情況下回家,他家一直是這樣的行為方式,的他家人很少穿新衣服,總怕顯露財富怕人借,膽戰心驚的過了一輩子,哭窮了一輩子,教會子女哭窮了半輩子,結果自己真窮了一輩子,子女也註定一輩子沒好日子,如今鄰里有些人家都比她們強很多,可她們一家人就這樣終結了殘生,終結了兩代人,也許若干年後,關於這家人的故事,也許只有泠溪的文章裡還有她們的一席之地吧,至於家鄉的哪個山清水秀的鄉村,隨著新生的後人不斷的走出大山在外打拼,在外安家立業,人跡不斷的稀少,她們也終將被遺忘在哪一方青山綠水中,隨風而起,雨中而落,淹沒在秋葉,埋藏在冬雪。

我不喜歡哭窮的人


我不喜歡哭窮的人,哭窮真的不好,日子只要能過就不要無病呻吟假裝渾身疼,活人不要故意貶低自己,最好也不要讓別人把我們看輕,至親不會不管你,好友不會不幫你,不到真難處,哭窮實在煞風景!圖片描述

我不喜歡哭窮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