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企业职工住房公积金,对企业和职工个人有什么影响?

惜花寄语


疫情之下,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怎样才能支持企业发展,为企业合理减轻负担呢?


最近有人出主意,认为应该取消住房公积金,这样企业负担也就减轻了,我感觉这种想法很可笑。

本来住房公积金就不是全面强制执行的,只有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一些国企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才有着福利,这种福利本应该继续扩展,让所有的老百姓更能够享受才对,为什么要取消呢?取消就真的能给企业减负吗?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先得了解一下什么是公积金,公积金本来是房地产市场化的产物,为了应对高房价而形成的一种互助基金,在住房改革初期以及高房价时代,对老百姓买房是有帮助的。


公积金的构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缴纳工资的5~15%,另一部分是单位缴纳工资的5~15%,也就是职工交多少,单位给补多少,不得随意支取,可以用于买房,装修。

我认为公积金有几大好处:一是公积金免税,二是公积金房贷利率低,三是可以作为一种收入来源,四是有封顶政策,可以调节贫富差距。

有人认为公积金增加了企业负担,这从表面上看起来是没错的,因为企业要不贴职工等额的资金,但实际上公积金政策已经延续了十几年,早就变成了工资收入的一部分,如果你减少公积金,合格工人减少工资有什么区别呢?

这样说来,减少公积金给企业减负,实际上就是变相的减少工资给企业减负,企业减负了,员工负担增加了,该交的税费没有减少,该交的保险也没有减少,一些公仆可以高枕无忧。

所以我觉得,要想给企业减负,最重要的不是取消或减少公积金,而是应该减少企业的税费,降低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比例。

而且对于没有缴纳公积金的单位,应该通过降低他们以上税费,争取给员工补发住房公积金,让所有买房的人都可以享受公积金贷款利率,这样才是利国利民、利人利己的好办法。

如果单纯靠取消住房公积金来给企业减负,表面看着是给企业减负了,但是员工利益受损了,企业的竞争力也变弱了,最终企业还是难以生存。

所以我认为取消公积金的建议是损人不利己的想法,也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行为,这种奴性思维应该醒醒了。


互金直通车


首先,住房公积金不像社会保险,有社会保险法的明确界定,不是企业必须建立的。因为住房公积金的定义为: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这就说明它是用人单位为了解决在职职工住房问题,借用这个平台为劳动者提供住房储蓄。

那么住房公积金还有以下性质:一是长期性。单位一旦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双方必须不间断的缴纳。除非单位不存在了,或者职工个人退休了等原因不能停,有他的稳定性和强制性。二是专用性。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款专用,存储期间只能按规定用于购、建、大修自住住房,或交纳房租。这方面比较多,就不多说了啦!三是积累性。说到底,住房公积金为每名职工开具个人账户,有账户就意味着它一是可以积累,及每月缴纳的资金是累加的;二是可以继承,及如果账户持有人遇到去世等原因,法定继承人是可以继承的。

说到影响,前面说了,住房公积金有它的强制性,不是想停就能停的。但是真有那么一天,影响还是有的,

首先,从个人方面,因为住房公积金是个人和单位均按照相同的金额上缴,如果停了,单位缴费这块肯定会泡汤了,个人实领到手的钱看似增加了,但隐性的那块没有了;如果真想买房或装修,只能走商贷,利率要高很多!

从单位方面。按照国家财务有关要求,住房公积金中由企业和事业单位缴纳部分,不属于工资总额属性,属于企业成本费用性质的开支。那么企业的成本肯定降低啦!这也是企业招工时说的所谓“交五险”和“五险一金”的重大区别,体现了单位的经济实力和对员工的关怀程度。要知道,自2019年5月起,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有的都降到16%(我这边是山东)了,而公积金缴费比例是12%啊!

希望能解决你的疑惑!




小狄狄看电视


取消住房公积金,对企业来说是好事,对职工来说就是亏大了。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取消企业职工住房公积金,对企业和职工个人有什么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是赚大了

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住房公积金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

在缴存比例上,最低不能低于5%,最高不能超过12%,也就是存在着保低限高的原则。这是为了防止住房公积金的差距过大。

也就是说,企业最高承担12%的缴费,所以如果取消住房公积金,企业就可以减少12%的人力成本的支出。

这对企业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能够大大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所以很多企业是愿意取消住房公积金的。

之所以现在又开始讨论这个,是因为黄奇帆又提出来建议,要取消住房公积金。

对职工个人来说,损失很大

虽然这对企业是好事,但是对于职工个人来说,其实是亏大了。

虽然职工个人也不用缴费5%到12%,到手收入会增加一些,其实这是只表面上是,实际上职工是亏的。

为什么呢?因为住房公积金是免税的收入,相当于你的强制性的储蓄,你缴纳12%,存到住房公积金账户里面,同时企业也给你缴纳12%,是24%的钱。

举个例子,假设缴费工资是5000元,按照12%交,那么每月住房公积金账户可以划入1200元。也就是说,相当于你存了600,企业给你补贴600。

住房公积金账户的钱的全归属职工个人的,职工的个人财产,如果取消之后,那么职工其实是损失了一大笔钱。

而且住房公积金是可以税前扣除的,取消之后,如果纳入工资,那么是要扣税的,其实也是亏的。

而且取消住房公积金,你贷款买房装修租房钱从哪里来?没有取消的话,都是可以提取公积金的。

尤其是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利率要远低于商业贷款,这对职工来说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所以多数职工是不支持取消住房公积金的。

小结:

取消住房公积金对企业是好事,对职工来说是坏事。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


思之想之


前几天有个专家提出应该取消公积金,这样可以为企业降低12%的成本,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

【黄奇帆:建议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 为企业降低12%成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近期建议,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是1990年代初从新加坡学来的,现在我国房地产早已市场化,商业银行已成为提供房贷的主体,住房公积金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将之取消可为企业和职工直接降低12%的成本。

我认为,取消企业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将给企业和员工个人都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公积金对职工购房和租房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取消公积金,购房成本会增加。

房地产市场化不假,但是公积金贷款购房的比例仍然很高。公积金贷款的利率也要低于商业贷款利率。

企业职工的公积金来源有两块,企业和职工各承担一半,双方各自拿出工资的12%一起放到职工个人的公积金账户中。

与社保和医保不同的是,这个个人的公积金账户里的钱,是真金白银,只要职工有买房、租房,还有房屋休憩等用途,是可以取出来用的。就算一直不买房,员工退休的时候,也是可以将账户里的钱全额取出。

公积金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帮职工进行了强制储蓄,在住房问题方面提供一定保障。

职工的所得税可能要交的更多。

目前职工缴纳的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是扣除了保险和公积金之后计算的,如果取消公积金,这12%的公积金不扣了,应纳税所得额会提高,相应所得税的缴费金额可能会更高。

表面上看员工不用扣掉自己工资中那份公积金了,拿到手的钱多了,可是扣掉的钱也是放到了自己的公积金账户里,相当于左兜的钱进了右兜。

但是由于税增加了,自己的实际收入却减少了。

企业不再为员工缴纳12%的公积金,企业可能确实节约成本了,但是职工的利益受到了直接损失。

企业少交的这12%公积金,倒是省了成本,但是员工少收入了这12%啊。有人说企业可能以其他形式补给员工,让员工能拿到现钱,不用放到公积金账户里,可是谁能确保企业一定能这么做呢?到时候受损失的肯定是职工。

现在虽然国家有规定,企业要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可是不按规定行事的企业屡屡存在。如果连公积金都取消了,职工的利益将会进一步受到侵犯。

总结:公积金对于职工来说,更像是一种福利的体现,通过强制扣除的办法,帮一部分“月光”的人能多少存点钱下来。如果连这点保障都没有了,很多职工可能干脆更不想买房子了。

关注@职场绿皮书,职场军师,用生动的故事和案例讲述职场上的那些事儿,与你一起成长。认同我的回答,请点赞、转发、评论。

职场绿皮书


2月11日,黄奇帆在《新冠疫情下对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复工的几点建议》文章中建议“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让很多人为之侧目。

实际上我们单位一直有住房公积金,但是10多年来我住房公积金一动没动。每年还忍耐着1.5%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年年贬值的厉害。说实话,我买不起房,也贷不起款,甚至装修都不能找正规公司。因此,我觉得缴纳住房公积金比较吃亏,相当于我用较低的利息支援能买得起房的人。如果取消住房公积金,直接把钱给我个人,对我是有好处的。可是,这毕竟是我一家之言,如果取消住房公积金,对大家究竟会有什么影响呢?让我们看一下住房公积金的作用。

第一,住房公积金是降低买房负担的。

住房公积金最大的作用就是降低职工买房的。如果我们找商业贷款,现在基本上利率能达到5.39%(1.1倍基准利率)以上,而申请5年期以上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只有3.25%。同样贷款50万,商业贷款需要偿还2804.53元,而住房公积金贷款仅需要2176.03元,每月相差628.5元。

对于大多数职工来说,年轻买不起房,这一辈子难道都不买房吗?只要能买房,肯定就能享受到优惠。

第二,住房公积金是职工的转移收入。

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住房公积金也是我们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按照我们国家居民收入来源的划分,全国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包括住房公积金和养老金等等。



怎么说,住房公积金都是职工收入的一部分。实际上,对于低保家庭或者家庭有临时困难,多数地区还是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提取,用于解决家庭困难的。

第三,住房公积金帮助职工强制积蓄。

住房公积金的缴费比例是个人缴纳5%~12%,用人单位缴纳5%~12%。职工的相当比例的收入被积蓄起来,可能未来用于买房支出,也可以用于应对其他风险支出。比如说失去劳动能力、退休都可以一次性提取住房公积金。无论怎样,这种积蓄都能够确保我们有更大的能力应对风险。


第四,住房公积金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不管怎样,住房公积金都是职工本来缴纳一部分,企业也缴纳同样的金额。这一些,都被计算为企业的用工成本。可是,如果我们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企业会把这用工成本给职工发放吗?我觉得很悬。2018年,住房公积金缴存额21054.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3%。怎么说,都有10500亿的单位缴费部分,这部分钱不能白白取消了。

所以,如果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很明显企业会减轻负担。但是对于职工,除了可以将过去的住房公积金提取,没有其他过多的好处。在好处较少的情况下,相信国家不会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的。


暖心人社


楼主你好,取消企业职工住房公积金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首先对于企业单位的影响,实际上对于企业单位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为什么呢?住房公积金本身就是一个员工成本,所以如果直接能够一次性取消住房公积金,那么对于企业单位的用工成本会有一个明显的降低,因为毕竟住房公积金的缴费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基本上都是按照5%~12%来参加的。

那么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是没有好处的,因为我们个人如果说拥有住房公积金,哪怕自己是不购买住房,相对来说自己所承担的缴费比例如果是1000块钱的话,那么企业单位也会给我们承担1000块钱,而且这2000块钱是全额进入到我们个人公积金账户的,所以说最终我们是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一个实际收入,因为毕竟进入到我们个人公积金账户的钱,都是属于我们个人所有。

那么从这个住房公积金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短期之内不会取消住房公积金的。因为住房公积金本身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制度,那么我我们作为五险一金,实际上很多企业单位都会给员工交纳五险一金的。当然甚至是很多企业单位给员工在五险一金基础上还有五险两金,比如说补充性的养老保险,还有补充性的医疗保险,所以说相关的福利,我认为只会是越来越多,不会是减少的。


懂社保


事情背景

有一位专家说为了解决企业疫情复工后遇到的困难,建议取消公积金,这样能够直接减少企业和职工12%的支出。

专家说话有点不靠谱,之前有专家说二胎补贴3万元,提高出生率,减少老龄化的问题,还有的专家说现在房价不高,买不起房是你能力的问题,所以说这些专家都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

如果贸然取消公积金会影响很大

  • 支付利息变多

取消公积金后,职工的买房的支出成本会多很多,以100万贷款为例,商业贷款利息比公积金的利息多30多万。

假定商业房贷利率等于5年期LPR+60,即商业房贷利率为5.4%,100万贷款30年,需要支付的总利息为81.22万元,而100万公积金,贷款30年,需要支付的利息为48.88万元。 商业贷款利息比公积金利息多支付32.34万元,平均每个月多支付利息898元。

  • 更多人买不起房

我国的房价收入比为8,国际上认定房价收入比在3~6为正常房价,我国的居民购房难度比较大,如果取消公积金,很多人只能去做商业贷款,商业贷款要求比较高,意味着更多的人买不起房。

所以千万不能取消公积金,取消公积金将对整个房地产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居民的利息支出变大,更多的人买不起房。


互金圈


【智说职场】观点:我认为取消企业职工住房公积金对企业和职工个人未必是好事。

之所以最近几天很多人都在谈论是否取消住房公积金的问题,正是因为有某学者提出,面对疫情,取消住房公积金,可为企业和职工直接降低12%的成本,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但是,我们不禁要问,住房公积金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吗?靠取消公积金真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吗?

我认为这想法实在是不敢恭维。

1、对企业的影响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全国近9亿劳动者中,只有1.44亿员工有公积金,主要以机关、国企、事业单位为主,还有一些大、中型民企和外企。 而现在面临巨大困难的企业是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很多都没有为员工缴纳公积金,

因此即使取消公积金,也不会对他们产生帮助。

那么,即使取消了12%的公积金,也不会直接把员工的公积金从现有的工资水平上直接去掉,挪做他用,而是用于增长工资。也就是说原来不缴纳公积金的公司还会不缴纳,原来缴纳公积金的公司会转化为工资,同时增加了税负。

所以,取消公积金根本不会给企业减负,只是在一小段时间内降低了员工收入,长期来看,会增加企业和员工的负担。所以,一定要尊重事实。

2、对职工个人的影响

上面已经提到,如果把公积金取消并转换成工资的话,有很多人可能账面上的工资会超过5000的缴税标准或者超过标准的金额更多,也就是说个人要交纳更多的个人所得税。扣完税后,个人拿到手的工资实际上是降低了。

再者,我们说回住房公积金的最本质作用,保障性和互助性。职工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贷款买房时的利率较低,以我为例,我当时买房时的公积金贷款利率是3.25%,而当时商业贷款的利率是4.9%,

只是利息这块就能节省三分之一。其次,每个月的公积金账户里都会定额打入一笔款项可用于房租购买、租赁或装修等,能减轻很大的房产消费负担。如果取消的话,对职工来讲,绝不是件好事。

【智说职场】总结:我认为取消住房公积金对企业和职工个人来讲绝不是件好事。如果真想帮助中小微企业度过难关的话,还得依靠政府的减税降费,银行、金融机构等的各种利企政策,这才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我是 ,欢迎关注我,专注职场自我提升,一起探讨有趣的职场故事,与你分享优质的职场干货。


智说职场


有看到过一篇报道,讲的是面对疫情影响,为了减轻企业成本负担,建议取消企业职工住房公积金。

职工住房公积金能不能取消,这个不是哪个人说了算的事,住房公积金是我们国家的一种法律制度,因此,公积金制度的去留,须通过“两会”来决议。

和尚个人是不建议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但可以完善目前公积金管理办法。

1、当前住房公积金是职工福利制度

公积金缴纳,制度规定是按工资总额的5%~12%缴纳,并且公司和个人各承担一半。也就是说若个人交5%,则企业也交5%,共计10%由职工享有。

住房公积金连同社会统筹金一起,被统称为“五险一金”,五险一金都是税前扣除。可见公积金制度对职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可以看出,公积金是增加了企业负担,职工个人享有的福利制度。如果取消公积金,企业是可以减轻一点负担,对于职工个人来说,就失去了一种政策福利。

2、当前住房公积金管理现状

和尚有缴纳住房公积金,目前账户余额有20多万元。和尚没有买房也没有按揭欠款,每月的公积金都躺在账户上,一动不能动,因为公积金只能用于住房方面的需求。

据了解,有的公司是有公积金,有的公司没有公积金,这种状况多少还是造成了不少人没有享受到这项福利政策。主要原因公积金并不象“五险”一样是强制性的。

公积金买房是享有特殊利率,五年期以上3.25%。而商业贷款买房利率都在5点几。实际上对于那些没有公积金买房的人来说,在利率上就存在不公平。

3、可以完善一下目前公积金管理办法

其实为了让公积金这项福利政策更加普惠百姓,可以如同“五险”制度一样,要求用工企业都要帮员工缴公积金。这样可以避免相当一部分人,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享有同等的制度福利和购房优惠。

另一方面,公积金余额管理太过于行政手段,职工个人账户里的公积金,竟然没有权利去管理,这太说不过去了。公积金存款只有活期利息,如果职工个人有权选择理财的话,公积金存款的收益肯定要好得多,比方说可以买银行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或三年定存之类。

诸如上述存在的弊端,为什么就不能与时俱进的完善一下呢?

💕谢谢阅读!


野马和尚


一位专家建议,取消公积金为企业减负。这一话题,又引起了热议。

从我个人的角度,赞同他说的前半部分,但不认为这是为企业减负,最主要的是提高个人资金的使用效率。

全世界范围内,实施住房公积金政策的似乎也只有新加坡和中国,据说中国还是从新加坡借鉴的。我理解 ,当时这一项政策是住房改革的过渡产品,从原来的计划经济国家分房,到房地产市场化个人自主买房,住房公积金是一项弥补。

但实施到现在,在房地产行业已经高度市场化之后,公积金的弊端也开始显露出来了。公积金的利率优惠,在未来市场利率大概率会整体下行的趋势下,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对于不准备买房的家庭来说,公积金账户的余额一年期的利息收入太低,存在账户里非常不划算,如果有几十万余额,一年仅是利息收入损失就几万了。虽然公积金有一半是公司交的,那也有一半是自己在交,这无疑是白白损失了一部分可以动用的流动资金。

反对取消公积金的声音,应该主要来源于既得利益阶层吧。公积金缴纳比例很高的单位,通常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甚至是ZF部门,对于这些机构的员工,公积金就是一项隐形福利,也许工资收入不算特别高,但仅是公积金这一项,就远远比私企要好很多。他们自然担心一旦公积金制度取消,未来的工资收入中,就没有这一项隐含福利了。不过,我想,恰恰是今年湖北疫情事情,让我们看到了有些部门的不作为和效率低下。让用工市场化,像当初的房地产行业一样,让收入水平按照市场定价,能者多劳,可能反而有更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