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一場角逐,一次愛與道德的博弈,體現了三個主題

“當你看過一千部以上的電影,你會發現世界上根本沒什麼離奇的事。”

——李維傑


“當你破過一千個以上的案子,你就會發現根本沒有完美的犯罪。”

——警長拉韞

高手對決,必定精彩。

《誤殺》是一部精彩的犯罪懸疑電影作品。由肖央主演的李維傑與陳沖主演的警長拉韞展開了一場角逐,男主李維傑邏輯縝密,而警長是破案高手。

一個夜晚,一對母女失手將警長的兒子素察殺了,母親不願意讓女兒坐牢,便採取了埋屍的下策。作為父親的李維傑趕回家中得知一切之後,開始設計掩蓋證據,想方設法讓全家免於罪罰。

李維傑用電影裡學來的反偵察手法與警長鬥智鬥勇。警長通過李維傑的眼神斷定他是有問題的,層層抽絲剝繭,不放過任何細節,李維傑則見招拆招,從被動到主動,把掩蓋犯罪事實變成一場“反殺”,警長被停職,參加競選市長的警長老公被民眾拋棄,宣佈退出競選。

警長縱然知道是李維傑所為,卻苦於找不到證據,無法定罪。最終,李維傑卻經受不起內心的譴責而自首。

這樣一個雙方角逐的故事,這樣一個關乎生死的話題,帶給我們的思考是深刻的,它體現了什麼樣的主題呢?

《誤殺》:一場角逐,一次愛與道德的博弈,體現了三個主題

一、【愛】:最偉大的愛莫過於父母之愛

故事的導火線是李維傑的大女兒平平,由孩子而起,一個被辱,一個被殺,雙方父母為孩子進行了拉鋸戰,父母之愛的主題在影片中體現的很透徹。

01 阿玉對孩子的愛:溫暖

——“你現在一定很瞭解我的心情,畢竟你也是個母親。為了我的孩子,我什麼都做的出來。”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個禽獸。”

這是兩個母親的正面交鋒。阿玉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在社會地位上她和警長的區別懸殊很大。而作為母親,她們之間是完全平等的,阿玉發自於內心的吶喊力量毫不遜色於警長。她的一句“有的孩子,就是個禽獸”是對警長的“重拳出擊”。

阿玉發現了大女兒的異樣,跟著女兒來到了倉庫。發現事情的起因在於那一次難得的夏令營,女兒在夏令營活動中已經被警長的兒子素察迷姦,在倉庫裡,女兒又將受到傷害,為了保護女兒,她和素察扭打起來。

作為一個柔弱的女性,她敵不過素察,女兒在情急之時誤殺了素察,隨後她又出於對女兒的保護,帶著自己內心的恐懼,戰戰兢兢地埋屍。“女本柔弱,為母則剛”在阿玉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誤殺》:一場角逐,一次愛與道德的博弈,體現了三個主題

02 警長對孩子的愛:寵溺

警長殺伐果決,但是對待自己的孩子卻是溫柔的。看著孩子受傷的手,她小心翼翼地為孩子包紮,眼中充滿了寵溺,乍一看去,我簡直無法相信這是每日威風凜凜的警長。這是她對孩子的愛,一個母親溫暖的愛,雖然這種愛是溺愛。

對待自己的孩子有多溫柔,對待殺害孩子的敵人就有多無情。她發了瘋似得追查每一個細節,當她說出“查出他所有的觀影記錄”之時,這是她作為一個母親發出的怒吼。

當她看了兒子同學手機上的視頻後,恐怕兒子已經遭遇了不測,她徹底崩潰,失控地哭了,幻像中出現了兒子的身影。

當她發現對李維傑所做的“完美犯罪”無懈可擊時,她無計可施,不顧後果地抓來李維傑的一家人。

當她無情的逼問李維傑的小女兒時,眼裡泛著淚光,內心在抽搐,那是一個母親無法言表的痛楚。

《誤殺》:一場角逐,一次愛與道德的博弈,體現了三個主題

03 李維傑對孩子的愛:堅實

李維傑的父愛就像孩子堅實的後盾。大女兒想去參加夏令營活動,費用很高,除去家庭開支之後他幾乎無力承擔,但是為了滿足孩子的心願,他在同意書上籤了字,輕輕地放在大女兒房間的書桌上。

誤殺事件發生之後,李維傑說:“對不起,我沒能保護好你們”,這是他擁抱著大女兒平平時說的話。他把一切都扛在自己肩上,為女兒的一時失手撐起牢靠的保護傘。他默默承擔,他掏空心思地設計一切,他獨自轉移屍體,他為女兒承擔罪責。

李維傑最終被警車帶走,他看著邊哭邊追警車的平平,一段內心獨白不禁讓人感動:“我希望你已經學會了保護自己。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之間已經沒有了信任。沒想到我們會以這樣的方式重新獲得彼此的信任。”他是一位好父親,被抓走的時候依然想著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以及孩子的成長。

再渺小的螻蟻,為了孩子,也敢與一切抗衡。

《誤殺》:一場角逐,一次愛與道德的博弈,體現了三個主題

二、【善與惡】:人性的善與惡是對立統一的

“善良就是看你站在哪個角度去看”。電影中的主要人物都有其善與惡的一面,並沒有完美的人設,這正好是符合人性的。

阿玉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偷偷掩埋一個年輕男孩的屍體;

警長為了查出自己的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威逼一個年僅幾歲的小女孩;

李維傑為了掩蓋事實以保護家人,放任可能並沒有死亡的素察而不顧,最後還將屍體轉移。

從父母的角度來看,他們的行為是“善”的,從行為的本身來看,這樣的做法是“惡”的。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這種行為體現的是人性的自私,為了某種目的,人性“善”的一面就被“惡“掩蓋了。

《誤殺》:一場角逐,一次愛與道德的博弈,體現了三個主題

01 李維傑作為一個男人,他是好丈夫、好父親,但是,卻不能說他是一個好人

對家人、對鄰居、對同事都很好的李維傑,看起來忠厚老實,卻也有著違法犯罪、工於心計的一面。

當他們一家人被抓到警察局的時候,街坊們堵在警察局門口為其辯護:“他們一家是好人,怎麼可能殺人呢”。最後的鏡頭裡,鄰居頌恩面對記者的提問,他已經不知道如何對李維傑做出評價了,這是他最為熟悉的好人,而這個好人表現出來的可怕卻是他從來沒有想到過的。

李維傑說被打昏的人會出現吞舌休克的現象,也就是說他知道素察剛開始可能並沒有死,從李維傑轉移屍體時,素察並不是裹在袋子裡面的,以及棺蓋上手抓的血印可以看出,素察是被悶死的。這一點李維傑當然是知道的,他甚至和小女兒一樣聽到了刮棺蓋的聲音,而他也沒有去救。

任由一個年輕的生命以一種極其悲慘的方式死去,細想之下,他的心之惡是無法讓人接受的。

他忽視他對死者家屬造成的傷害,他利用街坊朋友們對他的信任為他做偽證,他玩弄人心引起一場暴動。這都是他人性之惡的一面。

《誤殺》:一場角逐,一次愛與道德的博弈,體現了三個主題

02 警長作為一個破案高手,是個好警官,但是,也不能說她是一個好人

警長的孩子素察戳傷了普通人家孩子的眼睛,作為一個已為人母的女人,她對受傷的孩子毫無憐惜之情,都說將心比心,而在她的眼裡,別人的孩子不是孩子。

作為一個警長,她卻知法犯法,利用自己的職權縱容掩護孩子,賠點錢不了了之,毫無悔過之意。

另一方面,受害者的父親卻不敢伸張正義,可見,警長的權勢對底層人的壓榨之重。警長的下屬危言恐嚇民眾,警長定是知道的,而她任由下屬對民眾進行壓榨。“羊有草吃就夠了,他們才不會在意會不會被薅羊毛”,警長他們就是薅羊毛的人。

當警長用素察迷姦平平的視頻威脅平平的時候,卻沒想過她的兒子對平平造成的傷害,更沒有意識到視頻對平平的二次傷害。如果論錯,原本是她兒子有錯在先。

她濫用職權,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抓走李維傑的一家人,對李維傑進行嚴刑拷打。

縱然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兒子,對孩子寵愛,對他人卻毫無人性。

《誤殺》:一場角逐,一次愛與道德的博弈,體現了三個主題

三、【道德】:違背道德,無法安放心靈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李維傑最終選擇了自首?

歷經波折好不容易得到了全家的安寧,然而,表面的安寧生活卻夾雜著內心的不安與焦灼,這是道德的力量在譴責著李維傑。曾經寧謐美好的家庭生活已經不可能迴歸了,雨過並沒有迎來天晴,而是陰雲籠罩,他再無輕鬆愉快,只有凝重的神情。

放任被活埋並且極有可能在墓穴中還未死去的素察而不救,置之不理,這是他的一樁罪過。信佛的他在事發之後去佈施的時候,佛僧不接受他的心意,因為他是有罪的。

當他看著棺蓋上的血跡抓痕,他看到的是素察在可怖的黑暗中垂死的絕望。他對死去的素察是懷有深重的歉意的,他保護家人心切,或者還帶著報復心理,讓他失去理智的判斷,違背了道德。

他掩蓋一切證據,轉移屍體,保全了家人,卻丟失了道德底線,在自私和道德面前,他選擇了自私,只為保護自己的家人。

《誤殺》:一場角逐,一次愛與道德的博弈,體現了三個主題

在這一場勝利的對決中,小女兒也看到了謊言的好處,開始用謊言獲得爸爸承諾給她的口琴,試卷上經過改動的100分逃不過李維傑的眼睛。他看在了心裡,他知道他的“瞞天計”也讓小小年紀的女兒學會了欺瞞,這是他的錯,影響了小女兒的價值觀,他害怕將來的女兒也做出違背良心和道德的事情。

李維傑從小是個孤兒,父母死於暴亂。而如今的一場暴亂卻由他引發,在這一場暴亂中槍聲響起,阿炳受了重傷,他看著混亂的現場以及街道,他的內心觸動了,他利用人們對他的信任引起的這場暴亂也是有悖於道德的。

縱然,這一場由誤殺導致的悲劇並不是由李維傑一家人挑起的,然而,以暴制暴的行為本身也不是上策,以暴制暴只會讓善良和道德盡失。

面對對兒子的歸來還抱有僥倖之心的警長夫妻,李維傑承認了自己的犯罪行為,自首後的李維傑反而展露出輕鬆解脫的神情。他不希望一家人都帶著愧疚不安生活著,唯有認罪才能得到心靈的救贖。

《誤殺》:一場角逐,一次愛與道德的博弈,體現了三個主題

《誤殺》向我們展示父母之愛的同時,引發我們對人性的思考,違背道德終將讓自己陷入漩渦。逃脫並不能獲得安寧,惟有勇敢面對才能解開精神上的枷鎖,獲得解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