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張照片堆徹的千古之謎 永遠無解

大明開國帝王朱元璋的樣子,和古代諸多帝王一樣,多是憑藉畫像來加以識別,但朱元璋 在不同途徑流傳下來的照片十三幅,相貌卻大不相同,有的兇悍,有的猙獰,有的醜陋,有的仁慈,同一個人,畫像卻存在巨大差異,這出現在"一代天驕"身上,就讓事情變得撲朔迷離。

十三張照片堆徹的千古之謎 永遠無解


十三張照片堆徹的千古之謎 永遠無解

那朱元璋到底長什麼樣子呢?

《明太祖實錄》借郭子興和陶安的視角描述過朱元璋的外貌。郭子興初見朱元璋時,印象是“狀貌奇偉,異常人”;陶安初見朱元璋時,印象是“龍姿鳳質,非常人也”。這裡所寫的朱元璋的外貌都非常正面。

而在另外一份頗具影響力的史料——孝陵神功聖德碑上有如下描述:“龍髯長鬱,然項上奇骨隱起至頂,威儀天表,望之如神。”這句話的意思是:長長的鬍子滿臉威嚴,脖子後面有塊奇骨,沿著後腦勺直到頭頂。

這個描述有一些奇特,不過《明太祖實錄》是這樣解釋的:“上夢人以璧置於項,既而項肉隱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藥傅之,無驗,後遂成骨,隆然甚異。”大意是說,有人在夢中把玉璧放在朱元璋的脖子上,讓其脖子鼓了個包,還微微有點痛,後來用藥沒能治好,包也變成了骨頭。

十三張照片堆徹的千古之謎 永遠無解


從這些資料來看,其實很難看出朱元璋的臉到底長什麼樣,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朱元璋的氣度不凡,長相異於常人——在古代,異於常人的長相,通常被認為是帝王之身的特徵之一。

這是來自正史的記載。在民間,還有相當多的傳說。劉基第一次見到朱元璋的時候,的確被朱元璋的相貌嚇了一跳:高高的額頭、細長的眼睛、高挺的鼻樑、厚厚的嘴唇,耳朵雖小但厚,臉頰雖然突出但下巴寬碩;身長且有點弓背,腿長而膝蓋彎,手掌闊大而手指細長;走起路來就像是在水裡遊,說起話來像老鷹在叫。劉基見過之後,不禁感嘆說:“此人的相貌,兼有大賢之厚與奸邪之惡。

由上可知,無論正史野史,對於朱元璋長相異於常人都是認可的,問題在於,到底是誰在醜化朱元璋,將其畫像畫成殘暴之人?

究其原因,朱元璋的晚年,除了帝王高位帶來的“高處不勝寒”外,還製造了慘烈的“藍玉案”和“胡惟庸案”,殺害了很多的功臣。也是在這個時候,朱元璋最為看重的兒子朱標去世,隨之與之患難與共的馬皇后也永久離開了他。這對晚年的朱元璋打擊很大,更加重了朱元璋的猜忌、刻薄和孤獨。他變得更加喜怒無常,對身邊人也更加不信任,對畫師也不例外。面為心跡,言為心聲,反映在面貌上,就不是特別體面了,看起來一臉兇相。

十三張照片堆徹的千古之謎 永遠無解


當然,也不排除他曾經的對手遺留下的後人,為發洩心中憤怒,用畫像這種形式,來醜化朱元璋。

明史專家吳晗在其創作的《朱元璋傳》中,用通俗、生動、情感豐沛的語言將明太祖朱元璋這個複雜多面的帝王細緻入微地展現了出來,並對他一生的功過是非進行了中肯的評述。另外,吳晗還分析了朱元璋的性格養成與變化,進一步豐富了朱元璋的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