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慶“粉彩嬰戲圖撇口大瓶”

嬰戲圖是陶瓷裝飾中常見的傳統紋樣,具有一千多年的發展歷史,是傳統陶藝創作中的重要題材。據史料記載,最早的陶瓷嬰戲圖為唐長沙窯褐綠彩童子持蓮紋青釉執壺,極為罕見,只在長沙窯及耀州窯有極少量發現。最早的兒童形象活潑可愛,肩扛蓮花,手挽飄帶,光著身子繫著布兜。其寓意表達的是連生貴子之吉祥意味。到了宋代,定窯、磁州窯、耀州窯、介休窯、景德鎮窯、容縣窯等都曾用嬰戲圖作裝飾,其中尤以磁州窯釉下彩繪嬰戲圖最富表現力,特別在瓷枕上,兒童釣魚、玩鳥、蹴球、趕鴨、抽陀螺等形象都有描繪。宋初社會穩定,人口增加,嬰戲圖的大量岀現,和當時的社會狀況關係密切。

清嘉慶“粉彩嬰戲圖撇口大瓶”

明清時期則是嬰戲圖的鼎盛期,從簡單的一兩個幼童形象發展到百多個幼童,幼童神態各異。嬰戲圖的流行,反映了當時的民眾心理。乾隆以後,瓷器的嬰戲題材明顯增多,畫面也日益豐富,在“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清代紋飾中,嬰戲圖通過對孩童嬉戲場景的生動描繪,表達了人們祈求多子多福、喜慶吉祥的美好意願、北京故宮,南京博物院均可見同題材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