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绵阳东辰到新津为明,他干劲十足:"要和四七九平分天下!"

35年的教学经验,55岁的年纪,陈华友依然拥有一颗不断学习、尝试创新的心。这一次,带着一身丰富教学经验的他,跟随何刚校长,站上成都新津为明学校的一线,要再年轻热血一把!


从绵阳东辰到新津为明,他干劲十足:


当你想到中学理科男老师,大概脑海里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

一副厚厚的金属框眼镜,每一圈度数都是教过的一届学生;

衬衣整齐地扎在裤子里,是面对每一天教学工作的岁月精神;

走起路来腰上一串钥匙叮当作响,让学生们远远就能“听声辨人”

有些粗犷的外貌,有些憨厚的表情,眼神看似严厉,实则透露温柔……

而成都新津为明学校的高中数学老师陈华友,就是这样一位符合以上一切描述的典型理科男老师。

从绵阳东辰到新津为明,他干劲十足:


从绵阳东辰到新津为明,他干劲十足:


“在不久的将来,要和四七九一起‘平分天下’!”


再年轻一次!

”是陈华友来到新津为明的职业规划。

1985年从绵阳师范毕业后便投身于教育事业,如今的陈华友是已有35年教学经验的资深老教师了。

35年时间,无数届的优秀毕业生,任教绵阳名校的教学经历,陈华友“身经百战”,荣誉加身,是不可多得的资深名师。同时,他也是新津为明学校校长何刚的老朋友兼“老部下”。

2019年,听闻何刚要来到成都新津为明学校担任校长,陈华友不仅大力支持,并摩拳擦掌地跟随何刚一同闯进了成都教育。

已经55岁的他,对于教育事业依然一腔热血。

从绵阳东辰到新津为明,他干劲十足:

来到新津为明,陈华友有着明确的目标:“因为常年不变的教学环境,我觉得自身发展也到了瓶颈,这一次来到新津为明,我们势必跟随何校一起打造一块教育高地,做出省内一流的教育团队,在不久的将来,和四七九一起‘平分天下’!”

早在2002年,陈华友就已经入列四川省优秀教师,并先后获得绵阳市数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一系列荣誉。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工作,陈华友经验丰厚。

曾在绵阳名校任职的他,一直是清北班的“标配”数学老师,更是连续三年获得绵阳市高考一等奖,桃李遍布全国名校,其中清华北大的更是高达20余人。

来到新津为明,陈华友重新变得“年轻”了,他直言:“何刚校长拥有强大的执行力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来到这里,我的干劲完全不输年轻的时候。这是一个崭新的舞台,也是拥有无限可能的新起点!


从绵阳东辰到新津为明,他干劲十足:


让课堂上出真功夫,他成了新津为明教学阵地的“推车人”


陈华友除了担任高三数学老师外,还同时是学术委员会主任、高中学科中心主任。平时除了日常教学工作外,他还负责学校数学教学科目的规划和引领。

“我来到这,除了做好我的工作外,更是要把我拥有的好的东西带到新津为明,让整个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好起来。”

除了何校带领来到新津为明的团队,新津为明还保有了原有的在岗教师。作为学科中心主任,在如何指导老师上课,统一课堂模式上,陈华友一边总结出多年的经验,一边改革创新,下足了功夫。

课堂,是一定要还给学生的。

无论是成长,还是高考,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主体更是学生。

从绵阳东辰到新津为明,他干劲十足:

改变课堂,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实则暗藏无数努力。

改变上课模式,是改变课堂的第一步。课堂要还给学生,那老师就要相应让步。陈华友介绍:“课前三分钟,是学生上台演讲的时间,除了数学课,英语、语文等其他学科都是如此。演讲,是脱稿的。内容,根据学科特点做适当调整。”

并且,在新津为明的课堂上,老师主讲的时间要控制在20分钟左右,更多的时间是学生独立研究、合作学习,随后采用学生提问,集体解决的方式让思考变得“全员化”。

课堂上的练习是时常的,逻辑思维训练、辨思训练都是学生们的“家常便饭”,而这些过程,大部分都是由学生来讲。

从绵阳东辰到新津为明,他干劲十足:

关于课堂,陈华友这样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自古以来人人皆知的道理,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包办学生的所有成长过程,主动思考的能力,是我们要最先教出去的。”

除了上课模式的统一性,老师的发展和进步也非常重要。

从绵阳东辰到新津为明,他干劲十足:

从绵阳东辰到新津为明,他干劲十足:

去年12月的编题大赛,由陈华友领头进行。高三着重针对高考,要求老师们结合课本进行改编,力争向高考靠拢,对于数学压轴题的编写更是需要强大的能力。一系列的比赛角逐,和老师们对课本、考纲的熟悉研究,更优质的成果在不断展现。

除此之外,老师间的互相学习也很重要,随机推门听课也应运而生。并且,陈华友还提出了“1个优点3个缺点”的课后总结,无论一堂多么优秀的课,老师在课后复盘时,都要“下深水”去总结出自己课堂的1个优点和3个缺点。

就这样,新津为明的所有老师都融合起来了,也动起来了。

“任何一个人,在舒适的大环境中都只会退步!”而陈华友,就是新津为明教学工作的那个“推车人”。


从绵阳东辰到新津为明,他干劲十足:


“硬骨头”难啃,更难忘!为明的“高出口”已初露端倪


在接手新津为明的时候,跟随何刚校长来到这里的老师,都知道这所学校是块“硬骨头”。

起点不高,是硬伤,但架不住学校的拼命进步,出口一定高!

从老师们的十足干劲,到学生们的进步不停,新津为明正在快速发生变化。

从绵阳东辰到新津为明,他干劲十足:

谈到成果,陈华友脸上露出了止不住的喜悦神情:“我们班学生刚进校时,(高三)上高线的只有16人,这次一诊成绩达到了30人,高达81%!”

从绵阳东辰到新津为明,他干劲十足:

不仅成绩进步,学生们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学习上,他们更积极有干劲了,上课专注度发生了质的飞跃,下课还会追着我问问题,作为老师,这是最大的欣慰。”

在工作上,陈华友雷厉风行;在私下里,看似略显粗犷的他,却非常和蔼。

理工男人的温柔,都体现在严肃中透露的一丝关心,和那时不时蹦出的小幽默。

从绵阳东辰到新津为明,他干劲十足:

课上,陈华友会时常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当看到有疑惑的眼神,他会耐心地再次讲解;课下,尽管已经55岁的他,还是会用一些俏皮话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学生也常常“陈爸爸、陈爸爸”的称呼他。

从学生的陌生、叛逆到亲切、依赖,都是陈华友作为一名老师,默默的付出。去年教师节,班里的孩子们自发地组织写真心话卡片,并买了鲜花送到他的办公桌前,让这位年过半百的男人红了眼睛。

成都新津为明学校,让陈华友再次鲜活了起来。绵阳的朋友前来拜访时,禁不住疑惑:“按理说来到这边应该比以前更累才对,你怎么看起来越来越精神了?”

从绵阳东辰到新津为明,他干劲十足:

一学期结束,作为学科中心主任的陈华友,要求每位老师写一份教学随笔,总结一学期的得失,也记录下难忘的事。

而关于自己的教学随笔,陈华友透露:“这学期,在我整个教学生涯中,都是非常难以忘怀的。因为对教书育人这份理想的追求,因为坚定要培养优秀的学生这份追求,我的每一天都充满力量和活力,带着每一个学生走向卓越。


从绵阳东辰到新津为明,他干劲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