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多尔衮不死,会废掉福临当皇帝,杀死皇太极子孙吗?

k哥工作室


这问题不好说。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多尔衮死时,他还不具备篡位必成功的能力。

从多尔衮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可能真有篡位的野心。也可能只想独揽大权,没有更进一步的想法。

据正史记载,多尔衮对年幼的顺治一直采取放纵的态度,派亲信每天陪着顺治耽于玩乐之中。都察院满达海和中郝杰等满人大臣多次上书,请示为顺治择博学明经的老师,及时典章。目的是从小教育皇帝治国和帝王之术,但均被多尔衮驳回上诉。

不久后,大学士冯铨,洪承畴等汉臣又联名上书多尔衮,奏请,给皇帝择满汉词臣,朝夕讲进。可多尔衮以皇帝幼冲,不宜过早讲书为由,驳回了上诉。不想让顺治读书这事,多尔衮到底怎么想的,估计永远都是个秘密了。

第二就是,将济尔哈朗挤出决策中心,是争权,还是有所图谋,这也是个疑团。

和多尔衮一样,同为摄政王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在顺治元年,受封摄政王首席。然而,多尔衮大权在手,大肆扩充自己的权势,独断专行,首先是罢掉了诸王贝勒管理部院事务的权力,又宣布自己任国政王,接着向自己的政敌皇太极长子豪格开刀,将豪格废为庶人。

济尔哈朗感到了多尔衮野心在膨胀,害怕他加害小皇帝和两位皇太后,在迁都北京时,为确保顺治和两宫皇太后安全,出其不意的改变了八旗原有排列顺序,把自己的右翼镶蓝旗调到前面,靠近了皇帝的正黄旗立营,将豪格原排在左翼末尾的正蓝旗调到镶白旗和正白旗中间,将两白旗一分为二,防多尔衮下手。

到了北京以后,多尔衮就耿耿于怀,先把济尔哈朗从两摄政王中打掉,降成辅政王,接着又制造罪名,横加迫害。在顺治四年正月,多尔衮说郑亲王府台基违制,立了铜狮,龟和鹤等。同时多尔衮还双管齐下,先把亲弟弟多铎调入权力中心共同听政。不久,济尔哈朗便被罢了辅政王职,而多铎被晋升为辅政叔王。济尔哈朗从此就被挤出了清初的政治中心。

下一步多尔衮就是开始打击豪格,但两宫皇太后突然出面力保豪格,多尔衮一时无可奈何只能忍着看,豪格回复了和硕肃亲王。

顺治元年,清军决定两路分兵进攻南明和大顺军。多尔衮派豪格率军进入山东,稳定漕运,并配合进攻南明的军队,进攻江北的南明,高杰和许定国。为大军渡江做准备。豪格完成了任务,于顺治二年,奉命班师返京,多尔衮丝毫没有给与豪格军队奖赏。

公元1647年,多尔衮命豪格统兵进攻四川张献忠,大多数将领都是多尔衮恨之入骨的两黄旗将领,豪格很快平定了陕西,马上率军进入四川,张献忠部将刘进忠投降。然后刘进忠引清军进入张献忠驻地西充。张献忠阵亡。豪格顺利平定了四川。顺治五年豪格班师回到北京,可豪格怎么也想不到大难临头了!。三月四日,多尔衮以“济尔哈朗,谋立豪格”为罪名的系列大冤案就出笼了!两黄旗和镶蓝旗大臣全部获罪。多尔衮气势汹汹,有非一网打尽,不罢休架式!。因此被杀的文臣武将一大堆!最后两宫太后和顺治一再出面,豪格才免了死罪,多尔衮将豪格幽禁,不久豪格死于狱中,老婆被多尔衮霸占娶入府中。

顺治和孝庄越发感到多尔衮威胁,但一时又拿他没有办法,只能韬光养晦安抚。于是顺治元年封多尔衮,叔父摄政王,几月后又改封,皇叔父摄政王。

虽然多尔衮大权独揽,但想取而代之,也并不容易。多尔衮的两白旗内部就有很多原豪格部下,他不敢保证会听他命令造反。而且与皇帝亲领的两黄旗发生战争,皇帝这边还有镶蓝和正红旗,而皇帝背后还有强大的科尔沁,更是不容小觑。

所以纵观多尔衮的举动,虽然他没有发动谋逆,但有没有谋逆之心,不好说!!如果他没有壮年早逝的话,就只有老天爷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了!!。


无私无畏征服星辰大海


多尔衮不死,也不会废掉顺治,而且顺治走了他会继续辅佐康熙,不是多尔衮有多高尚,也不是他不想当皇帝,实在是多尔衮身上硬伤太多。

第一大硬伤是他承诺过自己只是辅佐顺治,决不篡位,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如果食言,王公大臣很多人都会反对他,他根本无法在大清朝站稳脚跟。

皇太极驾崩,他和豪格争皇位,大家各自退让,才让顺治当了皇帝。当时诸王贝勒聚在一起,推举皇位继承人,多尔衮的弟弟多铎坚持推举多尔衮当皇帝,多尔衮不当。在大会上公开说自己不当,实际上就相当于公开承诺自己不当皇帝。

多尔衮当了摄政王,大贝勒代善的儿子硕托和孙子阿达礼坚定的支持多尔衮当皇帝,多尔衮没当上,这两个人就密谋杀掉豪格和福临,拥戴多尔衮上位,结果被代善发现,代善大义灭亲,把情况告诉了多尔衮。多尔衮杀了硕托和阿达礼。多尔衮杀硕托和阿达礼意味着向全世界表决心,自己决不觊觎皇位。

人无信不立,多尔衮要是敢废掉顺治自己当皇帝,那得有一大批人起来反对他。代善一定第一个站出来,因为他把两个儿孙都搭上了,其次是郑亲王济尔哈朗,另外还有大臣索尼鳌拜等等很多很多人。反对他的人太多,他根本坐不稳皇位。三国时曹操到死也不敢称帝,和多尔衮是一样的逻辑。

多尔衮的第二大硬伤是没有儿子。他好不容易把皇位弄到手,没人接班,无法传承,他已经有了皇帝之实,再要那皇帝虚名,平添很多危险没必要。

多尔衮一生只有一个女儿,是在征朝鲜时带回的鲜族女子给他生的,后来攻打锦州时受伤,失去了生育能力,这是多尔衮自己说的。

多尔衮当摄政王时已经三十多了,他有十个媳妇,结婚十六七年了,如果能生应该有一堆孩子才对,而且当摄政王后六七年时间还是没有孩子。

多尔衮是把顺治当自己的孩子养的。多尔衮和孝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据说孝庄还下嫁多尔衮。他要是夺顺治的皇位,如何面对自己所爱的人,如何对得起顺治叫他一声“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外出打猎,最后坠马受伤,不治而亡,实际上他这次外出就是考虑还政给顺治后,自己接下来怎么办?到哪里去?

多尔衮要是不死,顺治亲政后没几年得天花死了,他很可能回来继续辅佐康熙。果真如此,孝庄也不必为康熙亲政操心费力了。





月夜luck


个人觉得多尔衮后期的实力最够可以弑君夺位,只在乎他做不做

自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后金政权摇摆不定,此时的多尔衮正值壮年,军功累累,而且征战过程中又被委以重要官职,培养了多尔衮强大的政治能力。甚至于清朝最终能够入主中原,一大半的功劳都是多尔衮立下的。

而且多尔衮和弟弟多铎两人掌管着两白旗,而且在征战四方过程中,两白旗已经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与两黄旗对抗,当时皇长子豪格岭正蓝旗,此时此刻一触即发。

但是多尔衮也知道以大局为重,若是此时再因为皇位之争而使得国家内乱,那么满清很有可能自取灭亡,所以多尔衮妥协了。

面对福临的弱小,多尔衮独揽朝政,甚至于被后人诟病他越权篡逆。历史已经给了多尔衮说法。他没有,他沧然而逝,留下的是雄才大略的一代摄政王。





打了八年铁抡不起小锤


多尔衮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跟随努尔哈赤一起征战,是清军入关、清朝建立的举足轻重的关键性人物,为清朝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

所以对于皇位,多尔衮不是没有想法,对于权利,多尔衮也不是没有欲望,只是因为孝庄,多尔滚甘愿做一个摄政王。




至于多尔衮当上摄政王后有没有后悔,有没有废福临自己上位的想法,我认为是有的。

从多尔衮辅佐顺治期间的几件事足以看到多尔衮的野心和霸道。

要求加封

刚开始,多尔衮只是叔父摄政王,这也是顺治能够接受的称封,可之后多尔衮并满意这个身份,所以他逼着顺治等他为皇父摄政王。

皇父一般也就是皇帝亲生父亲才这样称封,多尔衮只是顺治帝的叔叔,这样称封显然是不符合礼制的,但多尔衮依然逼着顺治帝给他加封,这足以说明多尔衮对权利的贪恋。

再加上本身多尔衮和孝庄的关系就惹人非议,如此一来,两人的关系就坐实了,顺治帝还不得不承认,这其实让顺治很难堪,但多尔衮丝毫不顾及。


气焰嚣张

其实多尔衮摄政期间,顺治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基本上要看多尔衮的眼色行事,孝庄母子是小心翼翼维持着和多尔衮的关系的,就怕多尔衮会突然翻脸。

孝庄母子的谨小慎微其实也只是助长了多尔衮的气焰而已,多尔衮的嚣张也到了让人咋舌的地步。

其一,多尔衮在自己的住处上,不惜劳民伤财,王府修比皇宫还要豪华。

其二,多尔衮把玉玺带回了家,理由是懒得进宫,要在家里办公。

其三,当时清朝给朝鲜的国书都是以父皇摄政王的名义写的。


可以说无论是从上到下,还是从内到外,多尔衮都觊觎了皇权,也可以这样说,在多尔衮心里他才是真正的皇帝,顺治不过是傀儡而已。

双方较量

多尔衮的野心是昭然若揭的,因此废不废顺治,只是看顺治的表现,听话就留着,不听话肯定马上动手。

在这期间,顺治母子虽在隐忍,但肯定也在暗中和多尔衮较量的,结果我们看到了,多尔衮不明不白死掉了。

而且多尔衮死后,顺治还不解气,还挖其坟掘其墓,将其所有财产充公,废除其所有封号,把他的子孙移到其他宗族,禁止任何他的子孙祭拜,让他断子绝孙。


煮酒温史


其实多尔衮不是不想当皇帝而是不能,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皇太极虽然走了,但是他的儿子豪格正值壮年,多年经营加上继承父亲的政治遗产,论权势不比多尔衮小。

论军权两人身后都有八旗子弟中的三旗支撑,论政权朝中支持的大臣不相上下。而当时明朝刚刚灭亡,各地方时常爆发反清复明的动乱。

所以这个时候,多尔衮和豪格都明白不能两虎相争,破坏大好局面,毁掉祖宗基业。只能彼此妥协,把年幼的福临捧上皇位,开始了多年的争权夺利之战。

历时多年,多尔衮终于通过政治博弈,把豪格势力去除。然而此时多尔衮年岁已高,且无子嗣传承,向来与福临母后孝庄皇后相近,也就没有废帝自立了。

多尔衮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天时不在,娶妻良多却无子嗣传承,蹉跎最后却也是无奈。


想跟你聊故事


如果多尔衮不死,也不会废掉福临自己做皇帝,因为多尔衮中了福临母亲孝庄的美人计,多尔衮爱江山更爱美人,为了心爱的美人孝庄多尔衮也不可能废掉福临自己做皇帝。

众所周知,皇太极最爱的嫔妃是孝庄的姐姐海兰珠,孝庄虽然为皇太极生下福临,但并不被皇太极宠爱,在皇太极的五大后妃当中,孝庄的地位最低就是证明。而且皇太极甚至派孝庄用美人计劝降明朝将领洪承畴,可见皇太极并不在乎孝庄。

在松锦大战以后,皇太极派孝庄去照顾受伤的多尔衮,就在那时候31岁的多尔衮与30岁的孝庄勾搭成奸,不久因为奸情被皇太极发觉,多尔衮与孝庄狼狈为奸先下手为强毒死了51岁的皇太极。

其实多尔衮其实非常的贪恋美色,家中妻妾成群,后来他甚至还霸占了自己侄子豪格的妻子,那么面对貌美如花的孝庄,他不下手似乎也不可能了,这样也就可以确定他们两人并非单纯的小叔子与皇嫂的关系,如同西门庆与潘金莲既然勾搭成奸,当然亲夫武大郎成为他们如鱼得水的最大障碍,皇太极也不幸成为多尔衮与孝庄之间地下情的最大障碍。



《清史稿〈太宗本纪〉》曾记载皇太极无疾而崩,意思是说皇太极在临死当时或几天内并没有病状。可见皇太极的确死的非常突然,就在清朝快要取代明朝入主中原的时候,一代雄主皇太极却突然暴亡。何况皇太极与弟弟多尔衮有杀母夺位之仇。

多尔衮14岁时,他36岁的母亲阿巴亥被皇太极活活勒死为父亲努尔哈赤殉葬,原来努尔哈赤死前给阿巴亥遗诏让多尔衮继位,但皇太极为了篡位,杀死嫡母阿巴亥为父亲努尔哈赤殉葬。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坚决反对战功赫赫的皇太极长子豪格继位做皇帝,但多尔衮自己也没有做皇帝,却立五岁的福临做皇帝,就是因为多尔衮中了孝庄的美人计,为了心爱的美人孝庄,多尔衮当然力保孝庄的儿子福临做皇帝。

当然,多尔衮立福临得到的补偿就是成为皇太后的孝庄下嫁多尔衮,多尔衮最终成为权倾天下的皇父摄政王。

其实多尔衮是清朝入主中原一统天下的真正皇帝,多尔衮勾结大汉奸吴三桂带领清军大举入关,先后消灭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朱由崧的南明政权、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清朝一统天下大局已定。

满朝文武、王公贵族见了多尔衮,都是要“列班跪送”,后又取消了多尔衮对小皇帝福临的行礼,多尔衮穿的朝服有八条龙,仅比皇帝的少一条龙,帽冠上为十三颗珠子,仅比皇帝的少一颗珠子,多尔衮的睿亲王府更是豪华壮观,大有和皇宫相比的趋势,完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掌握清朝最高权力的多尔衮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既爱权,更好色。他广开“色”路,在八旗女子中举办选美大赛。后又强娶侄儿豪格的老婆和朝鲜公主姐妹花。

此时作为清朝皇父摄政王的多尔衮功高盖主权倾天下,威望如日中天,如果想废掉八岁的小皇帝福临,自己做皇帝轻而易举,但多尔衮还是为了心爱的美人孝庄,还是放弃了做实至名归真正皇帝的机会。

当然多尔衮没有废掉福临自己称帝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没有亲生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多尔衮即使做皇帝,将来还要把皇位还给称他为“皇父”的干儿子顺治帝福临,多尔衮的权力与地位与真正的皇帝没有区别,又可以名正言顺的睡皇帝的母亲孝庄皇太后,何必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呢?

但随着小皇帝顺治帝福临年龄渐长,他开始知道了男女之事,于是福临越来越不能容忍母亲孝庄下嫁给叔父多尔衮这样的丑事,觉得是对自己对父皇皇太极的侮辱,就像秦始皇嬴政长大以后不能容忍吕不韦、嫪毐等权臣与皇帝母亲赵姬通奸、北魏孝明帝元诩不能容忍郑俨、李神轨等大臣与母亲胡仙真通奸一样。

公元1650年12月31日,多尔衮心绪烦躁,便率领诸王等人到边外去狩猎。但在行进之中,突然感到头晕目眩,跌落马下,膝盖跌伤,当地土民用石膏给他涂抹了伤口,他勉强支撑着继续前进。

后来多尔衮感到膝盖剧烈疼痛,难以忍受,胳臂无力,便急令回营。此时,诸王大臣们见他面色苍白、伏鞍不起,便慌慌忙忙地找来担架,将多尔衮抬至附近的喀喇城,不久死去,年仅38岁。

据说多尔衮之死是顺治帝福临借刀杀人,利用多尔衮的亲哥哥阿济格害死了多尔衮,然后再杀阿济格灭口。

当然福临除掉多尔衮也得到了母亲孝庄的支持。在儿子与情夫之间,孝庄选择了儿子,当然比选择情夫杀害儿子的导致北魏灭亡的皇太后胡仙真更有远见卓识。

公元1651年2月,多尔衮死后仅2个月,顺治皇帝福临就“削去爵位、黜出宗室、抄没财产”,追夺多尔衮的一切封典,毁墓掘尸。

如果孝庄对多尔衮有真感情,她也不可能允许儿子福临这样做,因此孝庄一直只是用美人计利用多尔衮为自己为儿子的地位保驾护航,当然她对丈夫皇太极也没有真感情,她死后明确不愿意与皇太极葬在一起。

因此康熙只是将孝庄的灵柩暂时运往清东陵,后在昌瑞山下建起“暂安奉殿”,将灵柩停放其中。直至雍正三年(1725),雍正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将已经死去37年的孝庄葬入地宫。


厚德载物49847


很难,如果多尔衮真的可以废掉福临的话,那么当初还立福临这个傀儡皇帝干什么呢?直接自己当了皇帝就好了,首先说立福临就是多尔衮均衡各方势力做出的选择与让步,再者虽然多尔衮不是皇帝但却顶着摄政王的名义管理朝政,可谓是权势滔天,也算是达到个人权利的巅峰了。

其次福临当时还小但是福临的母亲则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就算是多尔衮有废了福临的心怕也是没有废了福临的力量,孝庄太后不会坐视不管的,其次福临一天天长大地位越来越稳固,就算要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其实福临就是在多尔衮的阴影之下长大的,即使多尔衮不死随着福临一天天长大,福临与多尔衮之间势必会有一场政治摩擦,那么最终不是福临胜出就是多尔衮胜利,其实多尔衮早亡算是对大清国最好的结局了。





婉兮历史


顺治皇帝福临

首先,多尔衮的骄傲。

多尔衮的荣耀与时俱进,已经让他感受到了君临天下的滋味,从睿亲王到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功劳和封赏进展太快,即使想从假皇帝变成真天子,也需要水到渠成,贸然称帝或许会让刚刚夺得的江山基础不稳。多尔衮进京后在封号、礼节和仪仗方面一再提升,僭越之事不断发生,他也许是在试探皇族和百官的底线,还没到称帝的时候,骄傲的多尔衮是不会轻易下手的。

其次,多尔衮无子。

虽然后学者考证,多尔衮死前有一个不具名的幼子,但官方从来认为多尔衮只有一个女儿。有传言说多尔衮在战斗中伤了命根,身边妻妾多达十多人也只能“掩人耳目”。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满清的每一次传位都搞得阴云密布,多尔衮不能不考虑他当皇帝后的继承人问题。多尔衮身边有很多妻妾,或许他正在寻找“恢复能力”的办法,但没有儿子他仍然不敢贸然称帝,否则后患无穷。

最后,多尔衮死得太早

位极人臣,只有三十多岁,多尔衮或许骄傲的认为自己还有时间,谁能想征战天下,可以在马背上吃饭睡觉的多尔衮,会在打猎的途中坠马而亡呢?死得太早,或许让多尔衮还没有准备完成的篡立中道崩殂。39岁落马伤重不治,也有人认为这是顺治娘俩使得手段,但他能带出去打猎的亲兵,哪个不是对他忠心耿耿?被人陷害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多尔衮就是命里没有皇帝的缘分。





海哥趣说历史故事


不会的。

爱新觉罗·多尔衮是大满清贵族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因为是庶出,所以当时即便努尔哈赤相对于皇太极更偏爱于小儿子多尔衮,但是在努尔哈赤世袭王位的时候,还是遵从了嫡长子继承制,遵从了满清皇族多数人得意见,确立了当时年纪较大、阅历丰富、较有权力的皇太极。

为此,根据满族制度,多尔衮的生母也被处以死刑,与努尔哈赤合葬。但是多尔衮生性聪明,又接连遭受到了这诸多打击,使得幼年得多尔衮就早早地感受到了政治的血腥味道。后来,凭借着天生优势和自身的勤奋,小小年纪的多尔衮就成为了南征北战的大英雄,还是满清八旗之一的旗主。

公元1643年,皇太极因病驾崩。公元1644年,多尔衮率领清军首次入关,当时满清贵族心中都认为多尔衮是继承皇太极的最适人选,并且皇太极在临终前也尚未留下继承人的遗嘱。但是当时手握重兵的多尔衮却没有选择称帝登基,而且选择和孝庄太后共同追随辅佐年仅6岁的福临(顺治帝)登上了帝位。

第一点,当时在清军入关后,清朝上下开始对皇帝的人选费尽心思。其中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两位大臣索尼与图赖,都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先帝有儿子在,必立其一。”这两位重臣的意见其实也已经代表了大多数满人和官员的看法,这种舆论不得不对多尔衮产生极大压力。其次,福临作为皇太极的嫡子,具有正统血脉,是皇太极死后最合理和最合法的继承人;再者说,多尔衮作为福临的叔叔,如果强行抢夺帝位的话,不仅自己脸上不好看,而且极有可能引起内部对之的厌恶。

第二点,当时身为四大亲王之一的豪格(皇太极的大儿子)在清朝同样颇具实力,毫不夸张地说,豪格的影响力乃至实力大可与多尔衮旗鼓相当甚至是超越了多尔衮。根据《清史稿》记载:亲王豪格身后有坐拥正黄旗和镶黄旗,比起坐拥正白旗和镶白旗的多尔衮不仅在血统正宗上具有压倒性优势,而且实力也是超过多尔衮的。多尔衮如果敢直面皇位,那么随之必然的也就要面对如此极具竞争力的豪格。

第三点,当时处于抉择之下的多尔衮遇到了孝庄皇后。本来无缘皇位的顺治,却在母亲的“安排”下,顺利地坐上了帝位。这又是怎样的呢?在面对竞争力如此强悍的豪格后,多尔衮也是一筹莫展,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孝庄皇后出现了。既然现在无缘地帝位,那也不能如此便宜了豪格,于是多尔衮选择了与孝庄皇后联手将福临送上皇位。这样的孤儿寡母在多尔衮的大力支持下合法继承皇位,豪格也无话可说。而且如果福临顺利登基的话,多尔衮也可以实际当个幕后操纵者,这样,他就足够了。


维C牛奶咖啡糖


多尔衮不会当皇帝的,在我看来主要是有三点原因。

第一是他没儿子,不是什么小问题,但你想谋位,自然需要有圈子团队,团队里的人看你连儿子都没有,就觉得这事不太靠谱了。

第二他发过誓不当皇帝。建州那会儿刚入关,民风还比较淳朴,说过的话就是射出的箭,回不了头的。

第三他没法面对代善。代善的一子一孙劝多尔衮称帝,被他杀掉了,现在自己要回去,怎么面对代善。代善在努尔哈赤诸子里威望极高,忽视不得。

出于这三点原因,我相信多尔衮就是没病死也不会篡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