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瑞典应对疫情的方案,有没有可能是最科学的呢?

特斯拉2019


现实的说和以后的作,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变化的。

假设一下前者十个英国人因病会死掉两个,后者投资防控力度百个英国人死掉一个,那样百姓选择肯定是后者。

曾经泛烂欧洲的黑死病,欧美人比咱更清楚。


坂上的雲


英国、瑞典应对疫情的方案,有没有可能是最科学的呢?只有可能是伪科学!

先来看一下,3月16日李兰娟院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怎么说:

1. 一些国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提出的“群体免疫”观点, 是对老百姓不负责任的做法。

2.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


一. 英国、瑞典应对疫情的方案。

1. 英国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希望通过约60%英国人感染轻症新冠肺炎,来获得群体免疫。同时宣布不再检测和确诊新型肺炎患者,中轻症患者自行隔离等。

2. 瑞典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声称已经没有可能阻止新冠疫情在瑞典的传播。同时宣布不再对轻症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

二. 英国、瑞典目前的抗疫政策是投降政策。

1.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家都在从协力抗疫。早期疫情严重的中国,之后疫情严重的伊朗、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甚至是美国,即使大量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但是大家都抱着一个必胜的信念去战斗,这些都是科学的决策。


2. 英国、瑞典的疫情没有上面提到的国家严重,而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时,却早早举手投降了。就英国的“群体免疫”而言,6600万的总人口,60%的病毒感染率,就是大约4000万人,3%的病毒感染致死率计算,就是120万人的生命。那么多鲜活的生命,看着他们痛苦死去,这是科学吗?!


三. 积极面对,合力抗疫才是科学的防疫决策。

1. 科学的抗疫决策,应为民众的健康和生命着想,以民众的利益最大化为首要。武汉疫情爆发之后,党和国家以“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口号来号召和组织全国人民积极进行抗疫,这才是科学的抗疫决策。


2. 抗疫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是全球的事情。英国、瑞典的消极抗疫政策会害了本国人民,也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抗疫实施,相信两国的民众不会就此答应。


结尾语:希望英国、瑞典能早日回到抗击新冠肺炎的正确道路上来!


沧海人间


跪久了,有没有可能膝盖可以不生根呢?

病毒很乐意较量一下,看看是你人类的群体免疫来的快,还是自己的变异进化来的快。


每妙者


中国如果按照60%感染比例来计算,将有8亿以上感染,你家亲属都有防护罩吗?能不死人


张淼171038209


要是楼主家里人得病了,咱们国家也搞群体免疫


风游鱼


西方人崇尚达尔文主义。丛林法则最基本的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看看非洲草原的生物链吧。我们老百姓俗话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仔泥,就是此意。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什么竞选、市场经济等等,其理论基础与本质就是丛林法则。他们应对疫情的策略与我们(为人民服务)有本质上的不同实属必然。同一件事,人之所处的政治立场、民族、文化宗教和位置、角度等不同,评价自然也不一样。至于什么最不最,符合科学还是违背人伦,只能是见仁见智,各说各话了。[微笑]


听竹轩主349


英国的delay政策,也是约翰逊出奇计,正话反说,把英国民众吓到呆在家中。英国社会,无法强制,医疗资源又不够,只能是这个计策了。 约翰逊向来无厘头,言行乖张,但执行力很强。如果政府宣布宵禁,那各种力量都会反对闹事,需要各种程序扯皮。政府一说不管了,大家就都怕死,呆在家中,不想成为那倒霉的60%。 约翰逊此言一出,伦敦地铁里都没有人了……[捂脸][捂脸][捂脸][捂脸]英国首相真的了解本国人,都没有数学思维方式的群体。只有这样才能治住[大笑][大笑][大笑]


楚๑๑峰


知道要死多少人吗?一次再来另外的病毒时,再死一批人?


纽约时间2


赞成!让他们关闭国境别祸祸别人


springxc


英国的防疫策略是让病毒缓慢传播:慢慢地让大部分人都得病,从而获得群体免疫力。这个策略看起来是令人惊悚的,然而英国人自己提出来一套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减缓新冠病的毒传播,但不彻底终结它,而选择让大部分人得病,最终许多人可能会转为重症,但几乎所有人都会最终康复。英国政府这样做是为了获得群体免疫力,也就是到一个时间点时群体中大部分人都已得过病了,也就因此获得了免疫力。这样一来这个疾病也就不会被继续传播给其他没得病的人了。目前瑞典也已接受了与英国大致相似的防疫策略。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新闻处发言人埃里克·伯格隆德于11日深夜表示:斯德哥尔摩地区正在减少新冠病毒检测人数,从12日起对怀疑自己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停止检测,只对已入院者和高危人群进行抽样。如果单纯从生物学的角度而言:也不能说这种寄希望于群体免疫力的方法是不靠谱的。动物在自然环境中没人给看病,即使是我们人类的医疗技术也不是自古以来就像现在这样发达。事实上动物以及缺乏医疗技术的古人在很多时候是不得不采取依赖于自身免疫力与病毒博弈的。历史上很多传染病只要得过一次的人就会产生抗体,之后这个人就再也不会得这种病了。

在中国历史上康熙之所以能继承皇位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曾得过天花,所以孝庄太后和满洲八旗贵族认为选择玄烨(日后的康熙皇帝)可以大大避免病亡早夭的可能性,更利于维持朝政的稳定。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病毒可以视为是一个载体或者说催化剂:病毒会杀死很多被感染的物种,而活下来的物种从此就会对这种病毒形成抗体,于是物种的进化就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完成。事实上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细菌、病毒并不少:其实每天都有数以亿计的病毒落到每一平方米的土地上。这听着似乎是一件令人恐惧到头皮发麻的事,然而实际上却并没我们想象的那么恐怖。

生物的进化历程本身就是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人类和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针对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细菌、病毒进化出了一套免疫系统。事实上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与侵入我们身体的细菌、病毒战斗:首先我们的皮肤会对细菌、病毒进行第一道防御。如果这一道防御关卡失守了,我们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就会消灭入侵的细菌、病毒。万一这第二道关卡也失守了,那么我们还有第三道关卡——这就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像我们打的疫苗一样会产生针对性抗体,一旦发现立即消灭。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病毒其实并不少,然而我们却并不会因为这些日常接触的病毒而致病,这就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对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毒已具有天然的抗体。

然而当我们的免疫系统不断进化之时病毒也从未停止过变异,因为病毒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变异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于是人类与病毒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无休无止的博弈。以当前的新冠病毒为例:尽管这种病毒和当年的SARS病毒同属冠状病毒,但这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病毒,就像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也不能被视为同一个人一样。由于这是一种新型病毒,所以我们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在此之前是没见识过这种病毒的,所以感染后我们自身免疫系统就出现了识别慢、启动慢的现象,从而导致病毒在人体内呆的时间长,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大。

我们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常规病毒对人体是明火执仗入侵的敌人,于是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在战役一开始就为抗击入侵而充分动员了;相比之下新型病毒就像是潜伏在我方阵营的特务,当我们的免疫系统识别出有”特务“混入人体时再做出反应其实就晚了。那么在见识过这种新型病毒后我们的免疫系统就逐渐对其形成了一定的识别机制。所以历史上每次瘟疫过后都会导致大量人口死亡,而活下来的那部分人就会具备更强的抵抗力。为什么当欧洲白人殖民美洲时作为美洲原住民的印第安人会因感染白人带来的病毒而大规模灭绝呢?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的说法是印第安人对欧洲人带来的病毒不具备免疫力。

然而病毒的传播不该是双向的吗?如果说印第安人无法适应欧洲人带来的病毒,那么欧洲人就能适应印第安人身上携带的病毒吗?其实欧洲人在殖民美洲的过程中也有一部分人染病身亡,然而他们却没出现像印第安人那样的大规模灭绝现象,难道说是因为欧洲人具备比印第安人更强的免疫力吗?事实上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在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到来前欧洲人曾经历过一场浩劫:在1348年—1350年的三年之内欧洲有近3千万人因黑死病而失去生命,以致于当时的欧洲人一度怀疑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然而熬过这场浩劫的欧洲人却因此具备了更强的身体免疫力;相比之下印第安人长期生活在一种封闭状态中,所以他们对病毒的抵抗力是低于欧洲人的。

如果某个国家放弃抗击疫情,让国民纯粹依靠自身免疫力硬抗是不是会获得全民免疫呢?理论上当然是这样:因为缺乏免疫力的人都凉凉了嘛,那么剩下的当然都是有免疫力的人啊。然而这样做势必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英国人预计这样做可能会导致60%的国民被感染。英国的人口大约是3960万,也就是说会有近2400万人被感染。目前我国在医学干预情况下感染者的病死率在3%左右,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势必会大大增加这一比率,所以意大利现在已达到了6.8%。如果我们取我国和意大利的平均值4.9%进行计算,那么英国需要为采用放任模式取得全民免疫付出的代价是近120万人死亡。当然4.9%的死亡率还是比较高,那么我们给英国打个对折也有大约60万人死亡。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英国在二战中的死亡人数大约是40万。如果英国采取完全放任的模式应对新冠疫情,那么可能会导致一场相当于二战一样杀伤力的灾难。动物因为环境的限制而只能适应自然淘汰的丛林法则,然而如果我们人类如此行事与动物有何区别?古人由于医疗技术的制约有时也不得不无奈地接受自然淘汰的命运,然而如果我们现代人仍要如此行事,那么我们在过去的千百年中发展医疗技术的意义何在?尽管从纯粹的生物学理论上而言:最终一定会有人扛过去,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完全接受这种自然淘汰的丛林法则吗?我国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地区在最高峰也只有几万名确诊患者,而英国的防疫模式却已在预计可能需要付出两千多万人患病、几十万乃至几百万人死亡的代价。

武汉在几万人患病的情况下已导致医疗床位饱和,以致于我们不得不从全国各地调集医疗力量驰援武汉,以致于我们不得不在几天之内新建了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座医院。即使如此依然无法满足床位需求,所以我们又新建了很多方舱医院。那么英国的医疗资源足以应对可能导致两千多万人患病的局面吗?两千多万人患病后谁去供应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呢?英国的经济体系能承受这样的局面吗?届时英国可能会出现四处抢购的现象,也可能因为买不到食品而导致一些混乱,越来越多的社会治安事件在短期内会集中爆发,那么英国的警察系统足以应付这样的局面吗?英国、瑞典是否把这些问题都纳入到考量中是我们不得而知的,然而他们无论做何选择都是我们所无法控制的。

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有两点:一是加强我们的出入境管理,从而杜绝境外疫情输入;二是呼吁我国滞留在瑞典的公民自觉在家隔离,因为减少与外界接触就是减少感染的机率。我们不是没能力或不愿意接回滞留在外的中国公民,这在之前的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中已得到了充分证实,然而在当前疫情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对国民的健康安全负责。在当前形势下不流动是最大的安全、不出门是最好的保护。目前国家即使展开撤侨工作也只能视各地具体的疫情形势分批次的有序展开,不宜大规模操作。我国驻瑞典大使馆可以针对瑞典目前的疫情形势对我国在当地的公民提供生活物资和医疗服务方面力所能及的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