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风俗:为什么忌讳与和尚、尼姑相处?直言:真假难辨

导读: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用老祖宗的话来说:“跟着好人学好,跟着巫婆学跳大神”,这话还别说,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人们普遍以好坏来判断一个人是值得结交。但是也例外,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早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着什么样的忌讳?看看你都知道吗?且听我继续道来。

民间风俗:为什么忌讳与和尚、尼姑相处?直言:真假难辨

忌讳与坏人相处

无论古代还是现在,每个人都担心交友不慎,所以坏人是人们第一个不愿结交的人。但是我们都知道,坏人这个词没有标准的定义,小孩子眼中捏他脸蛋的人是坏人,女朋友眼中欺负他的男友是坏人。所以民间风俗也给出了一个较为固定的判断,通常以道德品质为标准,不孝、偷盗、嗜赌、斗殴、淫乱、凌弱、妒忌,贪婪等;明确点出这些人都可归属在坏人一类,所以民间忌讳与这些人结交。

民间风俗:为什么忌讳与和尚、尼姑相处?直言:真假难辨

忌讳与有疾病的人相处

很多人觉得无法理解这种说法,但是在早期社会,医疗技术十分落后,人们根本无法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具有传染性。一旦在相处的过程中,一方突发疾病,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其他正常的人受到威胁。同理,反过来说,如果自己身患疾病,那么也可能威胁其他人。所以在早期社会,人们对身患疾病的人,往往都是敬而远之,更别说与其相处了。虽然现在的医疗水平发达,但是对于病人来说,还是应该禁止或者尽量减少与其他人相处,等病好了在相处也不迟。

民间风俗:为什么忌讳与和尚、尼姑相处?直言:真假难辨

忌讳与和尚、尼姑相处

说到这里,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则搞笑的话题:“有一天男子对女友说,我要出家当和尚,女友不解便说道,当和尚需要本科文凭,你还不够格!”当然这玩笑话,言归正传!为什么不与和尚、尼姑相处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避嫌

我们都知道,在早期,科学技术落后,人们将很多无法无法理解的事都归咎在“鬼神”身上。而在民间很多传说中,和尚、尼姑都是世外高人的形象,能降妖除魔。所以每当家中出现一些奇怪的事,都会请这一类的人帮忙。自然而然,如果让他人发现自己与和尚、尼姑相处,难免会让人误会自己家中有不干净的东西,到那时,就是有理也说不清。

民间风俗:为什么忌讳与和尚、尼姑相处?直言:真假难辨

海南三亚湾乱象禁而无止

二、骗子

民间很多传说逐渐将这一类人给神话了,因此也就出现了很多以此为借口的骗子,打着得道高僧的名义到处行骗。特别是在一些偏僻的农村,很多老年人都曾被骗。因为有时难辨真假,毕竟很多老年人的思想都还比较封建,如果这时有个假和尚对他说,家中有不干净的东西,那么还是很容易上当的。所以人们都避而远之,不与其相处。

注:其实这里特指的是“假和尚”,只是有时真假难辨,所以都不接触。

总结:虽然说现在和早期不同,但是民间对这三种人的避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要理智的去判断。正如这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每个人都与好人接触,那么这个世界可能就没有了坏人。如果每个人都不与骗子相处,那么这会有骗子吗?对此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