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龍冬早蔬菜唱群眾增收“主角”

“冬早蔬菜好管理,效益也好,每畝正常能收入6000多塊,好的可到8000多塊,又不影響大春生產,很受我們老百姓喜歡。”正在給開花結實的冬早茄子進行中耕管理的五龍鄉南巖村委會弄臺村群眾餘小衛滿臉喜悅地說到。

五龍冬早蔬菜唱群眾增收“主角”

近年來,師宗縣五龍鄉立足境內部分區域屬低熱河谷槽區,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及水利條件好,冬季基本無霜雪,平均氣溫達18.5℃,最低氣溫都在10℃左右的優勢,積極規劃,動員群眾發展冬早蔬菜。打好熱區資源“牌”,掐好時間差,搶佔市場先機,做活群眾增收致富“文章”,冬早蔬菜漸成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角”。

五龍冬早蔬菜唱群眾增收“主角”

在五龍鄉狗街村委會下魯木村潺潺的牛尾河沿岸,滿眼是生機盎然的冬早蔬菜。村民熊海芳正在給即將收穫的冬早馬鈴薯除草。跟他聊起冬早蔬菜,他立即興趣大增,給我們扒起手指頭,算起收入賬來。今年,他水稻一收割就著手整地栽種冬早洋芋,在去年嚐到甜頭的基礎上,翻番種了8畝,按每畝2噸,每公斤2.5元算,一畝的收入不下5000元,僅冬早洋芋可收入4萬餘元。

五龍冬早蔬菜唱群眾增收“主角”

像熊海芳這樣在冬早蔬菜產業上“撈金”致富的群眾不在少數。據瞭解,冬早蔬菜產業未實施以前,地處低熱河谷槽區肥沃的水稻田,每年群眾只種植一季水稻,水稻收割後,耕地便休息了,自然人也逍遙了,但增收致富多年不見長進。

五龍冬早蔬菜唱群眾增收“主角”

經過幾年不遺餘力的推廣,群眾嚐到了“甜頭”,慢慢從被動接受變為自覺行動,推動冬早蔬菜產業發展壯大。大春作物鼓起群眾的“米袋子”,冬早蔬菜鼓起群眾的“錢夾子”已成為群眾的共識。“五龍鄉充分發揮獨特的氣候和土地資源優勢,積極動員群眾大力發展冬早蔬菜,提高複種指數,增加群眾收入。目前,五龍鄉發展冬早蔬菜3000餘畝,產值近2400萬元,帶動1000餘戶群眾增收致富。”五龍鄉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阮彥明介紹說。(來源:師宗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李勤 嶽城坤 趙定橋 編輯:孫利勇)

五龍冬早蔬菜唱群眾增收“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