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關雎》中琴瑟友之、鐘鼓樂之?

紀吳瑞


要理解《關雎》中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就必須回到原詩裡去。

《關雎》出自《詩經·國風·周南》,為中國先秦時代民歌。是《詩經》的首篇,又為十五國風第一篇。原文如下: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對照著逐句翻譯過來,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意思: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撈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醒來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卻沒法得到,白天黑夜便總思念她。長長的思念喲,教人翻來覆去難睡下。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採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奏起琴瑟來親近她。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拔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當然用現在的話概括就是:溫柔賢惠、文靜優雅的美女,是多少男人夢寐以求的好配偶呀。得不到她的芳心,白天坐立不安,夜裡輾轉難眠。怎麼獲取她的芳心呢?搞點共同的興趣愛好,如鋼琴、吉他、笛子、架子鼓等等,先去接近她,靠近,然後慢慢的熟悉,獲取好感,表白,在一起,帶回家,做自己的老婆!其中的“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是在教男孩子用什麼手段、怎麼追女孩子的。手段:拿出看家本領,比如彈琴擊鼓,先讓女孩子好奇,找機會先有熟悉起來。注意,這首詩的畫境是,一個男孩子在河邊看到一個美女,然後就想把她娶回家。男孩子,求之不得,實在忍不住後,是這樣追的:先通過本領吸引,再尋找女孩子的樂趣在哪,迎合她讓她高興,然後就慢慢熟悉了,再然後就按部就班吧,你懂的......最後娶回家當老婆。
放現在就是這樣的場景:男孩子看到一美女,特別想追了當女朋友,怎麼辦呢?各方打聽女孩子的情況。拿出看家本領,比如彈吉他。在女孩子時常經過的路邊彈,在女孩子宿舍樓下草坪彈,只要女孩子經常出現的地方就去秀一秀。慢慢的,可能哪一天,美女就好奇的圍過來,可能就會好奇地問:“帥哥彈的好棒,你學了多久了,為什麼經常見你彈吉他呢?”等等,這就有話題,就開始了,再慢慢地熟悉。熟悉後,知道美女喜歡聽吉他彈唱之類的,就經常約一約,給她彈,讓她高興。這一步一步的關係就近了,然後約會、表白、在一起、娶回家。想象力有點.......😂😂

《關雎》中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我想要講的套路大概就是這樣吧。


文螢之


一、瞭解詩句的意思

《關雎》中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的意思是:奏起琴瑟來親近她,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這裡“友”“樂”作動詞用,既“以……為友”“使……快樂”。

二、瞭解琴瑟、鐘鼓

琴瑟、鐘鼓都是樂器,也都可以指代音樂。

1、琴瑟

相傳,琴瑟是伏羲發明的。琴與瑟均由梧桐木製成,帶有空腔,絲繩為弦。琴初為五絃,後改為七絃;瑟二十五絃。古人發明和使用琴瑟的目的是順暢陰陽之氣和純潔人心。

琴和瑟的區別在於演奏的場合不同。

琴用於在貴賓面前彈撥,主人和客人都在認真聽,算是用於比較正式的音樂場合。

瑟用於背景音樂的彈奏,瑟一般都被置於屏風後面,客人圍著桌案坐,在音樂聲中邊閒談、邊吃喝。這是社交性場合。

當然,琴與瑟可以聯合起來演奏,琴在臺前,面對賓客;瑟在臺後;琴離客人近;瑟離客人遠;琴師可以是主人,或是漂亮的姑娘;瑟師因為背景版,則可以是老年男子。

2、鐘鼓

《山海經·西次三經》“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鐘山,其子曰鼓,其狀人面而龍身。”

鐘鼓是傳說中銜燭之龍之子,除銜燭之龍之外最強的戰龍。根據文字記載,黃帝與炎帝交戰時,曾擊鐘鼓以助士氣。但真正用之廣泛,卻在制禮作樂的年代。

鐘鼓指的是富貴人家的音樂,又代表了富貴之意。

三、瞭解《關雎》

關睢

[詩經·國風·周南]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國風·周南·關雎》這首短小的詩篇,是《詩經》的第一篇。

這首詩歌的意思是:關關和鳴的雎鳩,棲息在河中的小洲。賢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摘取。賢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追求卻沒法得到,日日夜夜總思念她。綿綿不斷的思念,叫人翻來覆去難入睡。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摘取。賢良美好的女子,彈琴鼓瑟來親近她。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去拔它。賢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關雎》的內容其實很單純,是寫一個“君子”對“淑女”的追求,寫他得不到“淑女”時心裡苦惱,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得到了“淑女”就很開心,叫人奏起音樂來慶賀,並以此讓“淑女”快樂。

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詩經》的時代是對貴族的泛稱,而且這位“君子”家備琴瑟鐘鼓之樂,那是要有相當的地位的。描繪了貴族階層的愛情生活。

此詩在藝術上巧妙地採用了“興”的表現手法。

(“興”是以其他事物為發端,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與詩歌內容有一定聯繫。比興手法可增強詩歌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增加韻味和形象的感染力。)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想。

2、“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以採荇菜這一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地相思與追求。

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這裡寫出了男子對愛慕的女子求而不得的憂心,甚至睡不著覺。

4、“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為了討女孩歡心,男子拔起了船左右的荇菜,獻給愛慕的女孩,而且還奏起了音樂親近女孩。

古人追求姑娘也是很浪漫的。

全詩語言優美,善於運用雙聲、疊韻和重疊詞,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和寫人狀物、擬聲傳情的生動性。


牧影


意思是:奏起琴瑟來親近她;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出自】:《關雎》選自《詩經·國風·周南》

【原文】: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譯文】:

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撈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醒來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卻沒法得到,白天黑夜便總思念她。長長的思念喲,叫人翻來覆去難睡下。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採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奏起琴瑟來親近她。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拔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作品介紹】:

它是反映一個青年對一位容貌美麗姑娘的愛慕和追求,寫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悅。它是我國愛情詩之祖。不僅反映的是令人喜聞樂見的愛情題材,還具有獨到的藝術特色。

【作品賞析】:

《關雎》作為一首情詩,以水域為依託而展開。《詩經》中的男女相會求偶往往在水邊進行,《關雎》首開其端,景物的選取帶有典型性。這首詩採用“興”的表現手法,先是以物起興,然後又以事起興。以物以事起興,是以魚鷹的鳴叫,引出作者對淑女的追求。魚鷹捕魚與男性求偶,作為同類事象而相繼出現。用水鳥的捕魚來暗示兩性的結合。《關雌》的男主人公自稱“君子”,詩當出自一位貴族青年之手,且詩風清新高雅,帶有明顯的周代禮樂文明的屬性。這首詩的主要表現手法是興寄,還採用了一些雙聲疊韻的聯綿字,以增強詩歌音調的和諧美和描寫人物的生動性。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 尹吉甫採集、 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 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 風》、《 雅》、《 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 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 周頌》、《 魯頌》和《 商頌》。

【詩經介紹】: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 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 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 南陔、 白華、華黍、由康、崇伍、 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一棵紮了根的楊樹


這兩句語出《詩經》首篇《關睢》。孔子整理編輯《詩經》,之所以把《關睢》列為首篇,真可謂煞費苦心。孔子曾這樣評價《詩經》:"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又這樣評價《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所以,這兩句詩不能停留在文學或美學層面上理解,這樣就太辜負孔聖人的苦心了!而應該上升到儒家哲學層面上理解。孔子用"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來評價《關睢》,是要用文學的形式來闡明儒家"中庸"思想。

《中庸》第一章裡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回到《關睢》來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這就是孔子說的"哀而不傷"。"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和"窈窕淑女,鐘鼓樂之",這就是孔子說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和"樂而不淫"都是"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因此,"琴瑟友之"和"鐘鼓樂之"就是"樂而不淫",一言以蔽之,和也。





雲潤春天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琴有五絃或七絃,瑟有二十五絃,所以琴瑟喻意夫婦和諧。“友”,這裡用動詞,指親近、友愛。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鐘鼓”,敲擊種鼓,泛指音樂。鍾、鼓是古代的禮樂器。“樂”動詞,取悅、打動的意思。

兩句詩句的意思是,詩中的君子日思夜想,輾轉反側,想以琴瑟、鐘鼓來取悅和親近思暮的淑女。


用戶言午澤群


八年級下冊第十二課《二首》之《關雎》

原文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譯文 :

雎鳩關關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文靜美好的少女,小夥理想的伴侶。

參差不齊的荇菜,順流兩邊去撈取。文靜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沒能如心願,日夜心頭在掛牽。長夜漫漫不到頭,翻來覆去難成眠。

參差不齊的荇菜,兩手左右去採摘。文靜美好的少女,彈琴鼓瑟表愛慕。

參差不齊的荇菜,兩邊仔細來挑選。文靜美好的少女,鐘聲換來她笑顏。

這首詩通過一個男子在河邊遇到一個採摘荇菜的姑娘,併為姑娘的勤勞、美貌和嫻靜而動心,隨之引起了強烈的愛慕之情,在夢裡也會夢見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求過程,充分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內心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和追求,突出表達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摯的思想感情。 本篇是詩經的首篇,更加表明了關雎在古代人們心中的地位。

” 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結合文章內容,意思是:彈琴鼓瑟向姑娘表愛慕。用鐘鼓之聲換來她的笑顏。


王志毅


意思是:奏起琴瑟來親近她;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出自】:《關雎》選自《詩經·國風·周南》

【原文】: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譯文】:

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撈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醒來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卻沒法得到,白天黑夜便總思念她。長長的思念喲,叫人翻來覆去難睡下。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採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奏起琴瑟來親近她。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拔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對於詩經《關雎》中的“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相信很多讀者心中都會有個疑問,為何君子在河邊見到心儀的淑女,要“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為何能在野外河邊,能琴、瑟、鍾、鼓樂器齊用,來取悅心儀的女子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必須瞭解《關雎》的創作背景,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和故事經過,才能充分理解《關雎》詩詞的豐富內涵。

根據網上搜集的論證,《關雎》產生於公元前721年夏天,為春秋莒國國君莒子,千里駕車追尋新婚妻子向姜,來到春秋向國向城南的河邊,見到久別重逢、新婚三月的向姜,有感而作的敘事抒情詩。《左傳》“隱公二年(公元前721年)【傳】二年春,莒子娶於向,向姜不安莒而歸。夏,莒人入向,以姜氏還。”正是對此事的記載。

莒國國君莒子從千里之外的山東莒縣,遠道駕車而來安徽懷遠境內的向國,又是初次來到新婚妻子家鄉,所乘車駕將自己喜好的琴瑟鐘鼓隨身而帶,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當其駕車來到河邊見到“寤寐求之”的新婚妻子,從車駕上取下琴瑟、鼓鍾,為妻子彈奏一曲音樂,吟唱詩詞歌賦,也就順理成章了。這就是君子能在河邊、野外,琴、瑟、鍾、鼓演奏的原因了。

淑女向姜公主新婚三月,獨自從千里之外的莒國返回向國向城,在莒國理當是和莒子發生了某種夫妻矛盾,而負氣返回家鄉。國君父母對她的獨自負氣返回,當是對女兒責備、擔憂多於欣喜。一路的風餐露宿之苦,無人訴說,還要承受父母的責備,淑女向姜心情鬱悶,只能來到向城南的開滿荇菜花的河邊散心、解悶。

公主向姜對夫君莒子的突然追尋而來,對夫君莒子如何看待自己的態度,心中也是很忐忑,自然不會表現出喜悅、驚喜之色。莒子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打消妻子的顧慮,表現出自己對新婚妻子離家出走的諒解與理解。取出琴瑟來彈奏一曲,表達對淑女向姜的友好與諒解,是最好的溝通方式。在這風景優美的河邊,欣賞沁人心脾的琴瑟音樂,對舒緩淑女向姜的情緒,當為最佳方法。

在舒緩了淑女向姜的情緒,表達了對向姜返回家鄉的理解與諒解、友好後,以鐘鼓的歡快音樂,歡慶夫妻的千里重聚、久別重逢,當是人生一大快事,一切煩惱憂愁儘可忘記,夫妻高高興興地團圓,才是此刻的主題。


雲采薇


對於詩經《關睢》中的琴瑟友之和鐘鼓樂之,相信讀者都會有疑問,為何君孑在河邊見到心儀女子,要琴瑟友之和鐘鼓樂之?來取悅心儀女孑呢?原來是諒莒國國君莒子駕東去迎接妻子向姜,在一河邊兩人相遇了,久別重逢,有感而發,作了《關雎》這首詩歌。再從車上取出琴瑟鐘鼓,為愛妻演奏了這首新詩。這就是為什麼琴瑟友之和鐘鼓樂之的你原因。


致力詩酒文化傳播


對於詩經《關雎》中的“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相信很多讀者心中都會有個疑問,為何君子在河邊見到心儀的淑女,要“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為何能在野外河邊,能琴、瑟、鍾、鼓樂器齊用,來取悅心儀的女子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必須瞭解《關雎》的創作背景,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和故事經過,才能充分理解《關雎》詩詞的豐富內涵。

根據筆者的論證,《關雎》產生於公元前721年夏天,為春秋莒國國君莒子,千里駕車追尋新婚妻子向姜,來到春秋向國向城南的河邊,見到久別重逢、新婚三月的向姜,有感而作的敘事抒情詩。《左傳》“隱公二年(公元前721年)【傳】二年春,莒子娶於向,向姜不安莒而歸。夏,莒人入向,以姜氏還。”正是對此事的記載。

莒國國君莒子從千里之外的山東莒縣,遠道駕車而來安徽懷遠境內的向國,又是初次來到新婚妻子家鄉,所乘車駕將自己喜好的琴瑟鐘鼓隨身而帶,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當其駕車來到河邊見到“寤寐求之”的新婚妻子,從車駕上取下琴瑟、鼓鍾,為妻子彈奏一曲音樂,吟唱詩詞歌賦,也就順理成章了。這就是君子能在河邊、野外,琴、瑟、鍾、鼓演奏的原因了。

淑女向姜公主新婚三月,獨自從千里之外的莒國返回向國向城,在莒國理當是和莒子發生了某種夫妻矛盾,而負氣返回家鄉。國君父母對她的獨自負氣返回,當是對女兒責備、擔憂多於欣喜。一路的風餐露宿之苦,無人訴說,還要承受父母的責備,淑女向姜心情鬱悶,只能來到向城南的開滿荇菜花的河邊散心、解悶。

公主向姜對夫君莒子的突然追尋而來,對夫君莒子如何看待自己的態度,心中也是很忐忑,自然不會表現出喜悅、驚喜之色。莒子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打消妻子的顧慮,表現出自己對新婚妻子離家出走的諒解與理解。取出琴瑟來彈奏一曲,表達對淑女向姜的友好與諒解,是最好的溝通方式。在這風景優美的河邊,欣賞沁人心脾的琴瑟音樂,對舒緩淑女向姜的情緒,當為最佳方法。

在舒緩了淑女向姜的情緒,表達了對向姜返回家鄉的理解與諒解、友好後,以鐘鼓的歡快音樂,歡慶夫妻的千里重聚、久別重逢,當是人生一大快事,一切煩惱憂愁儘可忘記,夫妻高高興興地團圓,才是此刻的主題。這就是為什麼《關雎》以“鐘鼓樂之”結束整個詩篇的原因。


今古雜壇


要解答這個問題,必須瞭解《關雎》的創作背景,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和故事經過,才能充分理解《關雎》詩詞的豐富內涵。

根據筆者的論證,《關雎》產生於公元前721年夏天,為春秋莒國國君莒子,千里駕車追尋新婚妻子向姜,來到春秋向國向城南的河邊,見到久別重逢、新婚三月的向姜,有感而作的敘事抒情詩。《左傳》“隱公二年(公元前721年)【傳】二年春,莒子娶於向,向姜不安莒而歸。夏,莒人入向,以姜氏還。”正是對此事的記載。

莒國國君莒子從千里之外的山東莒縣,遠道駕車而來安徽懷遠境內的向國,又是初次來到新婚妻子家鄉,所乘車駕將自己喜好的琴瑟鐘鼓隨身而帶,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當其駕車來到河邊見到“寤寐求之”的新婚妻子,從車駕上取下琴瑟、鼓鍾,為妻子彈奏一曲音樂,吟唱詩詞歌賦,也就順理成章了。這就是君子能在河邊、野外,琴、瑟、鍾、鼓演奏的原因了。

淑女向姜公主新婚三月,獨自從千里之外的莒國返回向國向城,在莒國理當是和莒子發生了某種夫妻矛盾,而負氣返回家鄉。國君父母對她的獨自負氣返回,當是對女兒責備、擔憂多於欣喜。一路的風餐露宿之苦,無人訴說,還要承受父母的責備,淑女向姜心情鬱悶,只能來到向城南的開滿荇菜花的河邊散心、解悶。

公主向姜對夫君莒子的突然追尋而來,對夫君莒子如何看待自己的態度,心中也是很忐忑,自然不會表現出喜悅、驚喜之色。莒子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打消妻子的顧慮,表現出自己對新婚妻子離家出走的諒解與理解。取出琴瑟來彈奏一曲,表達對淑女向姜的友好與諒解,是最好的溝通方式。在這風景優美的河邊,欣賞沁人心脾的琴瑟音樂,對舒緩淑女向姜的情緒,當為最佳方法。

在舒緩了淑女向姜的情緒,表達了對向姜返回家鄉的理解與諒解、友好後,以鐘鼓的歡快音樂,歡慶夫妻的千里重聚、久別重逢,當是人生一大快事,一切煩惱憂愁儘可忘記,夫妻高高興興地團圓,才是此刻的主題。這就是為什麼《關雎》以“鐘鼓樂之”結束整個詩篇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