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上次在天津校招的时候,加了个HR的微信群,前几天群里正好出现了HR们对学生的吐槽,于是截图下来分享给大家,给大家看看HR们都是怎么想的。当然,由于社会角色的不同,HR和学生处于不同的立场,有些观点也难免会不一致,他们所吐槽的也不一定就是学生的问题。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校招结束后,HR们在这样吐槽……

看完这些对话会发现,其实槽点还是蛮多的。

01

很多学生嫌薪资低,不够生活,对转正后5K以上的薪资,问完话都不说,转头就走。我不知道大家会觉得多少的薪资才是够生活的,也不知道什么样的薪资才算是个不错的标准。但是在我看来,给毫无经验的应届生转正后5K以上的起薪已经还行了,算不上高薪,但也不至于转头就走吧。

我在校招的时候,也有问到过很多应届生对薪资的期望,可是大部分都是对薪资没什么概念,大家自己也不知道报多少钱是合适的,报多了怕企业觉得自己眼高手低,报少了又会觉得不划算。我想,可能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吧。

其实,如果你自己心里没谱的时候,那就去看看市场的情况呀。招聘网站那么多,智联、前程无忧、猎聘等等,随便选一个网站点进去,看看你可能会接触到的那些职位都是在什么薪资范围,再看看相应的职位对能力的要求,看看你自己和岗位的匹配度达到多少,差不多就能估出大概的合理的薪资范围了。要是还想做的更细致些,就再多看看,看看不同城市的、不同性质的,不同规模的,不同行业的那些公司,对那个你可能接触到的岗位都能给到多少薪资,之后再将你所面对的那个公司那个岗位对号入座就行了。

02

有HR说收到一大堆会计的简历,一上来就问财会类的岗位有没有。怎么说呢,我不知道整个市场的财会类专业学生是不是已经饱和了,但是我知道每个公司会开放给应届生的财会类岗位肯定是有限的,对于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岗位更多的是面向社招,即便是校招,也会倾向于那些有过相关实习经验的学生,学生间的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

很多公司开放给校招的财会类需求,也都是些比较基础的或者说是比较单一的岗位,与学生们想象的高大上的职位是有一定差距的,但很多学生往往会觉得,只是做这个工作会不会有点大材小用了,从而选择放弃。可是,路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呀,为什么不愿意尝试着抓住一个机会先沉淀下来,厚积而薄发呢。

03

有学生想要做管理,不管什么部门,只要能做管理,下面有员工管就行;有学生想找不出差、离家近、事少、不加班的工作。找工作的时候有这样的想法有错吗?没错。我也想这样,很多人都想这样。可是,有人学历比你高,有人能力比你强,有人经验比你多,这样的工作凭什么就给你呢?

想得到什么,就要付出更多。与其想要一步登天,然后被现实无情地打了一巴掌,倒不如踏踏实实地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地走过去。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太慢了,总感觉遥遥无期,可是,慢其实也是一种快呀。只有付出了别人没付出的努力,才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

04

有个公司招的管培生是要两年培养成副总的,但是很多学生不相信,把HR当骗子看待。面对这样的机会,很多人确实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样的好工作怎么会轮到我,天上掉馅饼了?于是,就觉得是骗子。

可是,如果你接着往下想想呢?这样的好工作怎么会轮到我?对啊,这样的工作为什么会轮到你,这样的工作是给那些足够优秀的人的呀。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要是想成为他们的管培生,首先就得从一群学生中脱颖而出,从管培生再成为副总,肯定中间也要付出很多足够让他们成为副总的艰辛。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面对这样的机会,如果自己真的感兴趣,并且是符合相应要求的,不妨把握住机会去试试。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05

有些妈妈会去帮孩子找工作,妈妈先把关,觉得还不错的再让孩子投简历,还有些全家一起去招聘会的。在去校招之前,我觉得这可能只是个玩笑吧,但是现在觉得这样的情况还真不少。

一方面,可以看出这家人对学生的工作的重视,也是对这个学生的关爱。可另一方面,我们又会对这个学生的抗压性、独立性有所担心。一棵大树可以帮她身旁的小树挡住风雨的侵袭,让其免受伤害,可是同时也挡住了小树成长所需要的阳光呀。

父母比我们有经验,社会阅历也更丰富,在做一些决定的时候参考他们的意见,这没毛病。但是,如果已经都大学毕业了,还是什么事情都靠他们去拿主意,都没有主见。那么当父母百年之后离开自己,该怎么办?

以上,个人的一些想法,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欢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