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赫魯用近20年發展中印關係,為何在1962年強行挑起中印邊界衝突

對於中印關係,也是非常矛盾的,伴隨著衝突和合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印度是第一個和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兩國在近二十年的時間裡都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但是在1962年,最終因為邊界領土糾紛發動邊境戰爭,之後關係一直都非常冷淡,來往甚少,直到1976年兩國關係才再度緩和。

尼赫魯用近20年發展中印關係,為何在1962年強行挑起中印邊界衝突

在中印關係中,尼赫魯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印度獨立後,尼赫魯成為印度首相,在尼赫魯當政期間,對中印關係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促進兩國友好交往,他也成為印度的偉人。可是在他晚年,卻不顧全國上下的遺願,執意挑起兩國邊界衝突,導致戰爭爆發,也是因為這次的戰爭,尼赫魯在印度的威望一降再降,他也因為心理和外界的壓力導致疾病纏身,在兩年後去世。

尼赫魯用近20年發展中印關係,為何在1962年強行挑起中印邊界衝突

尼赫魯出生於婆羅門階級,家族威望高,他也因為優越的家庭條件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那時印度還沒有獨立,在他十六歲的時候就去了英國留學。但是因為早年英國對印度的影響,家人也曾差點因為誤會被英軍殺害,導致尼赫魯對英國的印象並不好。在1916年他畢業回到印度,加入國大黨,後來又遇到聖雄甘地,甘地的反英思想對他影響頗深,之後他便成為甘地的追隨者,一心想著反英獨立,甚至在反英運動中,他先後被捕,有九年的時光都是在獄中度過的,這些記錄也成為他後來在政壇上的豐功偉績。

尼赫魯用近20年發展中印關係,為何在1962年強行挑起中印邊界衝突

1947年尼赫魯出任印度總理,上任之後他努力清除英國的殖民勢力,解決了印度一直以來的語言區域交錯問題,後來他建立印度行政掌管制度,對軍隊進行改革,在他的帶領下印度慢慢擺脫了英國在軍政的後遺症。對於外交,尼赫魯堅持謀求和平,不冷戰不聯盟,並且他非常重視和發展中國家的關係,尤其是在中印問題上,尼赫魯是第一批承認新中國的領導人之一,之後他還支持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並且他和周總理在1954年提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尼赫魯在對外對內的決策都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因為他的改革和運動使得尼赫魯一時間在國際社會的聲望達到頂峰。

尼赫魯用近20年發展中印關係,為何在1962年強行挑起中印邊界衝突

但是這些成績並沒有讓他更加的堅定改革的方向,而是越發的膨脹,1962年印度國內局勢動盪,他為了轉移視線,維護自己的利益,就派兵在中印邊界上製造衝突。我國一再警告,但是尼赫魯非但沒有收手反而變本加厲,為了保護領土完整,中國發動反擊戰,在這場戰爭中,印度軍隊傷亡慘重,中印關係也因為邊界戰爭的爆發被破壞。

戰敗後,印度人民不再相信尼赫魯,他在國內的聲望也是一落千丈,而尼赫魯也一直因為這場戰爭耿耿於懷,最終一病不起,於1964年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