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人看到五十多、六十多的人玩手机或电脑很熟练,感觉惊讶?

荒野独行客


说看到五六十岁的人玩电脑手机感到惊呀?就是七八十岁的老人玩转手机电脑也不足为奇了!真的比比皆是,我们这里就有几位年过七十多岁的老人,手机电脑玩的相当娴熟!甚至比年人都反应快!粉丝过万,经常上网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其中秘籍就是现在生活水平高了,发达的网络直接充斥着生活的各个角落,受环境影响,也改变了他们!他们不服老,已不愿被新的科学技术淘汰,好学,爱动脑!知识渊博!乐观向上,看起来很年轻,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很多年轻人都爱和他聊!真的令人佩服!


岁寒之友9


一些人看到五、六十岁的人玩手机或电脑特别熟,感到惊讶,是他们对一些五、六十岁的人还不太了解。

现在五、六十岁的人看起来似乎是思想僵化、手笨脚笨、落后于时代的老古董了,但是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在二、三十年前绝对是操作电脑的“神手”。

我第一次接触的是手提皮包(我们在部队称“作战包”或“参谋包”)装的“电脑”(那时叫“计算机”),那是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我记得是进口日本的设备,具体是什么型号和什么样子我早忘记了,只记得有键盘和打印机,启动、操作程序是靠索尼的录音带,打印纸是成卷的,宽不到10cm,打印针记得是与红黄蓝三色的复写笔头相似,操作指令全部是英语;说是计算机,实际上就是一个用于某种业务的专用处理器,根据指令输入有关数据后,可打印出数据、结果及曲线图等。当时,这在全国大多数民众来说,不说是操作、使用了,有些人见都还没有见过。

我接触真正的计算机大概是1984年在重庆医科大学的计算机培训。那时的计算机还没普及和运用到文字处理等办公领域,主要还只是用于编程、计算等髙端领域。

计算机普及并用于机关办公应该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那时机械打印机己经淘汰,四通、联想打印机己经在市场上展示出绝对的优势,并与电脑一起迅速进入办公领域。我记得我办公用的是PC一1500型号电脑,后来是286、386、586。那时单位没有专用的电脑打印机,但我自己已经用于办公的文字和表格处理了,无非是编辑好烤入磁盘让专业文印部门印出罢了。而且那时,我用电脑非线编辑的音、视频新闻、专题片等的技术效果,并不亚于当时市级电视台专业人员的水平。

进入本世纪以来,电脑型号发展到了奔腾系列了,随着手机和电脑的计算速度、内存和功能的倍增,电脑和手机己经溶入到了民众工作、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品。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一批年轻的、院校专业的电脑人才的出现,不但推动了我国It行业的发展,也成为普及、使用手机、电脑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过去的“半路出家”、自学成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曾经的电脑“精英们”,惰性增加,进取心骤降,记忆力衰退,己经没有了好奇心和钻研劲头了。特别是接近退休年龄以后,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自己是能不干就不干了,能不学就不学了,能让孩子们、年轻人操作的就让他们去帮忙干、甚至直接处理了,久而久之,我在智能手机和电脑使用方面显得笨手笨脚、傻极、笨极,似乎己进入了被时代淘汰的行列。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五、六十岁,甚至是七、八十岁的人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小车不倒只管推”,电脑业务知识不但始终没丟舍,而且能够与时俱进,紧随着智能手机和电脑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自己电脑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使用操作技能,所以,现在一些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能熟练地操作智能手机和电脑,得益于他们年轻时代的扎实基本功,得益于他们的不断进取、不甘落伍的精神。对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手机和电脑,咋一看感到惊叹,但细想想也是见怪不怪,也是很正常的了。


桐柏山农


老年人会电脑会用智能手机,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今年76岁,1984年开始学习和使用电脑,当年全国的程控电话都极少。用的是IBM-PC微型电子计算机(如图)

我当时学习了,《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DOS(磁盘操作系统1.0版)》,《数据采集技术与系统设计》,《basi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路与逻辑运算》《五笔字型》等。我从DOS1.0用到DOS6.22,后来WIN3.1,WIN3.2,WIN95一直到现在的WIN10。应用软件从DOS下的CCED、Wps、3DMAX到WIN下的WORD、Wps。还有ps、会声会影、UGA5等很多实用软件。一路走来,智能手机也从开始有就使用。我们这些人,当年生活困难,但学习的艰苦程度是现在年轻人想像不到的。我用电脑已经35年了。




绍正


前两年我在一个照相馆照相的时候,我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青年店老板惊讶的大声叫了出来:你会用微信?我奇怪了,用微信怎么了?青年店老板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对我说:像你这种年龄,大部分连老年机都不会,你居然会用微信。我说你看我有多大呀?他说得有四十几了。我说四十几的人几乎都上过初中,上过初中的人玩个手机电脑不和玩似的。

我的惊讶丝毫不亚于他的惊讶。我惊讶他竟然把四五十岁的人当成傻瓜对待。他这种人的处事方式和素养还不如我们四五十岁的人。在农村他这种人还是很多的。大城市里没有人不会玩手机电脑的。如果他到大城市生活一段时间,他的眼光会改观的。即使在农村四五十岁以至五六十岁,有文化的人大有人在。随着时间的发展,农村人也是越来越有文化的。他这种看法就会消失了。



古道西风000


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手机应用自如的人相对少些,大部分人都具有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或是教师、银行、企业会计、机关公务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愿意学习专研的一些人。他们工作中有接触电脑的机会,所以会用手机也就不意外了。六十岁以上的人学历相对低,不喜欢学习新事物,能自如应用手机的人也就不多。比如网上购物,网上缴费,网络银行,手机导航,微信支付,网上转账、网络购票、订宾馆、手机刷卡、等许多手机功能不会应用,也不想用,当会用的老年人让年轻人看到就会感惊讶。

时代在发展,活到老学到老可不是一句空话。十年前我提醒同学你们不学会用智能手机,你们就会被社会淘汰,当时没人响应,都说没用,可现在他们也都加入微信群了,也会一些简单的手机应用了。不过老年人还是落后,学东西也慢,当初早点介入该有多好。不过他们心痛钱不舍得花钱,孩子淘汰手机给他们,才开始用智能手机。消费观也不如年轻人,对自己很吝啬,对孩子却很大方。没办法时代的烙印,就是这样一批甘愿为家人着想的老人。

手机应用真的不是很难,老年人只要想学还是能学会的,现在也有老年大学开班教学。手机发展月新日异,5G以后会产生更多的应用范围,学好手机应用还是很重要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快乐老人20080208


看到五六十岁的老人玩智能手机,很流畅的样子,如果你感觉很惊讶,说明你是少见多怪。

三十年前,这帮人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时候,现在的年轻人可以说还没有出生。我身边很多同龄人,三十年前,就去打工,他们一直以来在外面闯荡,接触的都是最新的事物,长期接触电脑,智能手机诞生后,他们也就手到擒拿,不费吹灰之力,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我父亲今年都七十多岁了,退休前是一名专门手工绘制机械图纸的工人,用智能手机都好几年了,玩头条,玩微信,玩火山,也是很流畅,不比年轻人差。

老人玩智能手机很熟练,说明他的兴趣爱好驱使他去学习,还有就是生活条件允许他有足够的时间来琢磨这个。

有些人惊讶他们对智能手机使用的顺畅,是他们长期所接触的是农村一些种地的老人,他们连基本的生活都很憔悴,哪有功夫去玩这些休闲的东西,所以呢,他们的惊讶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二十六画叔哥


这有什么好惊讶的,五十、六十岁的人玩手机、电脑很熟练,是因为他们肯下功夫,爱钻研,因为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七、八年前,自己用的还是老式手机,家里只有一台旧电脑,孩子们出外打工了,我在家带孙子,闲得无聊,就想看看电脑,打电话问孩子密码后,我就自己摸索,不懂的地方,就找“度娘”帮助,没想到居然越玩越熟,和孩子们扣扣聊天,他们都惊讶我打字的速度那么快,我告诉他们,只因自己眼花手也慢,否则,你们还真不是我的对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拼音基础扎实呀!

换了智能手机后,我上网更是方便多了,刚开始和亲朋好友微信聊天,只要是识两个字的人,我从不和他们语音聊天,因为,第一,不习惯,第二,我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差,有时心里想的和说出来的竟不一样,发文字能更好地组织语言,更全面地表达自己要说的话。

对了,我也五十多岁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不要低估了我们这一代人,有时,对新生事物我们也能很快接受,并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它。


清风秋月


没什么惊讶的,朋友!活到老学到老。

齐白石老人九十多岁画虾须如钢丝般细长而有弹性,手相当稳定。甚至还娶小娇妻。关键是人老心不能老。。。

我也六十岁了,总记得苏东坡那句"老夫聊发少年狂..."。

应该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寄托。。。

老了嘛,顺其自然。但要有趣.要有爱.要有钱.要有健康。。。

(这是我在学吉他、创作和教学。。。)


四官殿人彭曦书画


五六十岁的人与改革开放一同成长。

我今年52岁,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国家穷,计算机少,大学上机算机要穿白大褂,而且在DOS状态下运行,很复杂,后来微软公司开发了视窗系统,才简单方便。

我们在县级工作,到了90年代单位才配备电脑,从此,工作就用上了电脑,再后来,互联网开通,信息时代到来,手机,微信,博客,淘宝,可以相互贯通,工作生活学习一样都离不开电脑和手机,不熟不行啊!

新时代的要求,英语,驾驶,电脑,手机,微信,各种App,一样都不能少。


飞飞猫说话


六十岁以上的现在还能玩电脑玩智能手机的人,就算在城市里也不太普遍。在农村就更是凤毛麟角了,所以会有些看到六十岁以上的人会用电脑或智能手机就觉得很惊讶:“你都这么大岁数了还会玩这个啊!?”这种惊讶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据我观察,六十岁以上的人能玩电脑的人过去大部分是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者是高新技术企业里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他们一般都是具有大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文化水平比较高,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又有必须会使用电脑或智能手机的必要条件和要求,加上这部分人又有好学上进的精神(你不好学上进就有被淘汰的危险),所以这部分人会用电脑会用智能手机并不稀奇。但是,这部分原来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者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岗位上工作的六十多岁会用电脑或智能手机的人与在单位其他岗位上工作和在工矿企业生产一线打工的以及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相比还是少数,甚至可以说是极少数。这群只占少数的人退休以后回归到社会生活中,与那些不会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大部分人在一起的时候,那些大部分人以及他们的后代就对六十多岁的人了还会用电脑会用智能手机感到很惊讶,很稀奇。

至于现在五十多岁的人会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目前在城市里并不稀奇,因为办公用和家用电脑在社会生活中出现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城市里普及到家庭也有十多年了,智能手机自从有了4G手机,也有十来年了,现在这些五十多岁的人那时候正是二十多岁三十来岁顶多也就四十来岁,我想不管他的文化高低,即便是小学六年级毕业,只要他肯学,这部分人就没有不会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了。但是在农村,目前还是有一部分人仍然不会用电脑和智能手机,尽管人数不算太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问题,这就是人在社会上的分层问题。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我们发现总是那些受到较好教育的人最先掌握先进的生产生活技能(也说是“生产力”),他们在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成就了自身适时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的能力,成为社会生活的强者。而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受到较好教育的人就总是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进程中比别人慢半拍,显得有些跟不上形势,也使自身的生活质量显得比别人差了一点。

因此,从小到大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有好学上进的精神,不甘落后,热爱学习,真正把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看成毕生生活的第一需要,别说学会用电脑和智能手机,就算是再难得多的技能咱们也可以学会!

老兄老弟,老姐老妹,你们说我说的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