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第一夜

引言

兩個人物:哲人VS青年

哲人觀點:(1)人可以改變(2)世界極其簡單(3)人人都能獲得幸福

(1)世界本身簡單,“我”把世界看複雜了。溫度恆定的井水的例子,不同的季節,井水的冷暖不同於我而言就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問題不在於世界如何,而在於我怎樣。我自己發生來了變化,世界就會恢復其簡單姿態。墨鏡的例子,我有勇氣摘掉墨鏡嗎?(引出勇氣這一關鍵詞)

(2)人可以改變,人人都能獲得幸福。引出“另一種哲學”:阿德勒個體心理學

第一夜: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

不為人知的心理學"第三巨頭”

引出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理解人性的真理和目標

再怎麼"找原因",也沒法改變一個人

辯題:人人都可以改變,無一例外。人人期待改變,但是很難,青年舉了一個朋友自閉的例子,認為朋友不出門這個結果必有其原因。青年觀點:現在的我(結果)是有過去的事情(原因)所決定,所謂,過去決定現在,原因決定結果。哲人:如果一味地關注過去的原因,企圖僅僅靠原因去解釋事物,那就會陷入“決定論。阿徳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青年自閉的朋友並不是因為不安才無法走出去的。事情的順序正好相反,我認為他是由於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製造出不安情緒。也就是說,青年自閉的朋友是先有了 “不出去”這個冃的,之後才會為了達到這個冃的而製造出不安或恐懼之類的情緒。阿德勒心理學把這叫作"目的論。一直依賴原因論,永遠止步不前

心理創傷並不存在

原因論”VS“目的論”的區別?例子:感冒。感冒的原因不重要,怎麼治療最重要。心理創傷學說就是原因論的典型,

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創傷學說的時候說了下面這段話:“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我們並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一所謂的心理創傷一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歷中發現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關鍵是經歷本身不會決定什麼,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了什麼樣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例子:青年的朋友不出門是為了受到更多父母的關注這一目的的。

憤怒都是捏造出來的

例子:青年因身上被灑了咖啡而大發雷霆。哲人:這很簡單。你並不是“受怒氣支配而大發雷霆。完全是“為了大發雷霆而製造怒氣”。也就是說,為了達到大發雷霆這個目的而製造出來憤怒的感情。你是先產生了要大發雷霆這個目的,也就是說,你想通過大發雷霆來震懾犯錯的服務員,進而使他認真聽自己的話。作為相應手段,你便捏造了憤怒這種感情。

例子:和女兒吵架正在怒氣中的母親接到了來自學校班主任的電話,瞬間變得彬彬有禮,掛了電話之後又勃然大怒地訓斥女兒。哲人:所謂憤怒其實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種“手段”而已。它既可以在接電話的瞬間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掛斷電話之後再次釋放出來。這位母親並不是因為怒不可遏而大發雷霆,她只不過是為了用高聲震懾住女兒,進而使其聽自己的話才採用了憤怒這種感情。

弗洛伊德說錯了

哲人:在“人不受感情支配"這個層面上,進而在“人不受過去支配"這個層面上,阿徳勒心理學正是一種與虛無主義截然相反的思想和哲學。假如某個人的過去曾遇到過父母離婚的變故,這就如同18度的井水,是一種客觀的事情吧?另一方面,對這件事情的冷暖感知是“現在”的主觀感覺。無論過去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現在的狀態取決於你賦予既有事件的意義。問題不在於“發生了什麼”,而在於“如何詮釋"我們不可能乘坐時光機器回到過去,也不可能讓時針倒轉。如果你成了原因論的信徒,那就會在過去的束縛之下永遠無法獲得幸福。過去不僅僅是痛苦。如果過去決定一切而過去又無法改變的話,那麼活在今天的我們對人生也將會束手無策。結果會如何呢?那就可能會陷入對世界絕望、對人生厭棄的虛無主義或悲觀主義之中。以精神創傷說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論就是變相的決定論,是虛無主義的入口。我們要考慮人的潛能。假若人是可以改變的存在,那麼基於原因論的價值觀也就不可能產生了,目的論自然就會水到渠成了。

蘇格拉底和阿德勒

蘇格拉底和阿德勒都是想要通過對話來啟發人們。改變的第一步是理解,答案不是從別人那裡得到的,而應該是自己親自找出來的。

你想要變成別人嗎?

青年的朋友Y非常幽默開朗,深受大家喜愛,而青年自己不善言談。青年想要變成Y那樣的人,會感覺更幸福。哲人:你現在無法體會到幸福,因為你不會愛你自己。即使你再想變成Y,也不可能成為Y,你不是Y,你是“你”就可以了。但是,這並不是說你要一直這樣下去。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話,就不可以“一直這樣”,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須不斷向前邁進。引用阿德勒的話:“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你之所以想要變成Y或者其他什麼人,就是因為你只一味關注著“被給予了什麼”。其實,你不應該這樣,而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這一點上。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選擇的

青年:人人生而不公平,不認識到這一點就是無視現實,哲人:無視現實的是你。一味執著於“被給予了什麼”,現實就會改變嗎?我們不是可以更換的機械。我們需要的不是更換而是更新。比如現在你感覺不到幸福。有時還會覺得活得很痛苦,甚至想要變成別人。但是,現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為你自己親手選擇了“不幸”,而不是因為生來就不幸。

“利己"這一意義上的善。哲人:行為之惡的確有很多。但無論什麼樣的犯罪者,都沒有因為純粹想要作惡而去幹壞事的,所有的犯罪者都有其犯罪的內在的“相應理由”。假設有人因為金錢糾紛而殺了人。即使如此,對其本人來說也是有“相應理由”的行為,換句話說就是“善”的行動。當然,這不是指道德意義上的善,而是指“利己”這一意義上的善。在希臘語中,“善”這一詞語並不包含道德含義,僅僅有“有好處"這一層含義;另一方面,“惡"這一詞語也有“無好處”的意義。這個世界上充斥著違法或犯罪之類的種種惡行。但是,純粹意義上想要做“惡=沒好處的事”的人根本沒有。你在人生的某個階段裡選擇了 “不幸”。這既不是因為你生在了不幸的環境中,也不是因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為你認為“不幸”對你自身而言是一種“善”。

反思:為什麼自己選擇了 “不幸"呢?對我而言的“相應理由”是什麼呢?

人們常常下定決心"不改變"

阿德勒心理學中用“生活方式"一詞來說明性格或秉性。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這些“賦予意義的方式"彙集起來的概念就可以理解為生活方式。是你自己主動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給予的,而是自己選擇的結果,那就可以由自己進行重新選擇。誰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出生在什麼樣的國家、什麼樣的時代,有什麼樣的父母,這一切都不是自己的選擇。問題不在於過去而在於現在。現在你瞭解了生活方式。如果是這樣的話,接下來的行為就是你自己的責任了。無論是繼續選擇與之前一樣的生活方式還是重新選擇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於你自己。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 “不改變”的決心。儘管現在的生活方式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還是感覺現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覺得一直這樣不做改變比較輕鬆吧。如果一直保持“現在的我”,那麼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結果會怎樣等問題都可以根據經驗進行推測,可謂是輕車熟路般的狀態。即使遇到點狀況也能夠想辦法對付過去。另一方面,如果選擇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會遇到什麼問題,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未來難以預測,生活就會充滿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著自己。也就是說,即使人們有各種不滿,但還是認為保持現狀更加輕鬆、更能安心。要想改變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

勇氣”。面對變化產生的“不安”與不變帶來的“不滿”,你選擇哪個?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並不是因為過去或者環境,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你只不過是缺乏“勇氣",可以說是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你的人生取決於"當下"

哲人:阿德勒的目的論是說:“無論之前的人生髮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