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收藏郵票嗎?現在對著這收藏了幾十年的郵票有什麼感想?

龍騰閒人


集郵增長知識,陶冶情操,閒時拿出來欣賞一下,挺美的,郵票美,心情美。其實,集郵時就沒想到來以後能掙錢,就是為了取悅自已吧,說實話,為了集郵,毎月我都得騎自行車70裡地到縣城去取,那時,邊騎車邊欣賞路邊的美景,也不感到累,並且我還訂了中國集郵報,並且加入了集郵協會。

2000年以前的郵票確實很美,買郵票也有勁頭,只是後來郵票的商業味越來越濃,感到沒意思了,郵票走向商業化,太讓人傷心了。

現如今,看看以前的郵票,想想買郵票的過程,真是五味雜陳。總想讓時光慢下來,流轉的歲月,使我懂得:生活的美好依然在記憶深處,揮之不去,未來的夢想,仍然在希望中努力著~~





小草4669840816626


自小就開始收集郵票,那些年代還不興買新郵票來集郵。聽人家集郵的人指著那些花花綠綠的郵票,講述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激發了我集郵的興趣。老父親是一個知識分子,不準打撲克看小人書,也不準看電影看小說,卻獨允許集郵。我們家有姐姐和親戚朋友在外地工作,他們經常寫信問候。只要有信件寄來,我就盯上信封上的郵票,剪下來泡在水裡,脫離開信封的紙後曬乾。日積月累收集了不少,數十年從未間斷。長大後下鄉當知青,艱苦勞累之餘也沒有停止。參加工作,有了工資收入。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開始購買新郵票集郵。再後來是買整版整版張的集,香港迴歸,普通的小型張,金箔張。澳門迴歸也是收集,瘋狂的集郵。後來又買年冊,買了好幾十本。參加集郵協會,交錢訂票,凡是集郵的事都幹。錢花了不少,郵票過度的濫發行,傷透了我們這些老郵迷的心。兩千零弍年以後,我終於不集郵了,望著那一天不如一天的集郵,心裡有說不出來的冷淡。集郵沒有了市場,只剩下一天天面值增大,發行量幾個億的郵票。再見了,我曾經喜愛的郵票!


夏天有雨894


收藏是一門學問,是一種愛好,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的雅事。有人集古董,有集煙盒,有人集汽車,有人集鐘錶,有人藏紅木傢俱,有人藏小人書。蘿蔔白菜各有所愛,集郵只是眾多收藏的一種,屬於大眾化收藏,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廣泛的收藏品類。郵政仍然是全世界都在廣泛運行的世界性組織,郵票仍然是公認的有價證券,世界各國仍在廣泛使用,世界郵聯仍然是公認的權威性集郵組織,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定期組織集郵展覽和其它有關集郵的活動。1963年我剛開始集郵時,老師帶我們去位於北京王府井大街附近的中國集郵總公司的集郵門市部參觀,門可羅雀,空無一人。各種中外郵票五花八門,看的我們走不動路,我買了幾塊錢一套的梅蘭芳舞臺藝術蓋銷票,讓同學們羨慕不已。那時哪裡有用郵票升值掙錢的想法。老師說,集郵愛好是高雅的文化行為,全國的集郵愛好者也不過幾千人。現在,想把集郵當炒股的炒房的人灰心了後悔了,可以理解,請往開了想吧,其碼我還沒聽說誰炒郵票炒到跳樓的,可炒股票炒樓盤的賠到跳樓的不是新聞。對那些忘了初心或根本談不上什麼初心的人,我想說一句話,集郵不是買郵票,手裡有多少郵票也不代表你集郵了。沒文化真可怕。


閆氏兄弟們


收了一段時間。但有一年家中被盜,把我的郵集拿走了。後來,我又重新收集,可我的女兒顯寶,把我的郵集拿到學校去,好郵票也被女兒的同學拿光了。沒有辦法,又重新集。

最感到可惜的是,香港回收之前的郵票本來我有很多。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因為我家有親戚在香港。可後來一張也沒有了。

現在,我在收藏舊書。我收有兩本文化大革命時期出的《毛主席詩詞》,還收有一九六四年文物出版社版《毛主席詩詞三十七首》,一九七七年文物出版社版《毛主席詩詞墨跡》;四函大字本(毛澤東時代出版的用大號字印的古代文章,因為毛主席那代人老了,專門供他們看的。),計有《商君書註釋》、《焚書》、《讀通鑑論》上、下;文革時出的《毛澤東選集》四本,《毛澤東選集(第五卷)》;文革時出的《毛主席語錄》,等等。


範惠德


這些郵票基本不值錢,如果是信封、郵票和郵戳在一起就更好了,可以瞭解信件的寄信地郵戳和收信地郵戳,同時可以看出郵政局的工作質量的好壞,我有四十多封實寄過信封,比如有的郵戳模糊不清,有的郵票上沒有蓋寄信地郵戳,但是,寄信地郵戳卻蓋在郵票一外的信封上,還有一封義務兵信封的郵戳局部變形,其實收寄實寄封也挺有意思的,令我至今想念的是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當天,我在大連買了一枚普通的左下角有體育圖案的白色信封,我蓋了當天大連紀念戳,貼的是25分的奧運郵票,和91年發行的景德鎮25分黃色的花瓶郵票,91年的是中國人民郵政,92年郵票是中國郵政,這枚信封有三層意義,第一,封和郵票對應為體育而製作。第二,寓意體育運動和獎盃。第三,證明郵政的變化。當時我是按掛號信寄的,有掛號收據,不知道被哪一位懂得集郵的人給劫走了,我現在還保存者掛號收據,收信人地址是大連市金州三十里堡姓名是牟增鎮,不知我有生之年是否能再見到我可愛的郵品,我等待著。


投資小盈即可


郵票,現在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我從1991年接觸郵票,1992年開始集到現在(2000年、2001年沒訂,後來在個人買了兩本年冊,原因就是98、99年弄的鬧心了),我現在每年就集個方連,現在每年發行啥我都不關心了,也不著急去郵局取票,沒有以前的動力了。也不會再花錢去補票了。[捂臉][捂臉][捂臉]




冰城小白魚兒


我是集郵愛好者,從小學生就開始集郵,那時是銷片,就是郵政蓋完章郵票,每集全一套片,高興的唾不著覺,為差一張票給外地施工,住宿的叔叔上樓送信,很辛苦!現在我每年買一本年票,看每一張票都勾起我珍珠樣回憶,集郵也是集歷史!‘


時鐘783


我是上世紀八十年代 轟轟烈烈的集郵運動開始集郵的 看著它起起落落 現在走向沒落 放在家裡 有時候就看看 現在已經看的非常少了 因為經常玩手機 但是我到現在還訂購年卡 過一段時間就到集郵公司取郵票 放在家裡 我是專題集郵 比如風景郵票就放在一起 動物郵票就放在一起 以前還有四個現代化專題 就是 工業 農業 國防 科技 四個專題 現在新發行的郵票 這些專題都幾乎沒有了 唉 繼續得瑟吧


變色龍225437196


我同學的父親解放前開始收集華北戰區司令部的信封,當時是諜報員通信兵。一直到和同學回城就業,老人集郵從不間斷。受老人的影響,我80年開始集郵到去年。要說體會特別深刻:一位老總說,我們賺錢就賺你們專門收藏人的錢;另一位老總告訴我,你這些東西,流通了是錢,不流通就是一堆廢紙!


玉七郎


愛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