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復產 項目發展 ——福旺鎮綠源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李燕萍

戰疫復產 項目發展 ——福旺鎮綠源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李燕萍

△在綠源合作社水稻種植基地工人正在翻耕育苗


  近日在福旺鎮北蘭村一片200畝的芋頭種植基地裡,20多位村民一大早就開始犁地、播種、覆膜,忙個不停。“現在有政策,對採取“早稻+晚稻+馬鈴薯”連茬輪作模式種植 50畝以上的經營主體每畝補貼 800元,正是我們發展項目的好時機。”基地負責人,福旺鎮綠源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李燕萍自信地說。

  新年剛過,李燕萍就閒不住了,年前與全鎮26個村(居)民合作社商定,合作開發“中國好糧油”項目要趕緊動起來,她立即組織綠源合作社黨支部黨員開始了春耕備耕的各項工作,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不能走村入戶,黨員們就用電話、微信與各村(居)民合作社相關負責人聯繫,建議他們在開展排查同時,也向群眾宣傳“中國好糧油”項目。

  “支書我要種7畝,幫我報上去吧。”3月5日,玉葉村黨支部黨員先鋒隊到貧困戶李輝遠家,成功動員其種植7畝水稻。“自己不用花錢買谷種,7畝下來還可以申請4000多元的產業獎補,收成後合作社再保價回收,兩季水稻下來,最少也有2萬多元的收入,這筆賬怎麼算,都划算!”李輝遠把賬算明朗了,底氣也足了。

戰疫復產 項目發展 ——福旺鎮綠源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李燕萍

△工人正基地在收馬鈴薯


  “我們計劃全年種植1.5萬畝,輻射帶動全縣種植1萬畝。現已為1830餘戶種植戶提供種子、化肥等物資,全鎮早稻已種植4000多畝,其中貧困戶種植500多畝,為各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20多萬元。”李燕萍介紹說,該項目採用“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主要發展優質稻和芋頭輪種,早造種植芋頭,晚造種植優質水稻,合作社免費為種植戶提供優質種子,稻穀收成後,50%留種植戶自用,50%由合作社回收,價格不低於當年的市場價,鼓勵農民多產多銷。李燕萍和黨支部其他黨員還結合疫情實際為種植戶提供種植管理等技術指導,目前已直接為550人提供技術幫助。

戰疫復產 項目發展 ——福旺鎮綠源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李燕萍

戰疫復產 項目發展 ——福旺鎮綠源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李燕萍


  作為黨支部書記的李燕萍,看到福旺鎮村幹部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自己也不能閒著,她主動聯繫鎮黨委,積極捐資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為防疫一線工作人員送去了口罩、礦泉水等價值5000多元的防疫物資,為居家隔離人員送去大米1330公斤。

  疫情期間適逢春耕,用李燕萍的話說,在這個特殊時期,發展這個項目就是為了大家抱團發展,要讓每一個“參團”農戶在致富路上有產業、有收入、有奔頭。(劉海瑞 寧候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