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石泉的真諦原來是鼓氣饃,萬物皆可夾

石泉地處秦巴腹地,是通往川、鄂和關中的交通要塞。自漢代以來,南來北往的商賈及移民為這裡帶來各色美食,這其中自然少不了北方的燒餅。而石泉人以當地特有的工具、材料,創造性地對燒餅加以改造,製作出鼓氣饃。其手工技藝被列入安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涨知识,石泉的真谛原来是鼓气馍,万物皆可夹

烤制鼓氣饃所用的鏊子非常特殊,分為上、下兩層,下層的鏊子盛饃,鏊子下放有木炭。上層的鏊子裝滿燃紅的木炭,用槓桿吊起來,可落下蓋於盛饃的鏊子上,用上、下兩層鏊子來烤制。這種方法叫作“吊鏊”或“吊爐”,曾是北方各地烤餅的常用工具,特點是受熱均勻,烤出的饃外焦裡嫩,香酥可口。

涨知识,石泉的真谛原来是鼓气馍,万物皆可夹

鼓氣饃要做得地道,關鍵還在於面。只能用不發酵的生面,因此,做鼓氣饃的店裡都是現和、現打、現賣。和麵也有講究,要在麵粉中加明礬、蘇打、鹼,且需按一定的比例。而後點冷水揉麵,揉麵要有一把力氣,麵糰才揉得出“筋絲”。揉好的麵糰分為幾塊,用擀杖擀成小麵皮。

涨知识,石泉的真谛原来是鼓气馍,万物皆可夹

除了麵皮,面心也很重要。面心用香油、五香面、精鹽等拌成,捏出一個個小麵糰即成。將面心放進擀好的麵皮中,像包包子那樣包裹好,再擀成麵餅,沾上白芝麻,用尖木條在麵餅上劃幾道線,便可放入鏊子。烤制時因上下兩面受熱,面心會膨脹,饃便向上鼓起,烤熟後就成了一面平面鼓成圓包的“鼓氣饃”。

涨知识,石泉的真谛原来是鼓气馍,万物皆可夹

製作鼓氣饃看似容易,其實有很多技巧,火候不到,面和得不到位,甚至鹼放得多一點、少一點等等,任何一個小的細節沒把控好都不行,要麼饃鼓不起來,要麼味道不好、不正宗。

涨知识,石泉的真谛原来是鼓气馍,万物皆可夹

烤熟的鼓氣饃黃亮亮的,吃起來又香又脆。因為饃為空心,所以怎麼吃也是體現個人創意的時候。如今,用鼓氣饃夾油條、夾菜、夾肉、夾麻辣燙,或者夾豆腐乳,都深受各路食客的喜愛。

(XT)

涨知识,石泉的真谛原来是鼓气馍,万物皆可夹


分享到:


相關文章: